从“进一步”理解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内涵

2024-12-23 00:00:00许宝健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12期
关键词:新质经济体制征程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演进的历史逻辑

回望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成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中,改革开放贯穿了两个历史时期,已走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分析关键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新时代新征程上,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心任务,面对新的形势,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好两篇文章,一个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一个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必须认识到,这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篇文章,而是浑然一体的鸿篇巨制,其突出的主题就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进一步”既要拓展全面深化改革,也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说明改革正在向广度拓展,也正在向深度开掘。

从广度上讲,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全面”不是平铺式推进、不分主次缓急,而是注重联动和集成,强调改革效应,既要避免“合成谬误”,不同政策相互掣肘,又要防止“分解谬误”,整体任务简单分解。《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深度上讲,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整体设计,同时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实践,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中蕴含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推动改革取得更大实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体现了改革向纵深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定不移。

改革向深度开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二是原有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而且改革越往深处走,触及的矛盾问题越复杂,任务越艰巨。

“进一步”既有贯通性,也有纵深感。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既要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紧密联系,也要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靠的也是改革开放。回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确立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三中全会重点研究改革议题,把服务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作为改革的主题。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决定》开篇提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仍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找准“进一步”的着力点

“进一步”是《决定》的一个关键词,《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还通过“高水平、高质量、完善、健全、深化、提升、加强、创新、优化”等关键词将“进一步”的要求贯穿始终。

《决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项项改革举措,既具战略性、前瞻性,又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凝结着方方面面的改革智慧,将对相关领域改革工作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并明确到2029年、203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改革目标,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自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直是党推进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随着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市场发育不充分、政府和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继续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方面持续加力。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将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列为主要任务之一,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赋予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内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着眼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新质经济体制征程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4个着力点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生产力研究(2024年3期)2024-03-25 12:13:42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09:52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
人大建设(2017年6期)2017-09-26 11:50:44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10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