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央行对货币供给口径曾有过4次较大程度的修订,都是针对M2,此次是第一次对M1口径进行修订。我们理解这是顺应支付手段发展对货币供给统计的动态完善。理论上,货币供应量主要依据充当货币的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来划分层次。上世纪90年代央行统计货币供给时,居民存款是存折形式,流动性较弱,所以当时划分狭义货币供给M1时仅包括了流通中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随着支付手段的发展,居民活期存款、留存在微信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余额(客户备付金)也具有了较高的流动性,所以从统计原理上讲,M1口径向外扩展修订也在情理之中。需要特别提示的一点是,近年M1对名义增长的领先性有所弱化,运用传统经验规律需要更加谨慎。本轮稳增长以地产、消费、广义社融作为三个切入点,它有助于建筑业和服务业缺口的收敛,以及总需求广谱性的回升。同时,本轮除需求侧之外,收储、并购、工业产能优化代表的供给侧领域亦存在政策红利,它应会带来PPI及名义GDP的触底。叠加基数偏低,以及金融部门“防空转、挤水分”在技术上影响的弱化,均会对M1有所支撑。可能存在制约的是实体部门在银行表内活期存款收益偏低以及预期偏弱的情况下,可能继续出表或定期化,但逻辑上财政扩张如能带动更多消费生产,这一点影响有限。综合来看,我们判断2025年新口径M1增速应较2024年有所回升。
华泰证券:往前看,中国M1统计口径仍有进一步扩容的空间。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海外经济体相比,中国M1统计口径相对较窄,即便将居民活期存款,以及非银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统计后,中国M1仍不包括财政活期存款、非银金融机构活期存款等。此外,居民持有的货币基金,以及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亦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纳入M1统计的条件,且居民持有的货币基金也已统计在M2中。
招商证券:老口径M1增速波动主要是单位活期主导,单位活期波动主要受企业经营现金流影响,所以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更敏感,对企业经营盈利也有较好映射,所以资本市场关注也有较好的前瞻作用,所以市场关注度较高。今年M1增速的明显下行,有部分是手工补息整改的影响,导致波动幅度有些失真,但估计这一影响在10月份消退,所以新口径M1准备适时推出。新口径主要增加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留存),通常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波动会低于企业部门的经营现金流波动,所以新口径M1对经济活跃度反应敏感度会低于老口径,增速波动幅度会下降,但趋势应该一致。口径调整本身不影响经济本身。新口径增速波动幅度下降,但趋势大概率和老口径一致,所以对市场信号意义仍在。M1增速回升是经济活跃度回升的映射,利好资本市场情绪,有利于缓和银行息差压力,中收回升,结算性负债和中收占比高的银行会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