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5 周年。
作为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清晰定位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5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一张蓝图逐渐变为实景,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5年间增加了3.2万亿元,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前列,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非易事。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
5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便捷高效地跨境流动,实现了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成功担负起中央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的殷殷期望。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小组深入大湾区多地进行采访调研,既亲身感受大湾区5年来的辉煌成就,也看到了大湾区更美好的未来。
站在形似“圆珠笔”的“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眺望,会展中心、图书馆、国贸大厦、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宝安国际机场、蛇口工业区、罗湖口岸等地标尽收眼底,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它在夕阳映照下格外宏伟壮观,犹如一条金色巨龙蜿蜒在海面之上,为大湾区注入无尽力量。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建成让大湾区建设正式驶入“快车道”。
5年来,像港珠澳大桥这样的新地标在大湾区不断涌现,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各类项目的建设共同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交通一体化不断提升,让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快走向现实。
11月28日,备受关注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系统正式启用,进一步提升了香港机场运力,巩固了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预计在未来约10年内,香港国际机场可处理1.2亿人次年客运量及1000万吨年货运量。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启用典礼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于今年落成启用,服务全国旅客和货运前往更多航点,并为全球人流、物流进入内地提供更多选择,别具意义。香港国际机场是香港以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战略性作用。”
就在新跑道启用的前两天,另一则消息也让外界非常关注,香港机管局宣布斥资约43亿元人民币,购入珠海机场35%的股权。
“香港、珠海两地机场优势互补,不仅可以为珠海机场带来更多的客、货运流量,而且可以便利珠海乃至大湾区西部城市的旅客,让他们利用香港国际机场的广阔航空网络连接全球各地,达到互利共赢。”香港机管局主席林天福点出了这次投资的“深意”。
从港珠澳大桥、粤港澳三地口岸建设“硬联通”上的合作,再到互相投资,在深度合作中探索出“经珠港飞”跨境合作模式,粤港澳三地合作渐入佳境。
“硬联通”不断完善的同时,大湾区“软联通”也在不断加速,5年实现了大跨越。
在澳门工作的广州人林红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以前最让她头疼的是放假回广州,她坐车从横琴出发,至少要4个小时才能到家,现在广州至珠海拱北口岸线每日增加14至24班次专车,平均30~60分钟一趟车,通关手续也非常方便,她经常坐在往返澳门的直通巴士上感叹中国的基建能力。
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居民“北上”内地达5300万人次;今年国庆期间,“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叠加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粤港澳三地的旅游活力。10月4日,大桥的年客流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珠港和港澳方向的双向车流量频频刷新历史纪录。
“自助通关30秒,城轨变地铁,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城市。”香港青年Tim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一签多行”“一周一行”政策先后落地实施,三地人员往来交流更加频繁密切。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等粤港、粤澳间口岸相继开通,三分之二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人均通关缩短至30秒左右。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大湾区城市圈日新月异,和港澳居民双向奔赴的生活已经成为日常。
根据有关公开资料,政务服务方面,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正式实施,粤港两地率先实现数字身份认证互认,108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粤港跨境通办。金融服务方面,“深港通”、债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措施落地实施,人民币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职业资格互认方面,广东与港澳推进医师、教师、导游等领域职业资格认可,试行港澳导游在横琴认定执业,促进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来广东执业,拓宽建筑领域专业资格的互认,近4000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广东省大湾区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大湾区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持续深入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建立粤港澳三方常态化沟通机制,聚焦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一批标志性政策事项落地,以“点”带“面”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切实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5年,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超级工程的建设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推动高端要素向这里集聚。
他建议,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要继续深入推动“软联通”,一是突破要素流动障碍,形成粤港澳三地新质生产力要素的顺畅流动,开辟新质空间;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三是充分发挥港澳的比较优势,让湾区更好地联通世界;四是充分推动三地社会、文化的融合,推动人文湾区建设,推动三地“心联通”。
“没想到,苹果带来的4家供应商中,两家都来自大湾区。” 11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据了苹果展台的最主要位置。
而在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由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可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让墨西哥参展商们赞不绝口。“这就是空中汽车,你们中国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太酷了!”墨西哥客商劳尔·洛佩斯·帕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20世纪90年代末,LED显示大屏逐渐在市场上开始普及,并被广泛应用于广告牌、体育场馆、商业展示、交通指示牌、舞台背景等大型公共显示场景中。彼时,全球LED显示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比利时的巴可(Barco)公司、美国的达科(Daktronics)公司等海外厂商身上。
“大湾区是世界工厂,在国内的LED产业起步初期,珠三角地区聚集的许多小工厂做着简单的LED元件的组装和封装业务。后来我们逐渐做大,掌握了核心竞争力。” 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中国“屏”在这一领域已经一骑绝尘,占据全球绝大多数份额。
在丁彦辉看来,科技引擎加速了中国企业发展壮大,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只要中国产品品质、服务品质、技术革新势头都一直保持下去,哪怕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发生变化,贸易壁垒开始增多,基本的商业逻辑不会变,“无论在海外哪个市场,市场的消费者最终都会为好产品、好服务买单” 。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数据,在2023年全球LED显示整机品牌出货量排名中,Absen(艾比森)品牌以16.2%的市占率,位列第一。
“可以说我们对明年的出口并不担心,其他行业我不太了解,但是无论在海外哪个市场,艾比森已经掌握了LED显示市场的定价权。”丁彦辉表示。
“Wow, Amazing。”11月27日,在深圳坂田华为全球旗舰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身边的几位外国友人对华为最新发布的机型发出赞叹。
一天前, 华为Mate 70系列发布,被外界认为是华为技术创新的又一次展示。
2024年以来,曾因遭受极端打压而陷入低谷的华为手机再次崛起。国际调研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以17.5%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第一名。
此外,华为连续7年专利申请量稳居世界第一,凸显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实力。
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一年多来,华为先后宣布与三星、OPPO、诺基亚、爱立信、小米、夏普、亚马逊、vivo等行业主要厂商新签或续签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既获得必要的许可,也将自身创新成果共享给其他行业参与者。他透露:“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为新签订专利许可协议40个。目前已经有22家全球500强公司成为华为的被许可人。”
根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去年的24个。在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榜上有7个在亚洲,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二。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创新集聚效应。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进大湾区企业实地调研发现,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既具有毗邻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又具有以高科技作为支撑的产业优势,而且这里敢想敢试,用采访对象的话来说就是“想了就试,试了才知道好不好”。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表示,要走出“内卷”,就要增加新的经济活动,向外寻求增量,尤其是要将科创技术作为新的增量和突破口。“当传统‘三驾马车’不灵了,科创技术就是新的增量和突破口,国内企业需要加快提升自身的科技和产业竞争力。中国要用技术科研、基础科研、金融服务新‘三驾马车’来驱动新经济发展。”郑永年说。
今年六七月,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带着团队实地走访美国、巴西、阿根廷、越南、德国等市场。在李东生看来,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天花板”渐显的情况下,海外市场自然成为中国企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要通过研发创新升级全球化战略,这将是未来企业发展“重点中的重点”。
目前,TCL通过全球布局38个制造基地带动当地产业集群积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超过3000家,为产业链创造近40万个就业岗位,已在全球构建起从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到供应链配套的全价值链本土化布局。
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通过“本土研发+海外生产”“国内总部+全球布局”等模式打造跨国经营网络,逐步构建起立足国内、辐射周边、联通全球的经贸网络。
广东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优化外经布局,广东实施“广东总部+海外制造基地”发展模式,有序引导省内优势产业和企业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投资布局。目前,已在越南、尼日利亚、波兰等地培育7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2023年,全省对外投资238亿美元,增长8%。
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表示,珠三角9个城市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功能非常互补。“珠三角9城的制造业及各个行业都非常齐全,而香港在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方面则具有巨大的优势。”
梁锦松认为,香港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和重要跳板。“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可以为中国特别是大湾区的许多企业提供服务。”梁锦松说,其他地区企业能够利用香港金融资源,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同时,香港也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岑浩辉在12月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一国两制”之下,澳门具有国际贸易自由港、单独关税区、简单低税制、国际联系广泛、中西文化荟萃等优势。
“中央提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这将为澳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岑浩辉说,澳门将继续深化与广东、香港的合作,加快产业、科技、民生等融合发展,消除各种有形和无形障碍,逐步形成大湾区统一大市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高效便捷流动,开创大湾区合作新时代。
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谢宝剑认为,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下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全球供应链的部分中断和调整都会影响到大湾区。“如果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大湾区的经济政策则应该作出相应调整。”谢宝剑建议。
郑永年表示,过去几年,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人们对广东的期望不降反增,希望广东尤其是大湾区一如既往当好“先行者”,为国家下一步发展探索新路子。
“大湾区要引领内部区域共同市场的建设,这个统一接口在哪儿?我认为就是香港。”郑永年表示,他认为对接世界高水平的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是中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核心。香港的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既是世界性的,也是高水平的,澳门和香港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如果大湾区各个城市都对接香港,不仅可以快速促成大湾区共同市场的形成,更能促成整个大湾区融入世界市场。
11月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举行。本届大会共达成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前两届招商大会项目加快落地、开工率达76.8%、完成投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
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向世界发出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大湾区改革发展,把握时代机遇,抢抓改革红利,共建共享最具活力的大湾区。热忱欢迎大家来大湾区投资兴业,立足湾区、面向全国、融通世界,不断开拓更广阔市场,共建共享最具开放度的大湾区。热忱欢迎大家来大湾区创新创造,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在这里成就事业、实现梦想,共建共享最具创新力的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张开双臂,欢迎全球伙伴共享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