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外溢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全球贸易出现波动,但是2024年全球贸易仍然明显复苏。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预测,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7%。与2023年下降4.6%相比,贸易增速可圈可点。
展望2025年,全球贸易复苏道路并不平坦,既充满挑战,也面临许多新机遇,全球贸易将表现为持续的结构性调整,贸易增速放缓。
制约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5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广泛存在,但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中,制约全球贸易增长的一些因素却是确定性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将成为贸易回升的主要障碍。
一是关税战阴云密布,贸易保护主义有增无减。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再次执政。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特朗普提出对中国等国全面加征进口关税,这将成为大概率事件。美国关税和贸易政策已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各国对美国将加征高额关税均表示担忧。在美国的干扰下,作为管理全球贸易的多边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能力日渐式微;美国新政府加征关税的政策,难免引发全球贸易摩擦,一些国家之间相互设置贸易壁垒,加剧已经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竞争,也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带来更加严重的冲击,打击全球经济和贸易复苏的势头。美国货物进口额将近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6%~17%,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幅度与全球贸易额收缩程度具有相关性,如果被加征关税的国家采取对等报复措施,关税贸易摩擦对全球贸易的冲击将产生更大影响。
二是各国经济的非同期性犹存,产业政策竞争加剧。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状况以及面临的经济问题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有些国家则面临通货紧缩;有些国家经济处于恢复上升期,有些国家经济则处于下行期。由此,全球性的供求错配,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制约全球贸易增长。全球经济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经济贸易持续复苏离不开各国经济政策的协同、共同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的挑战。但是美国奉行本国优先战略、强化产业政策,由此各国间产业政策的竞争将被强化,而国家间经济政策的协同性进一步弱化,增加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损害全球贸易的稳定性和经济复苏的势头。
三是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被打断,冲突与对立给全球经贸蒙上阴影。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分裂,缓解冲突的努力充满变数。在地缘政治冲突中,一些国家将商品、投资、科技、金融等武器化,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遭受冲击,制裁与反制裁的较量扰动全球贸易,地缘冲突影响全球能源成本和航运路线、抬高贸易成本,所引发的世界性忧虑难以消退,各国纷纷寻求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这样的贸易政策调整在2025年仍将持续,导致世界陷入贸易全球化回潮的漩涡,加剧全球贸易扩张的压力,全球贸易难以持续较快增长。
四是安全概念泛化,国际贸易联系趋于脆弱。在大国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制度、价值观的对立有增无减,安全概念泛化在短期之内难有逆转。在维护国家安全、“去风险化”的名义下,全球经济贸易合作受到严重干扰,企业在一些国家“去风险”政策的扰动下,被迫调整投资贸易的流向和区域布局,无端增加国际贸易成本,降低贸易效率,影响贸易的稳定增长,“去风险”仍然是2025年全球贸易的巨大风险。
五是逆全球化暗潮涌动,推升贸易成本。全球化逆流一经形成,在短期之内难以退潮。2025年,全球化逆流仍然是笼罩在国际贸易头上的阴霾,甚至存在变本加厉的风险。一些国家构筑“小院高墙”,建立排他性的经济集团,散布别国威胁论,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友岸外包”,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禁止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全球经济技术合作被人为中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构与收缩,不仅导致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匹配度降低,增加企业成本、抬高出口产品价格,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而且降低消费者、投资者的需求能力,制约全球贸易的增长。
六是美国货币政策走向扑朔迷离,冲击全球贸易的稳定性。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而持续加息后,近期选择降低利率。不过,对于“美国是否进入到降息周期”之问,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不仅是因为其降低通胀率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想目标,而且是因为谋求加征关税,必然推高美国物价。尽管美国社会降息的呼声增强,但是在通胀压力下,降息的难度正在加大。美国货币政策的变数不仅扰动着全球资本流向,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关乎全球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和全球贸易的增长。在金融市场动荡中,全球经济增长将受到抑制,全球贸易也将遭受冲击。
2025年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
2025年,尽管全球贸易挑战和不利因素众多,贸易增速将放缓,但是支撑贸易增长的动力在积聚,抵抗和削减着保护主义对全球贸易的冲击,贸易结构变迁将持续。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成为支撑全球贸易增长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大数据、算力模型开发出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已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化、智能化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和各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异军突起,边际收益递增取代边际收益递减,生产效率急剧提升,既是推动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2025年在保护主义盛行期全球贸易不至于大幅衰退的根本保障。
二是数字贸易异军突起,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增长点和结构变迁的新趋势。在数字革命中,各国加大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数字贸易物质条件;数字应用场景和模式不断创新,拓展跨境数字交付渠道;数字产业不断涌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速,推动数字产品贸易和数字服务贸易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创新迭代,助力数字技术贸易规模扩张;数字平台和数字贸易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跨境电商成为新型的国际贸易业态,削减了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改变着传统贸易方式;数据成为商品、技术、资本之外大规模的交易对象。数字贸易有望继续成为改变全球贸易格局、驱动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贸易将保持快速发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巨大的环境赤字,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绿色贸易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绿色原料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处理、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绿色服务、绿色营销已经构成绿色贸易的核心要素,环境友好型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型产品贸易等绿色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更快增长。2025年,在寻求化解贸易与环境的冲突中,绿色贸易将继续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增长点。
四是企业寻求突破,成为制约贸易保护主义的微观基础。各国企业,包括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企业,在贸易保护与市场开放、安全泛化与效率优先、脱钩断链与经济合作、短链化与全球化的矛盾纠葛中,艰难地寻找着全球生存和发展的契机,在“脱钩断链”折磨下的企业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反感情绪呈上升状态,不断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桎梏,让人们看到全球化逆流阴霾下的一道亮光,企业积极寻求新的全球贸易布局,拓展国际贸易合作空间,成为支撑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
五是区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亚洲有望继续充当全球贸易的引擎。尽管受经济低迷、汽车和化工等主要产品出口下滑的影响,欧洲地区的出口额可能难以逆转下滑趋势,美国祭出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贸易增长将降速,拖累全球贸易增长脚步,但是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还在发展,RCEP持续释放贸易创造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3.0版)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高,将进一步夯实亚洲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基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亚洲地区有望延续外贸增长势头,充当全球贸易增长的引擎。
六是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呼声强烈,中国在支持经济全球化中扮演关键角色。中国践行开放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国际经济秩序,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全球贸易的稳定性,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逆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为世界贡献国际公共产品,持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和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功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国际贸易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贸易持续高于全球贸易增速。中国将致力于推进与非洲以及“全球南方”的经贸合作,将自主开放与协议开放相结合,持续扩大进口,释放大市场的贸易红利,为更多国家带来贸易机会,有助于缓解经济全球化中各国利益不平衡的矛盾。
(编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