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作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推出的文化传播品牌,春风悦读榜系列活动已经推出了12届,成为浙江省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中一张靓丽的金名片。它用12年的实践以及成果,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印证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2024年4月19日,第12届春风悦读榜年度颁奖典礼在杭州举办,现场颁出年度致敬、春风白金图书奖、春风白银图书奖(虚构)、春风白银图书奖(非虚构)等12个奖项,以主动、创新的姿态引领全民阅读风尚,丰富人民的读书生活。
在2012年春风悦读榜系列品牌诞生至今的这12年里,从《钱江晚报》纸媒时代发起,到融合潮新闻客户端、《钱江晚报》以及“两微一端”等立体化新平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重塑了传播格局。
以春风悦读榜年度颁奖典礼为核心,“春风悦读·钱报读书会”“全民悦读”“春风小书桌”“还有书陪伴”等活动相继孵化,挖掘人们感兴趣的内容,打造融通内外的新业态,创新表达的新渠道、新方式,构架了“春风悦读”多元、丰富的生态化体系。在激烈巨变的传播格局中赢得主动,以春风拂面的方式进入人民的生活。
● 12年坚守:顺应大众阅读需求,做群众精神食粮的“输送者”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标志着全民阅读由民间组织的一般性活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当时,很多文化机构都推出了各种主题文化榜单,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不少榜单存在高大上有余、不接地气、套用概念、堆砌数据、自说自话,不冒热气、一个模式服务所有受众、缺少灵气等问题。无论时代如何变换,技术手段如何升级,观众对优秀作品的需求的内核是不变的。文学榜单要脚踩在大地上,关心读者所关心的,融入百姓的生活,深入了解大家喜爱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才能生产出大众需要的精神食粮。所以,为了切实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春风悦读榜诞生伊始就确立了方向——一张以人民选择为导向的文化榜单。
春风悦读榜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读者愿意读、想要读、读得懂、读好书为标准,推出感通人民之心的文化产品,让全民都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为了鼓励更多群众多读书、读好书,春风悦读榜系列品牌还在阅读之“悦”上下功夫,把阅读升级、深化、优化,拓展为“悦读”,不断增强读者的文化获得感,让观众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让作品直达受众,直抵人心。
从春风悦读榜榜单的设置可以发现,年度致敬、白金图书奖、白银图书奖(虚构类及非虚构类)、金翻译家奖、新人奖、童书奖、博物奖等奖项,几乎覆盖了大众读书的方方面面。近两年,春风悦读榜又将目光投向诗歌、科幻、女性主义等新领域,见证文学给出的多元答案与发展。
截至目前,春风悦读榜共推出了12张年度榜单,表彰作家108位,为大众推选优质好书113本。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共同票选出炉的榜单,有优质的作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兼具全民性和权威性,让读者从“有书读”到“读好书”,与大师同行、与真理为友、与时代共鸣,在文学界、出版界和读者中建立起良好的忠诚度和口碑。
春风悦读榜年年坚守,又年年创新。经过12年的生长,已经从一张春风榜单拓展到一个春风盛典、一系列春风活动、一个春风悦读生态。春风悦读榜系列品牌,成了浙江省最具号召力和辨识度的阅读金名片。
● 12年创新:强化服务大众意识,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迭代升级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大众和文化产品的桥梁,媒体要转换角度,从传统宣传范式转变为用科技赋能优质内容,让表达方式更多样化,才能打造出具有时代精神且贴近生活、亲近百姓的文化产品。
春风悦读榜系列品牌12年来坚持迭代升级,从一张文学榜单出发,延伸出N个风格各异的系列子品牌——“春风小书桌”“春风童书奖”“文学夜话·春风作家人文WALK”“大杭州文化溯源——作家采风行”“还有书陪伴”捐书助学行等。近年来,春风悦读榜推出系列下沉子品牌,将作家资源、文化服务输送到地市。根据当地特色和基层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春风悦读榜为基底,打造出一个具有匹配度的文化品牌,满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2023年7月,2023年度春风童书奖年度颁奖典礼暨衢州首届儿童阅读节活动在衢州顺利召开,刘醒龙、艾伟、周晓枫、谈凤霞、左昡等著名作家来到衢州,与当地群众面对面交流,成功搭建了全国文化大咖与基层之间的沟通桥梁。2024年4月,“文学夜话·春风作家人文WALK”活动,春风IP奖获奖者法医秦明,来到了景宁畲乡网络文学村,在景宁采风的同时举办分享会,与当地人民群众畅谈文学创作背后的故事。
在强化文化服务品牌的同时,挖掘文化资源,将文化服务与地方特色相融合,促进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完整有机的系统。
每年暑假,春风悦读榜都会联动全国10个城市,推出阅读慈善项目——“还有书陪伴”捐书助学行,发动人民群众,以公益的形式将阅读资源输送到有需要的地区。
春风悦读榜通过媒体平台整合阅读资源,联动时代院线以及各方资源推出“捐三本书即可获得一张电影票”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闲置的图书被送到了有需要的地方,大众在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了文化鼓励。“还有书陪伴”还开展面向少儿的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真正实现把阅读资源流动起来、沉淀下去。书和爱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原本没有任何连接的人们之间传递。以书育人,以文化人,让阅读成为维系人民群众情感的坚韧纽带。
全媒体时代,信息庞杂,媒体生态、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为读者提供优质精神食粮,如何强化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功能,真正实现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媒体工作者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春风悦读榜联合政府在潮新闻客户端和《钱江晚报》上设置“全民阅读”板块,邀请作家、文化名人、出版社和书店掌门人等,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为大众推荐优质新书,发布相关图书榜单。例如,联合政府和多家图书、传媒机构,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推出劳动节书单,用16本劳动者书写的图书,向劳动人民致敬。这些书籍的写作者,包括快递员、出租车司机、菜场小贩、保洁员、家政工、外卖员、门卫等。读者留言表示,从这些劳动者的文字里得到了力量,在阅读和写作中获取了勇气与自由。
在每周推好书的同时,春风悦读榜每月举办读书会,邀请毕飞宇、刘醒龙、乔叶、马伯庸等作家到新华书店等公共文化服务点,与读者面对面进行互动。以此为契机,记者与编辑也走出办公室,跟作家和读者交流互动。
据统计,2023年,春风悦读榜推荐优质好书258本,举办读书会36场,覆盖人群300多万。此外,通过大数据、5G技术、AI技术的应用,春风悦读榜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需要,着力推出、运营各类子品牌,将“大咖领读”“抢先读”“亲子阅读”“社交阅读”“春风悦读榜年度颁奖典礼”“书香迎新”等元素整合,线上线下不断融合,形成一站式的文化产业功能平台,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让书本挣脱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和新兴传播方式,浸润人民的日常生活。
● 时刻在线: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与时代共生共长
大众文化产品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与火热的生活共振,与人民共情,才能唤起读者的文化自觉,与大众一起打造IP。12年来,春风悦读榜系列品牌紧跟时代特色,结合传播规律,以融媒体为主阵地,以互动性、可视化、全民性为主要目标,针对快速发展的出版行业和大众关注的文化热点,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文化传播的生命力。从一本新书的信息,到书评、作家专访,再到与读者面对面的“钱报读书会”,从月榜到“66好书”再到春风悦读榜年度榜单,春风悦读榜形成了一个品牌闭环,构筑新的文化生态。
为了让阅读覆盖更广阔的人群,探讨阅读多样化推介的可能性,春风悦读榜选择主动出击,推出品牌“春风小书桌”,进入城市,进入生活,与大众产生联结。
2021年,以一盏灯、一张书桌的形式,以出版人、作家、编辑等推选出的优质好书为内容,“春风小书桌”轻巧地进入城市各场域,让优质图书走出图书馆、书店,在城市公园、小区、商场、咖啡厅以及乡村等适合阅读的环境中流动起来。“春风小书桌”先后进入西塘古镇、杭州太子湾公园等景区,成为一个特别的旅游打卡地。2024年,“春风小书桌”以“在路上”为题推出了5场主题活动,在公交、地铁、航站楼等具有标识性的地点,把上千本优质春风好书带到了普罗大众的面前。活动覆盖人群近20万,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有读者在小书桌的本子上留言:“世界这么大,通过双脚和阅读,都可以抵达远方。”
轻巧又温暖的“春风小书桌”,重新定义了阅读的可能性,拓展了阅读的地域和空间,增强了阅读品牌的群众参与度、辐射面和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此外,春风悦读榜常年关注热爱写作、拥有文学梦想的普罗大众。在客户端上开辟“写点生活”专栏,打破写作门槛,鼓励更多普通人记录所感所想,以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迄今为止,“写点生活”专栏已发表稿件近千篇。作者多为30—40岁左右的中生力量,他们从日常生活思考、文化历史感悟、节日回顾等多方面进行个性化表达,题材多样。这些大众书写的、带着浓浓生活气息和烟火味的文字,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共鸣。不少写作者在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后,出版了自己的书籍。他们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象。
在此基础上,春风悦读榜联动抖音、小红书、微博、视频号、B站等各大平台,联合国内30余家媒体、出版社、阅读账号、自媒体博主,打造超级话题等行动,吸引更多网友的关注和参与。
● 结语
人民是文化事业的主体,也是土壤。春风悦读榜系列品牌作为潮新闻推出的重点文化品牌,把“人民会不会喜欢”作为准绳,为内容插上科技的翅膀,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我们坚信,大众的文化认同必然会增进文化自信,从而更加自觉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