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民俗文化的光华再次被发掘,很多社会领域纷纷运用民俗元素,以期达到发展的新高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领域,民俗文化的融入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不仅增添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认知。从不同的侧面展开分析,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巧妙地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价值。
[关 键 词] 民俗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白鹿原》;《红高粱》;《四世同堂》
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这也带动了人们对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逐渐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吸引了广泛的注意力和兴趣。学术界对此也做出了积极响应,通过深化研究,强化民俗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本文探讨了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及深远影响,包括礼仪、人物描绘、地域文化及古典传统等,目的是表明民俗文化对于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不可或缺性,并给出了促进民俗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结合的几点建议,以期达成文学作品更深层次文化价值的提升。
一、民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源于民众生活,涵盖了从服饰到建筑、从习俗到节日庆典的丰富文化内容。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众集体创作的结果,不是个别人的智慧结晶;二是具备独特的规律性与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三是这些文化现象能够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而延续,对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1]。在日常生活方面,民俗文化对人们的言语、行为和心态也有着规范效应,从而形成了规范性的生活习惯。
(二)现当代文学
我国的现当代文学涵盖了从1915年开始至整个20世纪的文学创作[2]。现代文学从1915年持续至1949年,随后步入当代文学的阶段。现当代文学发展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为起点,新文化运动影响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20世纪20年代鲁迅等人的作品在文坛上崛起,30年代则是茅盾等大家之作把现当代文学推向高潮。1949年,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结束与当代文学的开始。后者可细分为五个阶段,展现了从社会主义初期到新世纪文学的演变。改革开放后,文学界逐步开始新时期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文学走向成熟,融合了西方文学精髓与本土文化传统。进入21世纪,文学的创作方式与作家角色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巨变,网络文学成为新现象。
二、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传承的价值
(一)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我国现当代文学在汲取了民俗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文化财富,包括但不限于礼仪传统、人物构建、场景描绘等,为文学世界增添了无限色彩[3]。民俗文化紧贴民众生活,既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面貌,又为文学探索提供了价值导向。文学创作者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更贴近人民、更有时代感的作品。民俗文化如同沃土滋养着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繁茂,助力文学淘汰掉那些不合时宜的元素,助力社会文化的优雅转身,并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民俗文化使文学作品能够更加贴近时代生活,使其艺术魅力更加深入人心,加固了文学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激发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共同营造和谐而美丽的国家文化景观。
(二)促进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现当代文学创作在展现民俗文化方面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趋势,不仅助力了民俗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也使这些文化在当代文学中更加璀璨[4]。作家巧妙地把传统文化和现代语境结合,打造出既符合时代脉搏又充满民族特色的作品。作品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加深了对文学的理解和钟爱。观察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不难发现民俗文化的影响正引领着文化交织的新潮流,赋予民俗文化以新的存在意义,也对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助力文化结构及布局的优化。专注研究民俗文化,提高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文学作品因此得到了更深刻的思想支撑。读者品读这些文学作品时,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精神得以体现,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方向,促进了文化间的相互借鉴与不断发展,增强了文化的整体实力,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使现当代文学的多样性格外鲜明。
(三)推动当前国家文化多样性发展
我国现当代文学中巧妙地嵌入民俗文化精华,可以增加作品的内涵深度,还能有效促进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保障中华文化长远流传[5]。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运用,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它让文学作品在保持现代性的同时,不失传统文化的根基。民俗文化的融入,使得文学作品在精神内核上更加厚重,也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了新的途径。跨界的文化互动不仅拓宽了文学创作的视野,还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动力。民俗文化不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与现当代文学共同成长、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民族文化的强大基础与支撑。现当代文学已把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灵感源泉。民俗文化以饱满的内涵和贴近生活的特性,丰富了文学的视角和材料,除了作为文学表达边界的延伸,更是作家发掘和继承国家文化遗产的助力,有助于提升文化修养与创作水准。融入民间文化,文学创作者能够突破时间限制,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新一代,从而提升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厚重感。
三、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体现
(一)礼仪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礼义传统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根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融,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当代文学叙事中,礼制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便是对此的生动展现,其中对白家长子、长女诞生礼和满月酒的详细刻画,重现了那个时代对孩子诞生的庆祝场景,更显露出对礼制文化的敬重态度。《白鹿原》这部小说对死亡仪式的描写极为考究,体现了作者对丧葬礼仪的深入理解。书中对各个社会层面人物葬礼的描绘,巧妙地映射了礼仪文化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上述叙述手法不仅促进了对传统礼节的传承,而且激励了新一代对民俗礼仪的尊重与继承。
(二)乡土风情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描绘民俗文化常见于对具体乡土风情的深度刻画与演化过程的叙述,这样的创作手法不但助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极大地拓展了读者对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例,书中对山东高密“女儿红”酒的描述不仅细腻展现了酿造技术,而且反映了当地居民对酒文化的敬重和喜爱,充分展示了当地民俗风情的独特性,激发了人们对山东民俗文化的兴趣,同时也深入挖掘了酒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作者对余占鳌的豪饮姿态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反映出山东地区民众在战争中的勇敢与无私精神。精神文明财富应被世代传承,豪放与热情的特质在当代文学中应得到充分体现。对于旧时婚嫁的风俗,作品也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如新娘的红花轿和红盖头,以及隆重的迎娶仪式。但故事主人的婚姻轨迹并不顺遂,反而充满了悲怆。这警醒我们在面对婚姻时,应打破陈规,勇敢追寻真挚的情感,以保证个人的幸福不会被旧俗影响。
观察现代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不难发现民俗文化的深刻印记。贾平凹的笔下,民俗元素成为文学构建的核心,显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还透露出作者对艺术表达的不懈追求。贾平凹的散文透露出一种深刻的文化理解,避免了教条式的理论堆砌,也没有进行肤浅的文化炫耀。相反,他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方式,将文化的点点滴滴和民俗风情的生动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成功绘制了一幅既细腻又宏大的民俗文化画卷。《关中论》中透露出当地都会风采与乡土气息,比如“喝西风、吃泡馍,唱秦腔”,还有关中民居“黄土版筑,墙咼檐宽”的特色。《商州三录》则以精湛笔触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画面。对于黑龙口客栈的记叙,作者通过细腻笔法加深了人们的印象。文中叙述到了晚上,主人会让旅客在热炕上休息,女主人会拿来新被子更换。虽然她表示要去别的地方休息,但一旦房门关闭,主人和女主人都会上炕睡觉,只是以主人居中作为界限。动作“上炕和脱鞋”显现了北方人的生活习惯,也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独特的生活风貌。
(三)人物形象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现当代文学领域把民俗文化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已变得极为常见,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使之更贴近社会的真实面貌。以老舍的创作为例,《四世同堂》中对战乱年代北平居民的生活进行了细腻的描绘,深入展现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群的生活状态。《茶馆》通过对老北京风俗人情的翔实记录,映射出社会的转型与人们的生活变迁。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挑战,应持续怀揣对美好的向往,并不断前行。《红高粱》对余占鳌形象的刻画独树一帜,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展现了山东高密地区的文化底蕴和民风民俗,让余占鳌这一角色栩栩如生,也使读者窥见当地人民的性格风貌。余占鳌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粗犷与优雅并蓄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的展现使人们更容易忽视短处,而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部分,从而有助于丰富个人的文化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构建是叙事的核心,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非常注重对人物民俗属性的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映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民俗文化在推进故事情节、塑造角色个性、决定故事走向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显然,在民俗文化底蕴上孕育出的文学作品,无法摆脱当时的社会、时代及角色背景的影响。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成为表现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精神层面的迷惘与无序,革命理念尚未彻底摒弃封建迷信的残留。《药》中华老栓的信仰偏差象征着普遍的农民心态;《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则呈现出封建思想对个体的深刻影响。借助这些角色的命运,鲁迅成功地把民俗文化与人物描绘紧密结合,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使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和记忆。
(四)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现当代文学领域,民俗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合为文学作品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深层次的艺术价值。以陈忠实的作品《白鹿原》为例,其巧妙地展现了儒家哲学在历史社会中的根基作用,通过家族故事的铺陈,传递了尊长爱幼、心系天下等民族精神。小说对于家族文化的描绘,成为儒家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沈从文的作品对道家文化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通过对湘西地区文化的精雕细琢,构建了一幅天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折射出道家文化中自然与人的共生理念。
(五)精神信仰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王鲁彦以对凡人日常、社会阶层和精神层面的深入刻画而知名,他的作品没有停留于叙述,而是更多地探讨了信仰对心灵的冲击。《鼠牙》展现了鼠神敬仰和婚俗的传统,反映出这些习俗对人类精神的约束,同时挖掘了人性中的自私与偏见。他以轻松幽默引领读者反思,为我国现当代文学贡献了独到的表现技巧。诸多作品里,王鲁彦讲述了人们举办祈雨庆典的情形,反映出他们对雨水的渴望和丰富的创造力。《菊英的出嫁》则透露出地域文化和主人公的不幸经历。
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展现了一棵柳树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中坚韧生长的故事。该柳树在逆境中毫不退缩,勇敢地挑战生存的极限,最终铸就了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柳树隐喻了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民及特有生活方式,而“斗争”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民俗文化中的不屈不挠精神。文学创作深刻体现了民俗文化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激励着读者在实际行动中要勇于拼搏,并增进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四、民俗文化与现当代文学进一步融合的路径
(一)注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现当代文学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下展现出独特的风采,那些与现代价值观不相符的文化成分必须被淘汰。文学与民俗结合的过程,关注读者的感受是关键。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创作者和读者都受到国家规范的约束。我们应从现代视角出发,让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精准调整,以提升文本的阅读流畅性,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在探索现当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结合的道路上,创作者应深入探索民俗文化的精髓,并巧妙融入文学创作,以此激发文学艺术的创新活力。对于那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民俗文化元素,创作者应积极剔除和转化,使之化为文学创作的养料,有助于提升作品的文化价值,促进更多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
(三)不断提升作者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现当代文学创作方面,作家应不断锤炼自身的文化修养,进而促进民俗精髓与现当代文学的有效交融,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这要求创作者亲自探访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与当地民众进行密切的沟通,以此充分领悟民俗文化的内涵,逐步提升个人的文学修养,为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现,其不但使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多元化,而且对于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的交融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着文化传承与文学创新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建青.民俗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J].青年文学家,2020(29):24-25.
[2]刘志东.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表现方式分析[J]. 汉字文化,2020(19):18-19.
[3]杜希. 刍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 [J]. 青年文学家,2020(14):39.
[4]万佳.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学意识解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4):23-24.
[5]吴光德.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J]. 作家天地,2020(1):4,6.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