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画”种,畅写“话”枝

2024-12-18 00:00:00黄筱萱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风筝小朋友情感

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如何赋予文字以生动的画面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如果写话教学侧重于语法结构的规范性,会在不经意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倡导播撒“画”的种子,让“话”的枝条自由畅写,将艺术与文字融合。通过绘画、观察与想象,让学生在“画”的世界里寻觅灵感的火花,在“话”的海洋里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

一、探索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撒“画”的种子,让学生通过观赏图画触发联想与想象,进而点燃他们的创作灵感。这一做法引导学生将心中的所思所感,通过“话”的枝条,流畅地转化为生动的语言,在写作中流露出独特的创造力。图画作为一种直观的媒介,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讲述各自的故事。这种融合艺术与文字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通过看图写话,学生系统地提升描述细节的能力、构建故事情节的叙事技巧,以及分析事物、提出见解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何将感性的体验转化为理性的文字表达,实现了思维与语言的双重飞跃。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与积极的反馈,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深化对世界的理解与感悟。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最终,这一“播撒‘画’种,畅写‘话’枝”的实践,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实践路径

1.引导观察,启迪思维

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图画中的各个元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元素如何与他们个人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与关联。这种观察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学会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那些事物,从而增强自身的感知力与洞察力,不断从中获得灵感与启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个性化的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勇敢表达的舞台。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幅画,画面上,两只天鹅在水面上悠然地游来游去,波光粼粼的湖面四周环绕着柳树,湖边还有郁郁葱葱的树丛和穿梭的小鸟,一股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油然而生。此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天鹅的体态与神情,并提出问题:“你们注意到天鹅的哪些特征?羽毛的质感是如何被细腻地刻画出来的?而它们看向我们的眼神,又仿佛在诉说着怎样的故事?”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柳树,描述柳树与天鹅之间的互动,理解画家是如何利用自然界的元素,增强整幅画作的情感深度的。随后,教师要求学生猜测小鸟的种类,探讨它们为何选择这片森林作为栖息之地,以及不同鸟类对环境选择的偏好。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描绘从不同视角所捕捉到的不同细节,如,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的光、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的树影等。

2.赏图练笔,提升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图像中的色彩搭配、构图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鼓励他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感受。随后,学生通过文字将所见到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捕捉并表达图中人物的情感状态,甚至构思出可能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动人故事。这一教学方法体现了语言作为情感与思想载体的强大感染力,它促使学生运用文字去传达那些复杂的视觉信息,在不断的实践与尝试中,逐步掌握词汇的精准运用与句式的灵活构造,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幅画,画面中融合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山丘与河流、树洞中的动物、两个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这幅画以鲜明的色彩搭配、多变的构图以及饱满的情感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品味第一个场景,鼓励他们仔细观察并描述河水的颜色及其流向,探讨运用色彩营造出独特的画面氛围。学生尝试用丰富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比喻来描绘河流,如“那条蓝色的丝带在绿色的毛毯上轻轻蜿蜒”,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河流的美丽,更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与生动性。随后,教师的目光转向了第二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那双若隐若现的动物眼睛可能是哪种动物,以及它为何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隐藏自己。这样的讨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推理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无限遐想与探索欲。

3.从仿到创,激发创意

“从仿到创”这一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模仿已有的艺术作品或文本,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表达的技巧。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添加个人色彩与创新元素,使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更通过不断对比、修改与实践,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为独立构思并创作出富有创新性的文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展示图片:画面中,两位小朋友身着雨衣,一个挥动着锄头,另一个扶着树苗,远处的稻田则泛着金色的光泽。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画,从雨滴的描绘到小朋友的表情,再到背景中的自然景观,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有的学生将故事的时间设定在傍晚;有的学生则在远处的稻田上增加了一位正在努力劳作的农民伯伯;还有的学生在天空中添加了一抹绚烂的彩虹。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模仿与复现,更在模仿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文字与想象,为这幅画面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情感与意义。

4.精选题材,丰富想象

教师应深化教学的文化深度与艺术价值,引领学生跨越日常生活的界限,进入一个更为辽阔的思维空间。教师通过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传说故事、展示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图片以及呈现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每一种题材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意义与多重解读,还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去解读图画,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基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与其相似的游戏图片。如,在一张图片上,小朋友们在公园中玩耍,有的放风筝,有的拍球……首先,教师提示学生有金鱼风筝、燕子风筝、蝴蝶风筝,让学生想象如何操纵风筝线。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构思关于风筝的故事。学生自由发挥,设想这些风筝是如何制作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拍球的小朋友,探讨其与放风筝小朋友的联系。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再到对题材的深度挖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发现并表达自己独特的想象。这样的活动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也为其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风筝小朋友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风筝
小小艺术家(2018年5期)2018-07-01 17:05:42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小朋友们都哭了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孩子(2016年7期)2016-07-11 19: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