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聚焦于扎染技艺,深入探究AI技术背景下扎染艺术的发展态势。首先,阐述华艺扎染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传统与现代技术融合方面的成果,涵盖独特的工艺创新与产业集成体系。其次,剖析AI技术对扎染艺术在设计、生产、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潜在影响,如设计环节的创新图案生成、生产环节的精准配色与流程优化、市场推广中的个性化定制与消费者体验提升等。同时,探讨扎染艺术在AI技术下遭遇的挑战,如传统技艺传承与AI创新的平衡、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旨在为扎染艺术在AI时代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照。
关键词:AI技术;扎染艺术;发展与研究
扎染,这一古老的民间印染工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艺术领域纷纷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扎染艺术亦身处其中。AI技术的应用有望为扎染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一、扎染的发展与创新
传统扎染多采用天然植物染料,色彩选择相对受限,而现代化学染料的运用,结合现代染色设备,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种类,提高了染色的稳定性。例如,现代化学染料能够调配出更为鲜艳、持久的颜色,满足不同客户对色彩多样性的需求。
在扎结工艺方面,尽管手工扎结的特色得以保留,但辅助工具和设备的引入提高了扎结的效率与精准度。特制的扎结夹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对织物进行扎结,从而使扎染图案更加规整、多样。这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扎染图案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1]。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DATACOLOR系统和滴液设备,实现了扎染打样、配色、处方存储和远程对色的数字化、标准化管理。DATACOLOR系统在颜色测量和调配方面具有极高的精准度,改变了传统扎染中配色依赖工匠经验、主观性强且易产生误差的状况,使配色过程更加科学、客观。滴液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染料的精准滴加,这一举措减少了染料的浪费,并且提高了染色的均匀性。借助对配色和滴液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华艺扎染能够迅速响应客户的颜色需求,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ERP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并集成开单软件,实现了软件界面友好、自动称料功能与染色流程一体化。这一优化使得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管理更加精确,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自动称料功能依据染色配方精确称取染料和助剂,有效避免了因称料不准确而引发的染色质量问题。
染色流程与ERP系统的一体化,达成了现代扎染生产的数字化实时管控。生产管理人员能够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测染色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时间、染料浓度等,及时察觉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对染色机、烘干机等染整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与联网,构建起基于数字化技术支持和ERP系统集成的现代扎染工业工程体系。智能化的染色机能够依照预设程序自动调整染色参数,如升温速度、染色时间等,提高了染色的重现性。
烘干机的智能化改造让烘干过程更加节能、高效,并且能够保障烘干后的织物质量。设备的联网功能使企业能够对整个生产车间的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二、AI技术对扎染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对扎染设计环节的影响
1.图案创新
AI技术借助算法能够生成别具一格的扎染图案。传统扎染图案主要源自民间艺人的经验以及传统文化元素,而AI可以对海量的图案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数据涵盖不同文化的传统图案、现代艺术图案以及自然元素等,然后依据特定的规则和算法创造出全新的扎染图案。例如,AI能够将传统的中国云纹图案与现代的几何图形相融合,生成既蕴含传统文化内涵又契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扎染图案。这种融合创新为扎染图案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利用AI的图像识别技术,设计师可以对现有的扎染图案进行剖析和分类,提取其中的关键元素,进而重新组合和创新。这有助于深入挖掘传统扎染图案的潜在价值,同时也为现代扎染图案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源泉。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扎染图案可以在现代设计理念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2.个性化定制设计
在个性化消费盛行的当下,AI技术能够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展个性化扎染设计。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输入自己的喜好,如喜爱的颜色、图案风格、主题等,AI系统根据这些信息生成定制化的扎染图案设计方案。例如,当消费者想要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扎染图案时,AI系统能够生成包含海浪、贝壳、鱼等海洋元素的扎染图案,并根据消费者对颜色的偏好进行配色。这种个性化定制设计满足了消费者对独特性的追求,提升了扎染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对扎染生产环节的影响
1.精准配色与色彩管理
AI技术能够进一步优化扎染的配色流程[2]。通过对大量染色数据的学习,AI可以预测不同染料组合在不同织物上的染色效果,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配色。例如,对于一种新型的织物材料,AI可以根据其纤维成分、组织结构等因素,迅速推荐合适的染料配方和染色工艺参数,以达成理想的染色效果。这有助于提高扎染产品的色彩质量。
在色彩管理方面,AI可以实时监控染色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并与预设的标准颜色进行对比,及时调整染色参数,确保染色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大规模生产中,这对颜色质量的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减少因颜色偏差而产生的次品。
2.生产流程优化
AI技术能够对扎染生产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构建生产流程的数字模型,AI可以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找出可能存在的瓶颈和优化点。例如,在染色和后整理环节之间,AI可以根据织物的染色情况和后整理要求,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和时间,提高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这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利用AI的机器学习算法,还可以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性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AI能够提前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安排维修,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这对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三)对扎染市场拓展环节的影响
1.精准营销与市场预测
AI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等数据,实现扎染产品的精准营销[3]。例如,对于喜爱传统风格扎染产品的消费者,企业可以向他们推送更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扎染新品;对于关注环保的消费者,则可以重点推荐采用天然染料和环保工艺的扎染产品。这种精准营销能够提高营销效果,增强消费者对扎染产品的认同感。
在市场预测方面,AI可以分析市场趋势、流行元素等信息,辅助企业提前规划生产和产品研发方向。例如,如果AI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民族风元素将在时尚界流行,企业就可以加大对具有民族风特色的扎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投入。这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提升消费者体验
在销售环节,AI技术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真实的扎染产品体验。消费者可以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扎染产品的制作过程,深入了解扎染文化的内涵;或者利用AR技术在手机上查看扎染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效果,如扎染服装在不同场合的穿着效果等。这种体验式营销能够提高消费者对扎染产品的兴趣和购买意愿,促进扎染产品的销售。
三、AI技术下扎染艺术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技艺传承与AI创新的平衡
1.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扎染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其手工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传统扎染艺人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将扎结、染色等技艺代代相传,这些技艺是扎染艺术的灵魂所在。例如,手工扎结过程中的力度、手法等都会对最终的扎染图案效果产生影响,这些微妙的技艺难以通过机器或AI技术完全复制。这种手工技艺传承的独特性体现了扎染艺术的传统文化根基。因此,要融入学校课程,扩大传承范围,利用数智化技术拍摄扎染课程,将扎染文化的传承带进中小学及高校课程,开展扎染文化教育项目,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接触非遗扎染,培养年轻一代对扎染的认知和兴趣。这种模式突破了扎染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性,不仅使技艺的传承更加全面和专业,同时也扩大了传承的范围,创新了传承模式[4]。
2.AI创新带来的冲击
AI技术的应用可能致使扎染艺术过度依赖技术创新,从而忽视传统技艺的传承。部分企业可能为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过度采用AI技术进行自动化生产,导致传统扎染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而且,AI生成的图案可能缺乏传统扎染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手工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扎染艺术的传统特色。
(二)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
1.数据安全问题
在AI技术应用于扎染艺术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如染色配方、图案设计数据、消费者信息等。这些数据的安全面临诸多威胁,一旦数据泄露,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例如,染色配方数据的泄露可能被竞争对手获取,从而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数据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AI技术生成的扎染图案和设计方案的知识产权归属难以界定。是归属于AI算法的开发者、使用AI进行设计的设计师,还是企业本身?这一问题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尚未有明确规定,容易引发知识产权纠纷,进而影响扎染艺术在AI技术下的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不确定性可能抑制企业和设计师对AI技术在扎染艺术中应用的积极性。
四、AI技术下扎染艺术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与AI技术融合
1.建立传统技艺传承体系
企业和相关文化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扎染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通过设立传承工作室、举办技艺培训班、扎染文化科技日等方式[5],将传统扎染技艺传承下去。例如,可以邀请资深的扎染艺人担任教师,传授手工扎结、染色等核心技艺。同时,还可以通过记录传统扎染技艺的工艺流程、制作技艺手册等方式,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提供资料。
2.推动传统技艺与AI技术的协同创新
在产品设计方面,可以将传统扎染艺人的创意与AI技术生成的图案相结合,打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感的扎染产品。例如,传统扎染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创意提供图案的基本构思,然后由AI技术进行细化和优化,生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将传统技艺的精髓融入AI技术优化的生产流程中,如在手工扎结后的染色环节,利用AI技术进行精准染色控制。这种协同创新能够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AI技术的优势。
(二)强化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
1.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应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加密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例如,对染色配方等核心数据进行高强度加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解密查看。同时,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修复数据安全漏洞。此外,还可以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
2.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机制
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明确AI技术生成的扎染图案和设计方案的知识产权归属。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在使用AI技术进行设计和生产时,通过合同等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例如,可以在与AI技术供应商、设计师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范围、保密条款等内容。
五、结束语
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扎染艺术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AI技术在扎染艺术的设计、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潜力巨大,能够为扎染艺术带来创新的图案、优化的生产流程和精准的市场推广等诸多优势。然而,扎染艺术也面临着传统技艺传承与AI创新的平衡、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通过实施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与AI技术融合、强化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发展策略,扎染艺术有望在AI技术的推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重焕生机与活力,既保留其传统文化内涵,又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成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刘素琼,王万亮,邢晓刚,等.扎染复杂图案的数字仿真设计[J].印染助剂,2020,37(06):24-29.
[2]徐长杰,邰卫国.让扎染绽放个性化、民族化东方美学[J].纺织服装周刊,2024,(10):21.
[3]邰卫国,顾鸣.让“非遗”情感智慧注入华艺时尚[J].纺织服装周刊,2021,(03):21.
[4]梁秋雨,马楠数.智化背景下大理白族扎染的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4,(02):32.
[5]徐长杰.传统扎染如何与现代科技共舞——2024中国海安“扎染文化科技日”探讨非遗创新[J].纺织服装周刊,2024,(10):9-10.
作者简介:陆辉(1974-),女,江苏大丰人,本科,副教授,从事美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