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插画的动态化表现

2024-12-17 00:00:00李璐颖郭莹莹谢冠宇
艺术大观 2024年30期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动态插画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艺术表达和视觉表达中有着独特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媒体语境下插画的动态化表现,通过动态、交互、美学分析新媒体插画与传统插画,并通过感官互动性、社交交互性、AR插画的探索,研究插画的多元化发展。结合海昏侯纹样的创作实践,本文总结了交互类动态插画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其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传播信息的价值和商业价值,还能引导观众了解动态插画的传承和创新,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海昏侯文化融入动态插画中。

关键词:动态插画;AR插画;海昏侯纹样

插画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Illustraio,寓意“照亮”。在早期的艺术形式中,插画常与文字结合,作为“照亮”一词含义的可视化解读。它作为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拥有强大的叙事功能,并且对文字有着“美化”的效果[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介应用逐渐成熟,插画设计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逐渐向动态化发展,结合动画与插画的动态插画应运而生。动态插画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表现形式,探究其优势及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为之后动态插画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很多插画师、设计师也从纸媒转向数字图像,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绘画相结合。数字插画提供了多维度的表达方式,有着更大的发展前景,对设计领域影响深远。

一、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插画与数字插画的比较

传统插画需要画家具备较强的绘画技巧,受绘画材料的限制,绘画形式也会有所局限,插画可以借助软件的支持,使其更加丰富多样,并增强交互性。传统手绘插画在时间、空间、视觉效果上难以满足当今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因此插画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学习新技术,并将传统手绘能力与新技术结合,创作出新的作品,这正是创新所在。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插画的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制作成本,还能够和观众产生互动,在声、音、色上与观众产生共鸣。

(一)由静至动

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插画由静态转向动态,将平面美学转化为动态、三维效果,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创新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越来越多地使用如AdobeAfterEffects等后期软件制作动态效果。比如,主题类故事插画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卤猫是当代插画领域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受传统艺术和现代数字媒体的影响,展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主义,包括艺术家个人对世界的探索。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艺术家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在静态插画的基础上,加入了四季的动态元素,如飘雪、树叶摇摆等,使人物置身于春夏秋冬的场景中,展现出强烈的故事性。通过声音、文字和画面元素表现出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交互的趣味性

新媒体中的动态插画极大地提升了观众对作品的兴趣。设计师通过画面中的动态元素引导观众与作品互动,从整体上帮助观众准确接收信息、理解画面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插画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视觉效果、画面元素和表现形式上。

以蒙克的《呐喊》为例,画中的人物掩耳尖叫,神情痛苦,背景是火山喷发的场景。人物的表情通过视觉联想到声音的痛苦,画面已经能够在没有新科技的情况下传达出了声音的情感。现代设计师结合数字媒体和声音,可以创造出新的形式,使插画更加个性化。数字插画在当前的影视行业和游戏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单机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画面主体是动态插画,用户按照提示操作后,动态文字和画面会随着剧情发生变化,观众通过屏幕和游戏进行互动,再加上声音贯穿故事剧情,游戏变得更加生动。

(三)美学的兼容性

数字媒介下的艺术和传统艺术的融合,在手绘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风格,这既是传统的传承,也是创新的体现。通过软件的使用,插画创作变得更加高效,可以快速进行修改,图层功能也可以撤销或删除一个或多个类似的图层。在色彩运用上,数字插画可以有多种配色方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画笔和颜料。材质方面,数字插画可以运用不同的材质效果,增加笔刷和机理感。印刷方面,数字插画可以多次打印、反复保存和修改,提高了创作的灵活性。数字媒体下的插画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便利。

西朴的艺术作品大多呈现自然风格的人物插画,她擅长通过画面变化传达情感,并根据日常所见进行创作。她的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具有美感,色彩上也很明亮。西朴经常结合传统绘画和现代技术,如AE、C4D等软件,完成后期的动态表现和三维制作。她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插画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便捷的实用性

新媒体下的插画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数字插画与动态元素的结合,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特别是短视频、动态海报、动态Logo设计等领域,数字插画的动态形式能够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比如,意大利插画师为博洛尼亚市剧院创作的动态戏剧海报,画面造型立体简洁,色彩饱和度高,整体视觉效果冲击力强,在动态效果上通过插画的方式描绘了剧院的剧情,让观众置身于剧院中。同时,动态海报不仅展示了数字媒体插画的艺术性,也体现了其在广告宣传中的实用性。

二、插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表现

目前,动态插画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广告、视频、H5、App设计、网页设计等。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形式,动态插画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作品,还在叙事和互动方面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当今视觉主导的时代,传统的文本信息已经不再适合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进行快速消化的需求。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动态插画的叙事性功能,就成为我们当下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2]。

(一)感官互动化

在动态插画中,互动形式通常包括变更局部视觉元素、转换整体故事场景和替换色彩等。这些动态的表现旨在通过增强观者的感官体验,创造出多重画面场景,从而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并实现多方面的情感交流[3]。从学术角度来看,感官互动化是基于人类感知系统的多维性而设计的。人类的感知不仅仅局限于视觉,还包括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层面,感官互动化有助于提升动态插画的叙事能力和情感表达,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引导下,与画面产生情感共鸣,对主题有更深刻的共鸣。比如,从单一屏幕到多屏互动,观众可以通过手势、切屏、拉进、倒退,使产品体验更为丰富。在动态绘本《龟兔赛跑》中,全程都有旁白进行内容的解读,在故事中也可以选择乌龟或兔子作为主角,并且在行为上也可以选择休息或者赛跑,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海昏侯文化中,当卢的纹样题材丰富,包括龙、凤、虎等神兽形象,同时大量使用了卷草纹、云纹等装饰元素。图案中的线条流畅,同时勾勒出复杂的图形,充满动感和生命力[4]。在当卢纹样中,我们可以和现代元素进行重组,形成具有现代感的装饰图案,再把它制作成动态插画图案,应用于广告、动画中。比如,将卷草纹和波普元素相结合,设计出新的图形;或者根据当卢纹样的历史制作相关故事性插画,再根据故事设计相关游戏,观众可以在故事线中选择角色,将触觉与移动端产品相结合,通过故事情节和手势的变化与观众互动,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的统一,动态插画的感官互动化得以实现。

此外,还可以与音乐、戏剧、舞蹈等形式结合,通过跨界合作,借鉴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进一步丰富其感官化的互动手段和效果。这种跨界融合可以给插画领域带来更为新颖的艺术体验,也可以推动插画市场进一步发展[5]。比如,当卢纹样可以和戏剧相结合,用于制作戏剧的剧本,再制作出一系列的动态插画、动态海报,用于宣传海昏侯文化。

(二)社交交互性

在当下,无论是iPad还是手机,许多社交软件都已将动态插画广泛应用于微交互中,这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反馈、动态标识和界面加载等方面。Bilibili就将动态插画与微交互进行结合,用户在点击图标时会有一个动态插画,用户点赞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点赞动态形象,界面加载时也会有相关的动态插画。网易云音乐在年终时推出H5设计的年终歌单,邀请用户参与测试,最终生成歌单总结并转发至朋友圈。网易云的H5界面采用插画风格,并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为了吸引观众,用户可选择不同的人物形象并切换视角,从而增强观众的认同感。

在海昏侯游戏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添加微社交互动功能,如分享、聊天、转发、评论和点赞,同时加入IP动态形象,观众在互动时可以获得动态反馈,增强游戏中的社交愉悦感。另外,也可以设计一些小测试,让观众在游戏过程中了解海昏侯相关纹样的知识,以提升趣味性。

(三)AR互动插画

近几年来,随着互动技术的成熟,VR、AR等新技术也开始与动态插画相结合。通过与新兴媒体技术的合作,动态插画能够从二维平面跨越空间的界限与受众进行即时的沟通与互动。这种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交融的形式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猎奇心理,提升受众的观赏体验。如今,用户可以通过扫码在二维插画的基础上观看三维立体效果,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插画的趣味性,还增强了互动性,带来了多维视角的体验。另外,AR技术可以将二维图像转化为动态插画效果,让观众能够查看更多的元素和细节,原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

比如,《艾克的立体笔记》是一本与AR增强技术相结合的手绘立体儿童科普书籍,画面的绘制由漫画家聂俊领制作,通过专属的App,书中的二维插画可以转化为三维立体效果,还可以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演示整个过程,还配有互动的小游戏,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故形具而神生[6]。在设计海昏侯创意产品时,我们也可以将情感因素考虑进去,深入研究消费者的情感因素和心理诉求。例如,根据海昏侯的纹样设计出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如龙纹象征生命延续、祛病消灾、富贵安乐,象征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可以结合漆器纹样进行插画创作,并通过AR技术展现漆器纹样的动态故事,让观众沉浸式地了解漆器纹样的文化内涵。在视觉表现方面,可以将部分海昏侯纹样产品进行立体化展现,运用循环重复的动态效果,使观众置身于海昏侯的历史故事中,并可以观察到海昏侯纹样的细节,更好地理解传统工艺和故事背景。此外,海昏侯纹样设计也可用于科学技术项目《基于VR+虚拟人技术的海昏侯历史场景再现互动体验设计》。

三、交互类动态插画未来趋势

在如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已朝着多样化和高层次发展。海昏侯动态纹样插画的表现也越来越符合时代的发展,融入了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元素。动态插画不仅在审美上满足大众的感官需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可以结合声音、画面,与观众进行互动。数字媒体技术为越来越多的插画师提供了创作条件,使他们能够通过动态插画表达创意和情感,更直观地传递感情。

动态插画不仅具有艺术审美功能,还具备信息传播的功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郝伯特·西蒙教授认为:“信息的消费对象是受众的注意力。[7]”因此,动态插画的传播性也很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脑、iPad和手机,所以更多的插画形式通过平台展现,满足了当下传播信息速度快、互动性强的需求。

动态插画还带来了商业价值。品牌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优势,还需要在创意上下功夫,增加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从而提高点击率和关注度。

关于如何将海昏侯纹样应用于新媒体动态插画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国文化,还赋予其在当代世界的新意义。通过动态插画的多样化呈现,当卢纹样在广告、动画、游戏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AR技术的引入,也使得海昏侯纹样的历史得以全新方式呈现,让其既保留了历史文化底蕴,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创意。在新媒体和新观念的冲击下,插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形式和新语言。如何在新时代将海昏侯纹样融入动态插画,并赋予其新的表现方式,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杉.动态插画中视觉信息的多维化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24.

[2]李明媛.动态插画的视觉表现与应用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22.

[3]杨寒.动态插画语言的叙事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4.

[4]麦诗琪.数字化动态插画语言的叙事性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22.

[5]蔡琦,施展.新媒体背景下数字插画的优势及前瞻[J].中国报业,2024,(10):142-143.

[6]李雅雯.基于海昏侯文化的漆器主题文创产品设计[D].南昌大学,2022.

[7]林燕萍.海昏侯当卢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创新设计[J].西部皮革,2024,46(13):108-110.

基金项目:1.2024年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VR+虚拟人技术的海昏侯历史场景再现互动体验设计”(项目编号:GJJ2402709);2.2021年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im与深景技术结合海昏侯车马活态数字展示设计研究”(项目编号:GJJ212412)。

作者简介:李璐颖(1991-),女,江西南昌人,助教,从事数字媒体设计研究;郭莹莹(1994-),女,江西南昌人,讲师,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研究;谢冠宇(1994-),男,湖南衡阳人,助教,从事物流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