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4-12-16 00:00:00于廷益
中国新时代 2024年12期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乡村振兴的初心和使命。北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通过“百千工程”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广袤的田野上绽放光彩。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重视“三农”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执政关切。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浙江大地展开了“千万工程”的时代画卷。“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开启了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千万工程”是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就乡村振兴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更大成效,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形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

为此,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在更高水平上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发展。2018年,北京市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全市3200多个村庄现状普遍达到了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建成验收了美丽乡村2000余个,美丽乡村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9月,北京市启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即新一轮“百千工程”。1年来,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区两级齐心协力,紧密围绕“绿化美化清洁化、宜居宜业宜游”的工作要求,突出梯次推进、突出地域特色、突出示范创建,切实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风貌、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片区互联互通水平,培育了一批体现首善标准、展现首都特色、服务首都发展的样板村,引领带动首都乡村全面振兴。

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

这两年,北京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上,北京正在探索求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郊区乡村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蝶变。

山野苍翠,鸟语花香,艺术气息浓厚的林间小路,热闹的乡村市集……走进平谷区正在打造的全国首个“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南山村,犹如走进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悠然见南山”的真实场景。

几年前,这处市民休闲“打卡ztWYRjbCFeDZYsD9HYBPijUqJEXNcpLk1DUABHP+v5k=”热门地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像很多传统的山村一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外流,南山村也出现了大量的闲置用房和闲置资源资产。

而唤醒的方法,就是按照“平急两用”的理念重新改造南山村。这两年,南山村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入手,全面提升村庄的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急时”稳稳当当的保障基础。

在此过程中,南山村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在村子原有的布局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不仅在村口建设咖啡厅、餐厅、接待中心等供游客休憩的场所,而且对村内闲置的民房和集体土地进行流转改造,打造70户精品民宿和10套公共服务设施。另外,在山谷中打造星空主题的度假村落。如此,建设“平时”的高品质休闲综合体,吸引城市资源、人员来到乡村,形成“热热闹闹”的发展态势。

目前,村里30多家风格各异的精品民宿已经开业。“今年南山村已接待游客3万人次,相当于过去好几年的接待量。国庆节假期,民宿的入住率更是达到了86%。”南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孟超说。如今,南山村已成为北京市“百千工程”首批示范村,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

“欢迎大家来到助农直播间,今天的主打产品是鲜食玉米,它的口感是软糯香甜的,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在直播间小黄车直接下单。”2024年9月3日,由政府主导、村级合作社运营的“村播”基地在素有“长城脚下·四季花海”之称的延庆区四海镇揭牌成立。“村播”基地面向创客、主播及团队,引导主播到田间地头,销售延庆优质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宽敞明亮的直播间内,先进的设备一应俱全,灯光璀璨。四海镇各村的党支部书记、达人主播,纷纷开展直播带货助农活动,小小直播间里唱响乡村振兴“致富欢歌”。今年,四海镇抓住“数商兴农”契机,借力直播+短视频形式,统筹长城脚下、四季花海资源,以北京河海猪苓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将原南湾旅游咨询站改造成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成为四海镇的会客厅、“村播”基地和服务游客的“打卡”休闲公共空间。

2024年5月,平谷区峪口镇打造的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樱桃产业智能化设施集群——优山美地樱桃产业园,喜迎丰收,北京市民一年四季有樱桃吃成为现实。该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100亩,建设29万余平方米的高标准设施,涵盖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柔性设施温室等多种棚型,种植各类优良品种共计10余种。进入丰产期后,每年樱桃产量可达56万斤以上,经济收入2500万元。占地超800亩的平谷高效智能温室集群预计明年投产,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高效设施温室,总投资约13亿元,年产番茄超8000万吨。

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以“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创建为契机,构建花卉“培育+种植+文创”全产业链,从传统销售模式向多元化销售模式转化,不断提高“北郎中”品牌影响力。自开展创建以来,通过电商直播,花卉销售额增长35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90多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立足城市定位,把乡村振兴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来谋划推动,促进城乡功能互促、优势互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开创和美乡村新气象

“村美、路美、水美、院美”就是人们对农村人居环境的美好期待。

北京市“百千工程”围绕“绿化美化清洁化、宜居宜业宜游”,坚持“突出梯次推进,突出地域特色,突出示范创建”,做好“提升乡村风貌水平、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片区联通水平”,推动“多规合一”在村庄落地实施,建设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片区。

每年的旅游旺季,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游客就不断。白天,或在产业园里体验采摘与制作手工,或坐着小火车深度游;晚上,喝茶听曲。曾经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京郊知名的“网红村”。辛庄村作为第一批19个示范村之一,现在的“火热”正是得益于北京市“百千工程”的东风。

作为样本村,辛庄村里里外外、方方面面发生了明显变化。昔日尘土飞扬、垃圾遍地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错落有致的民居、绿意盎然的庭院,以及充满艺术气息的商业街区。街坊路、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实现绿化;原本散乱如同“蜘蛛网”的电线通过整治实现“隐身”;建成“零碳公园”,将“垃圾分类”升级到“减排降碳”。眼前的一切,都是“百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成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一项惠民生、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更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长远性发展工程。”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水感慨地说。自2016年起,辛庄村便自主开启了垃圾不落地、全村零污染的环保建设之路,村民们积极响应,迅速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从源头的净塑行动,到精细化的垃圾分类与处理,再到推广有机种植、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辛庄村逐渐构建起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

现在在辛庄村,回收与环保已成为村民们生活的常态,近九成的村庄住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每日产生的1.2吨垃圾中,有80%至90%都能得到有效回收利用。每周末,辛庄村都会举办“慢步辛庄-环保市集”活动,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采摘、绿色餐饮、学游体验等旅游资源有机串联起来,不仅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更为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延庆区井庄镇窑湾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和错落有致的居民楼。村内设施完备,小公园、停车场、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中心等,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在这里,老人在树荫下对弈,孩童们在一旁嬉戏,家长们守护在旁,整个村庄和谐温馨。

窑湾村村民李文娜感慨地回忆说:“5年前,我们窑湾村可不是这样。”曾经的窑湾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多有不便。随着“百千工程”的深入推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咱也住上了两层小楼,出门就是小花园,看咱村这环境,有山有水,好风光。”孩子们一放假就爱往村里跑,这已成为他们的一种假期习惯。

随着“百千工程”的推进,窑湾村焕发了勃勃生机。村里结合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产业,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窑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永启说:“这几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村民将自家的小院改造成了民宿,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去年启动的‘误入窑湾、乐语森林’文旅项目,打造北京首个以‘音乐森林’为主题的网红‘打卡’地,为村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如今的窑湾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花圃、绿地、果树点缀其间,郁郁葱葱,村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精品民宿的兴起,更是为村民带来了增收的新途径。窑湾村的多元业态融合,激活了乡村经济的活力,生态产业的兴起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成为井庄镇乃至全市乡村振兴的缩影。

永定河从群山而来,要流经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才开始进入北京平原地区。远山含黛,近水淙淙。这里环境恬静,民宿里的客人,悠闲地端着咖啡看千年古道遗迹,眼前常有松鼠、灰雀等小动物掠过。

柏油马路宽敞干净,两层小楼红瓦黄墙、整齐排列,连绵的墙画引人入胜……初来此地的游客很难想象,就在1年前,这个有着“京西古道第一村”美誉的村子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23年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北京地区亦遭遇暴雨山洪侵袭,永定河沿岸路基桥梁被冲毁,石墙瓦房成为残骸,村里200多栋小楼被几十厘米厚的淤泥覆盖。

该村将灾后重建与“百千工程”相结合,统筹农业农村、文旅、宣传等多方政策资源,迅速完成水峪嘴村恢复重建任务。1个多月的时间,全村清淤总量达到36万立方米,街道变干净了。3个月后,景区民宿完成修缮,达到运营标准。1年后,新植的树木鲜花已经生根发芽,迎来了欣赏古村和绝美秋色的游客。

现在,水峪嘴村原先的古道景区恢复了往年客流量,村里还新增了农耕文化体验园这一旅游业态。永定河畔,一座诗画乡村正在焕发新姿。

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活才能更美好。因地制宜推进绿色生态循环,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厚植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基底,满足村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需求、新期待,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幅村强、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已跃然呈现。

拓展增收致富新路径

秋日午后,延庆区四海镇西沟外村,一片树林下,西沟外村“第一书记”张玉春正精心喂养村里的“溜达鸡”。

“‘溜达鸡’肉质鲜美,市场售价高,养殖基地林下堆肥也有效地解决了鸡粪处理问题,并为周边农田提供肥料供应,回归林间,既可以防止草荒、病害虫,又可以肥土、养树,促进林木生长。”张玉春介绍道。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特色产业,西沟外村的林地成了村民增收“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张树平介绍,2024年西沟外村通过发展多元产业,已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增收2万余元。

西沟外村的红火日子,是北京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距离天安门28公里左右的丰台区王佐镇佃起村,种植着上百亩水稻。这里地势低洼,有多条河流经过,清代时就有种植水稻的历史,曾被誉为“北方的鱼米之乡”。

2020年起,佃起村流转了300多亩闲置土地,打造起一座以水稻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稻田里的“稻田画”让佃起成了网红村,农园的“一分田”以托管形式租给市民种瓜种菜,受到城里人青睐。

“刚开始,不少村民担心失去土地,牵扯到吃饭、养老等诸多问题,有畏难情绪。”佃起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汉生说,村集体研究后决定,为村民提供全年的口粮,愿意在村就业的安排就业,不愿意的给予补贴,确权确利,保证村民待遇。

“如今农园带动了5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生产方式和观念转变了,对农村发展更有信心了。”佃起村休闲农业园负责人梁立柱说。

2021年,北京市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本市农民增收若干措施》,提出多渠道推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持续做好农民培训,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人才、金融支持,推动就业农村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保险等20条举措。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稳步提高。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左右。

“真没想到,在外面打工十几年,50多岁了我还能回到村里上班,工资不低,还有五险一金,也不耽误照顾老人。”门头沟区炭厂村村民陈永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48岁的陈永利初中毕业后曾在村里的矿上打工,10多年前煤矿关闭之后他跟dt6Uk6nqNOduyVPE/4+E409H2q9FBo8l5vEMyANHpDE=很多工友一样只能离开村子去城里打工。这些年住在村里的父母岁数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陈永利想回村却担心没活儿干,以后自己的生计也是问题。

近年来,炭厂村发展绿色经济,挖掘红色资源,建起了旅游景区,村里的经济发展日渐向好。村委就业保障委员了解到陈永利的情况后,帮助他成为了村里的一名护林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在北京,像陈永利这样希望返乡就业增收的农民不在少数,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北京扭住农民收入这个关键点不放松,带头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持续探索符合北京特点的农民增收致富之路,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走实农业提质新路子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在大兴区庞各庄镇北京好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一个个饱满圆润的小西瓜吊挂在藤蔓上,长势喜人。“这是秋茬‘京美2K’,种了2个棚,已经陆续上市了。”合作社负责人谢政江说。

谢政江是庞各庄镇有名的种植大户。5年前,他参加培训,看到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早熟小型西瓜品种“京美2K”,随即开始试种,此后连种了5年。“口感脆嫩,糖度高,适合采摘和小家庭食用,比起种植大西瓜,每个棚平均收入多了1万多元。”谢政江说。

在农业农村部推介的“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中,“京美2K”是唯一入选的西瓜品种。“‘京美2K’在全国推广超过200万亩,平均亩产值达1.5万元,瓜农切实享受到新品种转化的红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许勇介绍。

在怀柔区九渡河镇北京鲟龙种业有限公司的室外塘里,一群黑色小鱼正在自由游弋。“这是鲟鱼种苗,该场是‘京龙1号’选育合作企业,能够一年四季生产鲟鱼种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红霞介绍。

杂交鲟“京龙1号”是我国第一个国审肉用鲟鱼新品种,也是北京市独立选育第一个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鱼类选育新品种,2023年入选北京市主导品种。同时,杂交鲟“京龙1号”及其配套养殖技术还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水产类主推技术。

如今,北京鲟鱼“游”到了全国。据统计,全国80%以上的鲟鱼苗种来自北京。近3年,北京共示范推广超过1.5亿尾杂交鲟,新增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

在延庆区延庆镇广积屯村茂源广发种植基地的瓜棚,又一批顶花带刺的优质黄瓜成熟上市。农户们顺着瓜藤采摘黄瓜,打包装进泡沫箱里,丰收的喜悦“甜”到了农户心头。

在新建成的黄瓜棚里,科技温室智能管控设备成为大棚的“智慧大脑”。通过操作面板,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就能得到精确控制,为黄瓜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实现了自动灌溉和施肥,既节约水资源、提高肥效,又大幅提升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咱们的日光温室,白天吸收热量、夜间释放热量,顶部还安装了保温棉被,即使是在室外零下15摄氏度的寒冬,依然能确保蔬菜正常生产。这使我们大大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目前,基地新建大棚20栋,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种植基地负责人韩永茂表示。

位于平谷区东樊各庄村的旱稻“博士农场”迎来丰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朱作峰带着博士生和硕士生在这里试种了10多个旱稻品种。

“我们希望叫它‘北京旱稻’。”朱作峰说,过去我们有种子却没有土地,与企业合作推广科技成果时,企业有时不能对最新科研成果快速做出反应。现在政府牵头流转土地、配套服务,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就地转化,提高了效率。

朱作峰的旱稻农场是平谷区首批落地的40余个“博士农场”之一。这里正在打造“农业中关村”,期望以先行先试的政策,促使首都的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形成创新生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发展。

“我们一个村就有40名高科技人才帮扶,都是顶尖农业院校的院士、博士和硕士。”东樊各庄村党总支书记王玉奇说。

旱稻等“博士农场”占用的浅山地以前种玉米,一亩收入不到1000元,村民年人均股份分红300来元。这几年,东樊各庄村借助政策扶农、科技富农,打造“东樊贡椿”品牌,推出贡椿文化节等,2021年,村民在村务工收入+福利+分红一年近3000元,村民们尝到了甜头。

东樊各庄村是北京市发展科技农业的一个缩影。用科技做“牵引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的是让农民得到实惠。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同比增长7.5%,快于城镇居民2个百分点。

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国家级种业研发机构和高端种业创新人才,通过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

新农人激活振兴新引擎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首都,北京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然而在郊区,农村人口外流、乡村人才匮乏的现象普遍存在。首都乡村振兴,需要在吸引人才资源城乡双向流动上下功夫。

自2022年起,北京市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连续5年培育与首都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头雁”,加强乡村人才带头人培育。如今,在京郊已有一大批高知、高产、高效的“新农人”,他们在乡村或创办企业,或成立合作社,或注册家庭农场,为北京现代农业不断增添新主体。同时,他们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着首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京郊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

“作为‘头雁’,我们有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还从资金项目、表彰推荐、人才认定、技术信息等方面获得了支持与保障。”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思鹏介绍。李思鹏是首批100名“头雁”之一,自培训后,他一直在不断摸索如何在“链”上精深加工,让土特产品变潮流商品。目前,合作社每年销售板栗2000余吨,近5年内累计带动栗农额外增收1000余万元。

两年来,京郊“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格局已显现。2023年,“头雁”学员11人获国家级荣誉、86人获市级荣誉,扩大种植(社会化服务)面积100余万亩,新增带动农户6872户,新增就业岗位492个,经营收入较2022年增加超过1亿元。

不只如此,北京市还致力于推进层次多元的人才梯队建设与人才矩阵打造,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自2015年以来,连续9年举办乡村振兴人才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活动暨农村创业大赛,共资助107个郊区涉农创业项目;组织精准实施万名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超过1万人次。

“我想成为城市到乡村的造梦者。”洋溢青春活力的李一方,在2018年带领四位海归女硕士组成的创业团队,来到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与村民携手创建飞鸟与鸣虫农场,开始了她向阳而生的梦想生活。

与一般的乡村农场不同,李一方在农场的设计和建设上遵循国际先进的朴门农业设计理念,使用太阳能光伏作为农场主要能源,坚持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减量回收和堆肥,是北京首家以食农教育为核心的有机农场,并在努力成为全国首家碳中和农场。

天然酵母窑烤面包为核心的美食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食物与农业教育活动,利用果树间空隙土地建设的露营帐篷住宿……在这个占地50来亩的小农场之中,一二三产实现了有机融合。

为了鼓励像李一方这样的“新农人”下乡创业,多年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持续举办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优秀创业项目、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项目。2021年8月,李一方在北京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中获评乡村振兴人才优秀创业项目,获得10万元现金资助。她还被评为“2021年度北京市休闲农业十大杰出创业女庄主”。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出台的《北京市乡村振兴产业综合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创新推出支持新主体政策措施,支持一批新农人领办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重点支持新主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发展土特产、新食品加工、休闲农业、低碳农业、智慧农业、电商直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田洋是密云区“印象”民宿的经营者,毕业后返乡创业,10多年间,他将“印象”精品民宿系列发展成集山地露营、研学旅游、户外运动、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文旅产业项目,覆盖多个乡村,圆了创业梦想。创业初期,他用拼凑来的启动资金创立了“印象”乡村客栈,走遍了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的运营经验,把“印象”民宿打造成环境精致、服务精细、氛围精心的乡村客栈。

在实践中,田洋采取“企业+村集体”的模式,由村集体整合村内闲置资源,统一和“印象”品牌签订合同,企业将经营流水的30%给村集体作为收益,在装修改造期间和经营不理想的年份,给村集体每年每户2.5万元保底金,并按每年5%递增,充分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同时,坚持用本地工、用本村人,仅民宿的10余名村民,每人每年支付工资4.6万元,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如今在京郊,新农人不断涌现,积极发挥着“联得紧、带得稳”的联农带农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生态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带着京郊农民一起发展新产业,共奔致富路。

粮田广袤彰显田园风光,山川乡村独具地域风貌,传统村落焕发新生魅力……和美乡村的北京表达日渐鲜明,和美乡村的北京特色愈发绚丽多彩。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乡村振兴的初心和使命。北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通过“百千工程”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广袤的田野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