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父亲打来电话,嘱咐我在“双十一”那天到网上购买一床被子。父亲告诉我,电视上的某明星介绍,刚刚上市的太空被子重量不到4斤,盖在身上没有挤压感,哪怕冬天气温再低,盖一床被子就足够了。而且现在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大让利派送活动,价格便宜得惊人,只需要288元。
我有些犹豫,还未来得及解释,父亲就来了一句,还不到300元,在农村缝制一床好的被子也要这个价钱,让我不要有疑虑。听到父亲一个劲地劝说,我答应了网购被子的事情。
父母年纪大了,想要用上舒适保暖的被子,作为子女必须尽力办好。我放下电话,总觉得不对劲,担心父亲跌入名人代言推销商品的陷阱中。我与妹妹在电话里谈起这件事,她说父亲已经几次购买明星推荐的商品,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噱头大于内容、性价比低等问题,有的放在家里闲置近半年了,父亲却不以为然。
妹妹还告诉我,父亲前不久放着从药店购买的活血膏药不用,让外甥陪着他看广告。父亲按照明星推介的偏vS5r8uqiD0QNltat8MvldA==方膏药联系方式购买了两盒。父亲敷用几天,没有明星说得那么好,又与厂家联系。厂家解释至少需要使用一个疗程才有效果,父亲沉默了。
母亲经常提起外甥女花几千元给父亲购买一台缓解腿部疼痛理疗仪器的事情,一个冬天每天按时理疗两次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把仪器扔掉了。
父亲是一名忠实的电视观众,除了外出干活和睡觉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电视,一个晚上选定的电视频道就不会调换,每天观看了不少购物、治病、保健方面的广告,容易轻信商家的宣传噱头和低价诱惑。
近年来,各类明星代言促销广告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可谓乱象丛生,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他们在广告中对商品进行夸大宣传,以医生、专家、患者、公众人物等形象做疗效证明。他们甚至以祖传秘方为幌子,吹嘘自己是蒙医、藏医或老中医,受先人传授秘方,医好患者无数。尽管一些商家承诺“免费试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但是在实际交易后,商家往往对消费者的退换货要求以各种理由推诿,最终不了了之。
在网购时代,商家邀请明星为自己带货本无可厚非。但是,少部分不良商家将明星代言作为敛财诈骗的手段,用明星的声誉为其商品背书,打着“免费”“低价”“赠送”等利益诱饵推广劣质商品,在短时间内迅速收获销量和人气,扩大销售业绩,清理库存商品。相比普通人,明星的社会影响力更大,有的明星没有体验过相关商品和服务就言之凿凿、倾力推荐,让代言广告沦为“刷脸拿钱”的荒唐交易,成为不法商家的吹鼓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在被各种广告、社交媒体和消费趋势所包围。商家用尽各种手段,试图说服人们购买最新的商品,体验最热门的服务。作为消费者,面对明星代言的商品,应该抛开那些动人的故事和精美的画面,对广告说辞分析思考一番,到底说的是不是事实,有没有逻辑的错误,毕竟明星名气和商品质量之间并不能画等号。消费者应擦亮双眼,把注意力放到商品上,以更理性、更智慧、更审慎的消费行为,享受美好生活。
明星,应该本着对自己、对观众负责的态度,坚守合规底线进行代言。相关部门要通过夯实明星的代言责任,依法整治明星商业广告代言各类违法行为,使明星更加敬畏法律,在促进消费升级、活跃市场经济、引领良好风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