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助力初中美术教学的探讨

2024-12-14 00:00郑剑勇
考试周刊 2024年43期

作者简介:郑剑勇(1970~),男,汉族,福建南平人,福建省南平市建溪学校,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摘 要:在当前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背景下,教育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尤其在信息技术2.0时代,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建立起技术与信息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信息技术助力教育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教育的进步。信息技术2.0时代,教师经过了网络研修,信息应用技术显著提升,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互动,促使学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感受与体会,对美术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围绕美术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全面优化教学设计,更好发挥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使学生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2.0;初中阶段;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3-0141-04

在现代化背景下,教育已经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进行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福建地区开始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进而形成了信息技术2.0,促使教育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我国一直都在进行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当前教育已经实现了手段的科技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化以及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初中美术教师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联系到一起,为学生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实现微课设计,丰富学生学习视野,使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保证整个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果。

一、 信息技术2.0时代背景以及内涵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后,一直强调平衡且充分的发展。然而,体现在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美好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教育现代化转型,同时也提升广大群众对教育服务满意程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办好网络教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福建省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程,促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推动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因,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影响教育数字化进程推进的关键因素。因此,福建地区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培训中,一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主动更新理念、提高技能,切实把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职责履行到位。二要自我完善,主动学习,利用集中培训的机会开展交流研讨,共同进步。三要知行合一,活学活用,将培训所学运用于数字化转型实践,为初中美术数字化转型工作贡献力量。

在培训以及网络研学过程中,剖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以及数字化如何引领在线教育教学变革。培训内容丰富,授课教师通过生动的课件讲授、翔实的案例解析,分别围绕智慧校园建设、技术支持的测验工具、微课设计与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等多个主题,为参训学员带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实且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信息技术培训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培训会的交流环节中,参训人员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并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参训学员表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收获颇丰,对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 信息技术2.0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技术2.0时代,教师应当围绕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发散性思维这一核心,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呈现出智慧化与信息化特点。微课、多媒体技术是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各种先进技术进行灵活运用,会使教学更加具有活力,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所具有的乐趣,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提升整个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在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文化课程的教学上,并没有认识到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是进行理论性知识的灌输,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并且传授学生对应的绘画技巧。在完成基础部分的教学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的时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较为被动,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缺少对美术作品的深入鉴赏以及研究,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而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美术课堂中,将美术知识通过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形式进行呈现,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因此,在信息技术2.0时代,美术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提升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节省教学示范时间,提升教学效率

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以及艺术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以及方法。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基本通过板书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并且不同的美术作品创作风格以及流派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需要运用不同的工具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学方面的成本。比如,在中国传统写意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依靠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不但找到合适的美术工具,还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音频、图片、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可以借助先进技术将绘画运用到的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弥补在教学工具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术以及方法。

(三)丰富教育载体,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激发教学活力,重新构建教学流程,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将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课程组织模式的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智能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适度引入和创新应用,使得不同空间维度的信息可以无缝连接在一起,构成全新的课程变现形态。通过人工智能、5G移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可以使人、设备、数据和知识实现互联互通,逐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内在潜质,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通过远程教育等在线教育的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学生终身学习,进而构建起“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数字教材的智能交互性使得单科分立的教学内容变为多学科整合的数字教学资源,能够培养更多创新型艺术人才。

三、 信息技术2.0助力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翻转课堂,拓展学习空间

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课前学习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在这一教学模式下,课内外教学时间将会发生转变,可促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以往教师安排被动学习转变为自己主动探索、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一部分教学任务放在课堂上,促使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带着自己在自主预习遇到的问题进行学习,使整个教学更加高效,这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也有一定积极影响。

例如,在教学《色彩的魅力》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翻转课堂。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类比色、对比色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色彩表现力,领悟到色彩在搭配方面所蕴藏的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鉴赏,围绕色彩的搭配规律进行色彩创作,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源,并且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为学生介绍色相环等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了使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微课视频的时间应当控制在3到5分钟,将知识点精简传输给学生。通过微课、教材的浏览,学生将会对知识产生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识,进而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显著提升整个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为了掌握目前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设置对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搭配不同色彩作品,并且与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困境开展教学,使整个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显著提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我学习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学习也更加高效。

(二)构建良好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驱动初中阶段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手段,只有学生对初中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热情,才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生动且形象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对静态的美术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特色的美术文化,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认识与了解。而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化素养比较差,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了解比较少,如果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产生短暂的记忆,无法真正掌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将少数民族建筑、服饰、头饰等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包括藏族的唐卡、新疆的艾德莱丝绸以及云南白族民居以及客家族土楼等,使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下产生深刻的印象,了解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在完成教学后,教师还可以将课堂上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发送到班级群内,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全面梳理,保证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到心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落实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当规划好教学内容,通过线上平台,促使班级内学生资源共享,学生自主进行知识获取,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以及自我能力的展示,助力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三)实现图像识读,锻炼学生鉴赏能力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图像识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图像识读主要就是对学生解读、识别视觉符号能力的培养,包括美术作品以及图形相关的内容。通过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像识读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鉴赏与分析美术作品,显著提升艺术素养。

例如,在教学《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题材的中国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并且总结出不同中国画具备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科学有效锻炼。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地拓展与延伸,为学生介绍美术作品的资料。比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步辇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介绍其中的背景资料,保证学生能够产生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实现对作品内容以及题材的深入分析。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所具有的缩放以及移动功能,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不断放大,使学生更好掌握作品结构以及细节方面,包括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手势等,领悟作者在其中寄托的情感,促使学生深入讨论与分析,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发表出来,对于疑惑的点,教师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最终得出一个统一答案。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把握学生讨论以及学习的方向,促使班级内所学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互相协作与配合的过程中,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 结论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初中美术教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与手段,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以及学习情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美术学习所具有的乐趣,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展开教学时,也应该基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水平以及真实能力展开合理教学规划,引入信息化技术,规划好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融,王晓玲.博物馆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路径探析——以新疆博物馆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3(18):172-174.

[2]宋佳洁.借鉴迁移理论,提升美术“设计·应用”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23(27):11-13.

[3]徐春梅.“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以“弘扬真善美”为例[J].新课程,2023(17):37-39.

[4]赵明胜.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融合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3(36):146-150.

[5]潘春燕.支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以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剪纸”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3(15):163-165.

[6]胡芳.新课标背景下综合材料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16):182-184.

[7]张雪琴.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色粉画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二十八),2023:25-26.

[8]赖丽梅.“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