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退潮之后,显露出的沙滩犹如沙漠一样空阔,然而,就在这平坦无奇的沙漠里,却是一个充满旺盛生命的世界,融着海水的细沙里埋藏着亿万个蛤蜊——白亮的,黝黑的,橙黄的,淡灰的,仿佛五光十色的珍珠。
在滩涂动物家属里,最老实的动物就是蛤蜊,因为残酷而仁慈的造物主没有为蛤蜊设计腿脚,但给了它两扇坚硬的保护壳,所以蛤蜊尽管无可奈何,但大多数时间可以高枕无忧地躲在里面睡大觉。蛤蜊的饮食没有高级的菜肴,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只是默默地啃食泥沙里的营养。然而,蛤蜊的肉实在是太肥美了,而且又是这样的老实温顺,没有丁点儿的反抗,所以自然就会招来无数天敌。
首先是一种名叫“海钻儿”的海鸟,长矛一样细长的尖嘴,完全像一根细长的钻头,能往沙滩里钻,所以得其名。海钻儿像用探雷器探测地雷一样,细长的尖嘴频繁地敲打着沙滩,它是在寻找肉嫩壳薄个头小的蛤蜊。只要发现了小蛤蜊的存在,它们立即就凶相毕露,将尖嘴狠狠地插进沙滩里,叼住小蛤蜊,向上一拔,咕噜一声,将小蛤蜊连壳带肉地吞下腹中。
大海退潮受日月的吸引,每天都往后延迟,然而,海钻儿就像是个会计算潮流的渔夫,每天也是延迟相应时间飞到海边。涨潮时,没有人知道这些家伙在哪儿,可只要退潮的时间一到,像从沙滩里钻出来似的,你准会看到海钻儿的身影。
问题是蛤蜊的天敌多着呐,相比之下,“海钻儿”算是最弱的“小毛贼”!厉害的敌手很快就来了。
随着一阵野猫一样的“嗷嗷”叫声,一群身姿矫健的海猫子扑向蛤蜊滩。海猫子学名叫海鸥,是蛤蜊的杀手。
海猫子比海钻儿体健身灵,数量比海钻儿多得多,一群群在沙滩上盘旋迂回,突然就出其不意,“刷”地俯冲下来,在沙滩上狠啄一通,瞬间“刷”地又飞起来。但这时每只海猫子的嘴里都衔着一个蛤蜊。它们与海钻儿相反,专挑大个头蛤蜊,因为它们聪明绝顶,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吃到这肥美的蛤蜊肉。叼着死死关闭硬壳的蛤蜊,海鸥一直飞到全是岩石硬地的上空,张开嘴,蛤蜊直线跌落,“啪”的一声摔在岩石上,坚硬的壳立即粉碎,白嫩的肉体溢出。海猫子箭一样飞下来,啄食那些还在蠕动的蛤蜊肉。
犹如一场战争,进攻的号角一次又一次吹响,更厉害的天敌接踵而至:野鸭大军。这支队伍远比海钻儿和海猫子有组织有纪律,也更有战斗力。
一排健壮的雄鸭在前头开路,强有力的翅膀在空气中卷起一股强大的气流,以铺天盖地之势,压向蛤蜊滩。一旦落到沙滩,野鸭子们立即大显身手,将坚硬的扁嘴“嚓”的一声插进沙滩里,与此同时,宽大的脚掌在身后狠命地、交替地蹬着地面,整个鸭身就像一架推土机似的推进。圆圆的蛤蜊一个接一个地被活生生地吞下去,在灼热的胃酸里被迅速溶解。
此时,应该承认,在毫无抵抗力的情况下,庞大的数量就是一种安全。蛤蜊们更加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并非团结友爱,而是指望着一种幸运式的保护。应该说,蛤蜊的繁殖力相当顽强,这些沉默无语的家伙,个个都是恋爱冠军,在极度的恐惧中拼了命地娶亲生崽。你杀我一千, 我就生出两千;蛤蜊们甚至认定它们是打不倒、杀不光的英雄。
蛤蜊们却没有想到,还有一种比天敌还天敌的杀手,那就是人类。人类比海钻儿,比海猫子,比野鸭子凶狠和智慧万倍。人类捕捉蛤蜊的工具灵巧而科学,顶得上所有天敌捕捉功能总和的数千万倍。
在辽东半岛的黄海边上,有一个巨大的蛤蜊滩,至少有千百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沙滩下埋藏着亿万万个蛤蜊,被世界海洋学家称为“亚洲蛤蜊仓库”。因此,千百年来,这里的蛤蜊为人类、鸟类和动物们提供着丰富的营养。但是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人们拥上蛤蜊滩。大货车,面包车,小轿车,拖拉机,全都轰隆隆地开到海滩边。等大海退潮了,广阔的沙滩袒露出营养丰富的胸膛。迫不及待的人群此时也像潮水涌动,一刹那,黑压压的赶海大军开进蛤蜊滩。锋利的铁钩、铁锹、铁铲,挥汗如雨地刨着挖着。
平展的蛤蜊滩上全是被翻出来的黑沙土,犹如一个巨大的动物被千百万把刀剐开,五脏六腑全都翻在外面,惨不忍睹。但聪明的人类并不满足,他们竟然以最快的速度发明了挖蛤蜊机械铲,一辆像坦克的东西开进蛤蜊滩,一排大钢齿雄壮有力地插进沙滩里,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达吼叫,平坦的沙滩立即被开膛破肚,成百上千个蛤蜊在钢齿上翻滚。
幸运的是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大海开始涨潮了,白色浪花犹如厚厚的棉被,渐渐将千疮百孔的蛤蜊滩遮盖严实。然而,大海也不得不按照自然规律,涨潮退潮。退潮时浪涛再一次将柔软的胸膛袒露无遗。赶海大军又一次所向无敌地开进来。成千上万吨的蛤蜊被挖出来,装进筐子里、箱子里,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里,送到人类的酒店餐馆、食品加工厂和千万家的厨房。
突然的一个早晨,太阳还是像昨天一样升起,大海还像昨天一样退潮,但赶海大军却渐渐停止了运动。人们互相惊慌地望着,这是怎么回事?偌大的蛤蜊滩上竟然见不到一个蛤蜊,连最小最小的蛤蜊崽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终于有人发现,在一片死色的沙滩上,成千上万个蛤蜊喘气的孔儿,全部封闭了!其实人类只是看到一个悲凉的表象,他们看不到,此时一个悲壮的场面在万顷碧波下面展开。
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蛤蜊,正扶老携幼,挤挤挨挨,把两扇壳支在沙滩上,用软嫩的肉体触摸沙土,艰难地向前蠕动。整个大海底下,一片白茫茫的蛤蜊大军,朝着一个方向,迈着一个节奏,仿佛有神灵的指挥,向深深的大海隐去。这就是令科学家至今都惊诧的现象:蛤蜊搬家。
当然,科学家们并不胡乱地恐惧,他们开始严肃地研究,千千万万个没有听觉、没有视觉、没有腿脚的蛤蜊,怎么会在统一的时间,朝统一的目标逃命呢?但靠海吃饭的渔人们却惊恐万分,认定这是上天神灵的惩罚,于是他们跪在沙滩上向苍天祈祷:蛤蜊回家来了!蛤蜊回家来了!
在当今的现代化世界,在人类已经踏上月球并朝着火星前进的高科技时代,这个令人惊恐的神话传说,竟然一次又一次显现……
(摘自《海的味道》,百花文艺出版社,本刊有删节,宫可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