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标题、正文的检索共计7648条,其中有关“慈善”标题的检索共计721条,内容可谓十分丰富。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的报道为视域,梳理我国关于“慈善”报道重点的演变,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20世纪50—70年代:批判、谴责为主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专题报道共9篇,主题集中在批判、谴责方面。在这9篇报道中,有8篇都是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假慈善”的。如1950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美国在中国办学校、开医院、举办各种慈善事业是不是“好事”?》的报道,认为美国在中国进行的传教、教育及慈善等行为,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侵略和对中国人民的麻醉,从而实现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侵略。类似的报道还有1959年11月13日刊登的《在“慈善”的幌子下》,1961年4月2日刊登的《美国的“慈善”事业》等多篇文章。
之所以这一时期的“慈善”报道均以批判、谴责为主旨,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苏共阵营。在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下,美国为了实现其“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称霸全球”的战略目的,对中国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同时继续实行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收复台湾之际, 悍然介入朝鲜内战, 一方面攻击三八线以南的朝鲜人民军部队, 支持南朝鲜军作战, 威胁中国的东北边疆;另一方面命令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在台湾地区持续做出挑衅行为。1960 年, 美国又发动越南战争, 严重威胁到中国西南方向。中美关系在此情况下异常尖锐、持续恶化,故《人民日报》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自然“揭露本质、批判恶行”。并且,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旧思想影响,人们对慈善的理解缺乏客观理性的认知, 认为慈善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社会主义国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搞慈善事业。故而20 世纪50—70 年代, 受中美对峙及旧思想的影响,《人民日报》对慈善的报道多持否定、批判的态度。
20 世纪80—90 年代:为慈善正名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人民日报》对慈善相关问题的报道数量有一定增长。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到90 年代止,按照标题检索,共检索出报道88 篇,主题集中为:对慈善的看法改观,为慈善正名。
一、为慈善正名
1994 年2 月24 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为慈善正名》的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慈善一直被认为是来自资产阶级的洪水猛兽,用来腐蚀、瓦解人民群众革命斗志,故而人们对其“避之犹恐不及,谈‘慈善’而色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的风气。加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这种社会风气又与享乐主义、崇尚金钱联系在一起,不断发生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事情,见死不救的情况也频频出现,更有甚者对救死扶伤的人进行刻意谩骂讽刺。但是人并不是冷血动物,“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主义道德观正是以关心、帮助他人为主要特征的。故而在这个层面上,社会主义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慈善事业。
随着对于慈善的看法逐渐转变,各类官方性、半官方性及私人的慈善机构或慈善活动相继涌现。1994 年成立了中华慈善总会,该组织是经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也是中国规模较大的慈善组织之一。成立之后,《人民日报》特意发表报道招收创始会员。1995 年1 月21 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爱满申城——上海举办新年慈善义演义赛》的报道,通过义演义赛,在展示上海慈善救助活动一年来成果的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新年献爱心”。与此同时,还有个人慈善行为,如1997 年12 月26 日,《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题为《黄新春的慈善事业》的文章赞扬了优秀共产党员黄新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建厂办企业之余,依旧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为群众慈善事业操劳的善行义举。
原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崔乃夫曾谈到自己对中国慈善事业的看法。他认为,由于意识形态等诸多原因,中国慈善事业停滞了40 年之久,而今重新建立,其首要任务是“培养慈善意识,互换道德,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道德规范”。此后,《人民日报》相继报道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主的各项慈善活动,如《中华慈善总会启动孤残儿康复项目》《中华慈善总会汇丰慈善基金设立》《中华慈善总会为地震灾区捐赠物资》等。
二、接受海外慈善援助
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对慈善的报道不再集中于揭露帝国主义慈善的本质,而是逐渐以另一视角报道西方人及海外机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援助。如1984 年6 月29 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法国人阿兰·谢驾车慈善筹款》的报道,主要内容为法国人阿兰·谢为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筹集善款6 万余港元,并为香港儿童福利机构筹集善款。再如,1992 年12 月6 日报道的美国医疗援助协会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向中国捐赠560 万美元物资的事情。
通过对《人民日报》报道的剖析能直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关于慈善政策的转变。由“批判慈善”转为替慈善“正名”,恰恰反映出党对慈善态度的变化,即不再将其当做“洪水猛兽”,而是要利用慈善,让慈善为社会主义服务。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人民日报》以“ 对‘ 慈善’改观、为‘慈善’正名”为主题的报道层出不穷,出现该局面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行。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但相伴随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弱势群体数量相应增加等社会现象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党和国家需要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故而在20 世纪80—90 年代, 为了更好地使慈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1994 年2 月12 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慈善正名》,提出“社会主义需要自己的慈善事业,需要自己的慈善家”。
2000年初至2009年底: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21世纪前10年,《人民日报》对慈善相关问题的报道进入稳步增长阶段。从2000年初到2009年底,标题检索共检出报道197篇,主题集中为:官方慈善持续发力,民间慈善迅猛发展。
2000年1月1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新世纪我国慈善事业大有可为》的报道中,明确了21世纪我国慈善机构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即机构的多元化、财政的多元化以及服务的多元化。其中在机构组织形式上,由当前阶段以政府机构为主要依靠,逐渐演变为“以独立的民营慈善团体为主体,辅之以附属于某些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建立的慈善组织”,以期为慈善事业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一、官方慈善持续发力
在对官方慈善机构报道方面,中华慈善总会作为国内官方慈善事业的最大机构之一,《人民日报》对其慈善事迹的报道呈不间断持续输出状态。主要内容涉及中华慈善总会向各灾区捐款捐物、成立各种慈善帮扶基金,同时与民间慈善携手助推慈善事业的发展。如2001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华慈善总会募捐救助内蒙古灾区》,2001年2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华慈善总会赴新疆灾区发放钱物》,200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慈善总会设立儿童白血病基金》,2004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华慈善总会筹款援孤》等。这一时期,中华慈善总会在灾区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之间架起桥梁,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奉献爱心、捐款捐物;而中华慈善总会将这些分散的物资集中起来运往灾区进行捐助。中华慈善总会不仅对中国国内的灾区进行援助,同时,也派代表团赴国外灾区进行慰问。2005年2月8日,《人民日报》刊文《中国慈善代表团赴印尼灾区慰问灾民》,这是中华慈善总会首次派代表团到世界其他受灾国提供民间慈善援助。
二、报道民间慈善组织
除了对官方慈善机构的工作开展宣传,《人民日报》这一时期还对民间慈善组织进行了报道。如2006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晋江慈善爱,浓浓民本味》的报道,其中提到了全国首家县级民间慈善总会的设立,即于2002年12月在福建晋江成立的慈善机构。该机构的重要职位均由出资的民营企业家担当。随着这一民间慈善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晋江市政府也逐渐将该会的慈善活动与政府的社会保障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为贫困民众带来温暖。
三、关注公众人物慈善行为
这一时期,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私人慈善”逐渐兴起。《人民日报》开始出现对公众人物慈善行为的报道。例如,2004年6月22日刊发的《龙的传人,播撒爱心》,报道了国际著名影星成龙对于慈善的贡献:成龙在拍电影这个主业之余,也一直在世界各地为慈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文章提到,在2004年5月18日“第三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上,成龙以个人名义向中国儿童基金会专项基金捐赠200万元人民币,该基金用于救治贫困地区的弱势儿童。而成龙也是华人明星中捐赠额度最高的。除了“名人慈善”,《人民日报》2007年3月21日报道的题为《“草根慈善”走进视野》的文章还提到一个新名词,即“草根慈善”。顾名思义,这是由普通人发起的自下而上的慈善方式,受助人更明确、效果也更直接。
21世纪之初,随着新型传播方式的不断发展,公众人物效应逐渐显现。对文艺界突出人物的慈善行为进行报道,一方面能凸显该公众人物的慈善公益心理,另一方面也能吸引眼球,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下层百姓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度。此一阶段,我国慈善事业逐渐进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多方协作”的发展阶段。
在慈善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除了对于慈善事业正面的报道,《人民日报》也逐渐关注慈善事业兴盛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2005年6月24日,《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慈善事业五大问题待破解》的文章,文章提到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慈善机构募捐能力较弱,组织和机构数量少,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不够突出,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等等。2006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加快慈善立法步伐》的文章,着重强调我国慈善事业的立法问题。文章指出:我国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已无法满足当前慈善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缺乏用于规范公益机构实体的条款,另一方面,在慈善融资方面也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扫清慈善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成为下一阶段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只有解决问题、破除桎梏,才能行稳致远。
2010 年初至2023 年底:“法治慈善”新阶段
2010 年至2023 年,《人民日报》以“慈善”为标题的报道共检出427 篇。由此可以看出,报道的数量方面出现了激增。同时《人民日报》对慈善相关问题报道的重点也进入新阶段,即“慈善立法”。
2010 年2 月10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慈善事业告别“法律真空”( 调查)》的报道,其中提到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慈善法规,即《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开创了我国慈善事业地方立法的先河。在《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中首次对慈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如慈善组织、慈善活动、慈善募捐等。在此基础上该《条例》还对慈善组织的内部运行进行了明确规范,包括活动范围、财务管理、信息发布及组织终止后的财产清查等。
接着,经过各地的不断努力和各界慈善爱心人士的呼吁,关于慈善的全国性法律出台。2016 年3 月21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慈善事业进入法治化时代》的文章,文章提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2016 年3 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慈善立法从2005 年启动以来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这是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一次典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顺利通过,也标志着中国慈善事业正式开启法治化时代。
同时,2010 年元旦以来,《人民日报》所报道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新要求。2011 年6 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文章,提到:慈善事业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匹配的,所以想要推动新时期中国社会慈善的发展,就必须率先加强中国特色慈善理论的研究,在我国慈善事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理念,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遵循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中国慈善理论体系,使扶贫济困、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社会大众的道德价值取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2013 年7 月3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慈善事业应成社会稳定器》的文章,其中提到目前我国平民慈善社会体制尚未完全形成,是由于民众对现代慈善缺乏基本了解,甚至依旧完全以传统慈善的观点来品评现代慈善。尽管如此,我国慈善事业已呈现出较为健康的发展趋势,现代慈善在社会生活中愈来愈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功效,承担着提升社会文明、凝聚道德的积极功能。
二是新趋向。2013 年11 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慈善募捐,云南官退民进》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慈善发展的新趋向,即“官退民进”,以及云南省出台的《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加快推进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建议》,其中强调政府会在未来发展中逐步退出公益慈善募捐市场,除了重特大灾害,政府将不再参与社会募捐的实际运行。这样就使得社会组织要承接社会慈善募捐的全部事宜,而政府将更多地关注监管体系建设,譬如完善社会公众投诉举报机制等。
三是新途径。2015 年1 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网络搭台——让慈善好玩起来》的文章,提到了“网络慈善”。“网络慈善”这种平台式的慈善方式,现在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效果最突出的方式。原因在于网络平台拥有广大客户。通过“互联网公益”,能够大大加快善款和资源的筹集进度,发挥“人人公益”的力量,让更多的弱势人群被关注到,塑造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公益生态。并且文章也提到了人民日报网络平台客户端的下一阶段部署,即“持续发力公益,促进公益平台不断完善,引入更多具有合法资质的公益机构,增加更多公益行动发起、话题讨论、爱心捐赠等功能,打通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化媒体的‘互联互通’”。
这一阶段,通过《人民日报》的报道,我们能够看出,随着慈善立法的完善,慈善事业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官退民进”的新趋向,还是“网络慈善”的新途径,都给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挑战。如何一方面保证慈善原有的发展态势不变,一方面又能积极应对社会现状的变化而作出调整,是未来慈善事业发展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我国慈善事业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慈善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未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官方慈善还是民间慈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力量会越来越大。但立足社会现实,各类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未来我国慈善事业一定会乘风破浪,沿着光明的大道更有效地向前发展。《人民日报》自然也承担着有关慈善事业发展宣传引导的重任,这也将大大助力对慈善事业的探索与实践。
( 据《河南开放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