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

2024-12-12 00:00:00
环球慈善 2024年7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公益慈善事业开辟广阔空间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慈善事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公益善善事业在改革开放大局的地位和作用,为公益善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决定》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部分提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加强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此外,《决定》还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公益慈善组织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公众参与、集聚社会力量创造很好的社会环境。

国务院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消息,我国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2017年提高了73.3%,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了45.4%;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老有所养”方面提到,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在“病有所医”上,健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 在“劳有所得”上,加强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在“幼有所育”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9月5日为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部署做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有关工作。此次“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通过广泛开展慈善活动,聚集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提高”。 “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旨在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广泛宣传普及新修改的慈善法,深入推进慈善领域改革创新。为提升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可以通过展现慈善成就、表彰慈善典范、普及新慈善法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鼓励各地需创新形式,举办慈善展览、交流会议,利用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慈善理念,特别是加强新慈善法的宣传普及,深入社区、学校等基层,推动慈善法深入人心。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宁夏出台文件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为加快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宁夏日前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

《方案》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为导向,实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老年潜力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培优、要素支撑保障四项行动,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案》提到,引导餐饮、物业服务企业等发展老年助餐,鼓励养老机构以“场地换服务”“公益+市场”等模式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同时,发展社区便民服务。也提到,完善乡村养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支持农村老饭桌建设,开展农村“邻里互助”老年助餐服务。探索采取“公司(社会组织)+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增强行业组织效能。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并加快养老服务和发展银发经济相关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