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汪曙申
汪曙申从发展方向、制度设计与法制保障等三方面讨论两岸公益事业融合的可行路径, 为两岸公益创新发展之路提出建议。
对于两岸融合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汪曙申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 它是通向和平统一的重要路径。其次, 它是实现完全统一后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最后,它也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价值选择。
汪曙申称,16 年前祖国大陆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念,10 年前又进一步提出了融合发展的概念。这一理念的演变不仅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更突显了两岸人民利益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在这一背景下,“两岸一家亲”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
公益领域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窗口,对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岸公益论坛连续举办12 年,正是致力于搭建两岸公益交流的平台,促进两岸人民在公益领域深度合作的体现。通过公益慈善活动,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两岸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两岸的融合发展。
两岸融合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两岸融合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汪曙申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它是通向和平统一的重要路径。通过深化各领域的融合,可以逐步消除两岸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它是实现完全统一后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只有实现了两岸的深度融合,才能确保统一后的稳定和繁荣。
最后,它也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价值选择。融合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让两岸人民共享和平与发展的成果。
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公益事业不可或缺
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公益事业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岸的融合发展需经历经济、社会与情感的深度融合, 而公益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桥梁。
经济融合是基础,为两岸交流合作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社会融合则涉及更广泛的领域,需要两岸同胞在多个层面展开深入交流。情感融合则是最终目标,通过公益慈善等活动,加强两岸人民的心灵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认同。
祖国大陆提出了多项具体政策,如“四通”等,旨在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福建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窗口,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去年发布的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 更是为福建在公益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公益慈善事业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它不仅是道德实践的体现,也是增进两岸人民感情、促进心灵契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公益活动,两岸同胞可以共同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两岸关系向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在福建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公益慈善事业被明确纳入发展规划,成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探索和实践,福建将在公益领域先行一步,为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
公益推动两岸社会进步的方式方法
从社会公益的角度出发,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融合,更深刻地关联着社会文明进步与民众福祉的提升。社会公益作为两岸同胞共同追求的价值,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存。普遍性体现在关注人类共同需求,如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而特殊性则体现在针对弱势群体如扶贫、助学、助老等方面的具体行动。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公益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也为两岸公益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公益慈善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讲好公益慈善的两岸故事,能够增强公众对公益事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进一步凝聚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同时,创立两岸公益慈善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公益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推动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传播方面,新媒体的崛起为公益事业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
通过多维度立体式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在公益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公益慈善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制度设计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为两岸公益事业的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这些制度安排不仅具有实用性和规范性,而且是动态发展的,能够根据两岸关系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随着祖国大陆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公益慈善事业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和壮大。
在法制保障方面,两岸公益事业的合作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通过探索从法制的角度来保障和促进两岸公益事业的合作,可以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制基础。
当前,两岸关系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是祖国大陆有信心有能力把控局势久久为功,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向更广阔深度的方向发展,两岸融合发展也将促进两岸公益事业的进步。
记者手记
两岸关系融合发展需要制度设计,这些年大陆相继出台了“31 条措施”、“26 条措施”、“11 条措施”、“农林22 条措施”。这些制度安排是有成效的,它们不是静止和固定的,而是动态和发展的,必然会随着两岸关系实践要求继续拓展和丰富。今年7 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不断的制度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也将与两岸融合发展构建新的衔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