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語言能力對於促進 國際交流合作至關重要

2024-12-11 00:00:00
澳门月刊 2024年12期

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您認為是否需要進一步提升市民的語言能力,如英語、葡語等?對此有何建議?

澳門立法會高錦輝議員:澳門定位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此定位下,市民的語言能力,尤其是英語和葡語能力,對於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至關重要。

建議在學校和社區加強語言教育,提高市民的英語水準,以適應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需要。政府和企業可合作開展語言培訓專案,提升市民的語言應用能力。通過提升市民的語言能力,澳門可以更好地融入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和高品質發展。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徐杰院長:澳門區情特殊,沒有天然資源,經濟發展高度依賴休閒娛樂及相關產業,高度依賴世界各地的來客。人力資源,居民的綜合競爭力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源。而語言能力在居民綜合競爭力中佔有最大的權重。3MaKEWiOX+irkQJh2p3V0A==語言能力強,我們才能更好地接待八方來客,當好東道主。除此以外,語言能力還是知識吸收、知識整合和知識創新的平台和依託,是人們掌握其他重要能力的基礎。進一步提高居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語言能力,這是應該做的,也是可以做的。

對特殊行業以外的多數人來說,語言能力強,其他能力就弱不到哪里去。而語言能力弱,其他能力就強不到哪里去。這裏說的語言能力也是個綜合概念,包括聽說讀寫多個方面。很多人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不夠全面,說到語言能力,有人狹隘就理解為耍嘴皮子,還有人把語言能力看作語文能力,背古詩,會成語什麼的。這些僅僅是語言能力的某些方面。前幾天有位朋友讓我給他一個強語言能力的直觀例子,我的回答是就是辯論隊員那個水準那個類型的語言能力。這當然不是要大家都去當辯論隊員。但是,如果我們都能以某種或某幾種語言自由地有力地表達自己,回應對方,是不是就能更好地應對這個世界給我們的各種挑戰?

中西創新學院校長仲偉合教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給澳門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毫無疑問,富有特色的旅遊文化資源以及作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超級聯繫人”身份,都是澳門的突出優勢。

政府應該鼓勵市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語言能力訓練,利用AI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和即時回饋,提升語言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多元文化和全球化需求。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澳門在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同時,日益面臨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因此增強市民的文化敏感性同樣至關重要。

文化敏感性能夠幫助市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避免文化衝突,並促進多元文化的共存。可以通過舉辦文化節、語言交流會和國際研討會,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互動,增進了解與包容。鼓勵市民參與國際交流項目或跨文化志願活動,親身體驗和學習他國文化,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

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會長傅美褀博士:澳門發展定位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進一步提升市民的語言能力,特別是英語和葡語,變得非常重要。隨著澳門努力增強其作為區域旅遊、貿易和文化交流樞紐的角色,市民能夠有效地用多種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越來越重要。英語的熟練程度可以促進國際商業互動,並吸引更廣泛的遊客,而葡語則對於維持與葡語國家的緊密聯繫至關重要。

提升市民的語言能力不僅能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還能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社區和全球經濟。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應採取綜合的語言教育方法。這可以包括從早期階段將語言培訓納入學校課程,確保孩子們在教育過程中接觸到多種語言。

提供社區語言計劃、工作坊和對話俱樂部可以為成年人提供在支持性環境中提升語言能力的機會。利用科技,如語言學習應用程序和在線課閲讀平臺,也可以使語言學習對市民來說更加可及和有趣。

再者,政府、教育機構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對於推動語言教育非常重要。通過優先發展語言技能,澳門可以培養一個全面的多語言人口,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最終促進社會的經濟增長和文化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