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主义的生成机制与应对路径研究

2024-12-10 00:00彭见欢
科学导报 2024年79期

关键词:新消费主义;生成机制;践行路径

一、新消费主义的生成机制

人的消费观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性,消费观变化的本质其实反映的是人的需求和价值观的变化。总体来说,消费指向从物质富足转向精神富有。

(一)消费主义反思: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把消费作为人存在的目的,赋予物欲享受和消费至上以充分的正当性,从而遮蔽了其表象背后的“虚假需要”。在这种价值观下,“做什么工作”和“生产了什么”变得不再重要,人们通过消费获得虚假的“自由与满足”,逐步沉迷于虚幻的美好想象中。正如鲍德里亚所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1]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传入对我国的消费观产生了深刻的冲击,许多国人的消费理念转变为消费至上和物欲享受,加剧了物质富裕与精神贫困之间的对立。随着消费主义诱发了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失调,其所虚构出的美好生活景象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开始逐步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消费观。新消费主义坚持消费服务于人的发展,消费活动要从人的真实需求出发,是一种回归消费本质的理性消费观。

(二)传统文化积淀:从天人合一到绿色消费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与“自然”意义相通,人人皆是自然的一份子,回归自然是人类生命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追求健康、崇尚自然,这一理念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分契合。与消费主义所倡导的建立于生态破坏基础之上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反,“天人合一”更加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天人合一”沉淀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在当代这种观念仍然被大部分人所认可,这种认同感成为当代新消费主义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天人合一”思想应用于消费领域之中,有助于消解消费主义对价值观的影响,对于推动适度消费观和生态消费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三)审美情趣升华:从功能消费到情感消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逐步递升。随着低层需求获得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随之出现,并与审美关联越大。在改革开放前的物资匮乏时期,由于资源和商品的短缺,人们不得不更加注重商品的使用功能。那时的消费观念以实用为主,人们购买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非追求时尚或享受。然而,消费主义入侵后,消费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无尽的物欲成为追求目标,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需求和选择更加丰富,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体验、情感诉求和精神向往。在新的消费环境中,消费者不仅仅需要冰冷的商品,他们还渴望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这说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审美需求极大影响着消费行为,且审美消费比重与日俱增。

二、新消费主义的应对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新消费主义,进而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又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感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消费思想,回归消费真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问题和既有消费理论的批判,揭露了商品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及其对人所带来的桎梏和束缚。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适度消费观,既反对极端的“禁欲”主义,又反对过度的享乐主义,而是通过科学消费观恢复消费的本真价值,使消费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新时期我国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消费领域也暴露出一系列新问题,诱导了大量非理性消费行为。因而,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消费观的弘扬,推动形成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抵制非理性消费观和消费异化现象的生成。同时,要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消费的功能与意义,自觉辨别消费主义陷阱,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适应现代消费需求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消费的智慧和理念,诸如“黜奢崇俭”“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等。这些理念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中华消费文化之底蕴,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中华传统消费文化与西方消费文化中的贪婪、扩张及与自然对立的特性形成了鲜明对比,赋予了中国社会持久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还为应对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和启示。首先,我们应秉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汲取传统消费文化中蕴含的有益成分,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使其在新的消费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其次,要搭建合适的载体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消费文化的兴趣,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焕新,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影视、游戏、文创产品等领域,以满足人们心理情感需求和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求。最后,主流媒体应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大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理念的宣传,抵御错误消费价值观蔓延,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消费环境。

(三)平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幸福感

物质消费作为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途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然而,仅有物质消费只能反映出人类的动物的机能。精神需求是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重要依据,精神需求的缺失会导致价值观的扭曲。在精神消费中,人们展现出的个性、品位、情趣、爱好和追求,能够极大地满足精神需求,这是单纯的物质消费无法实现的。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或物欲的享受,更是为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人民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涉及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保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需求的平衡,成为提升消费幸福感的关键。这需要通过政府、社会、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推动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8.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2FKSA003)。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