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严重感染。恰当地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家长正确了解抗生素的适应证和副作用,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在面对新生儿健康问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生儿在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早期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
1. 胎膜早破。母亲胎膜早破超过一定时间(通常在18 小时以上),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即使新生儿出生时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仍需定期监测感染指标,以期发现潜在的无症状性感染,并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
2. 孕期感染。如果母亲在孕期发生阴道内无乳链球菌定植、李斯特菌感染,或产时发热导致绒毛膜羊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受到感染,需要密切观察,监测感染指标,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3. 自发性早产。宫内感染是自发性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可以通过上行感染,从阴道、宫颈进入子宫腔,引起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进而触发早产。即使孕妇没有明显的临床感染症状,也可能存在亚临床感染,这种隐匿性的感染同样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
1. 先天性梅毒等先天性感染。母亲有梅毒感染史,新生儿出生后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梅毒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2. 严重宫内感染。新生儿出生时有羊水污染、胎粪吸入等情况,且出生后很快有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严重表现,结合胸部X 线检查及血液检查结果等,高度怀疑宫内严重感染的,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3. 胃肠道感染。新生儿出现呕吐、腹泻、发热、血便等情况,怀疑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4. 泌尿系统感染。新生儿出现排尿时哭闹、尿布有异味等情况,经实验室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亚硝酸盐阳性等,尿培养检出明确的致病菌时,需要使用抗生素。
5. 皮肤软组织感染。新生儿有严重的脓疱病或蜂窝织炎,伴有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明显的情况,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6. 新生儿败血症。当新生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吃奶差、精神萎靡、黄疸加重等情况时,医生可能怀疑败血症。血培养等检查如果明确显示有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的,需根据常见病原菌及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7. 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若有发热、惊厥、嗜睡、拒奶、前囟饱满等表现,可能患有化脓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一旦确诊,需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强效抗生素。
破坏肠道菌群 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有益菌减少,条件致病菌增多,也可能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导致新生儿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增加肝脏、肾脏损伤风险 新生儿的肝脏尚未发育成熟,某些抗生素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对肝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新生儿肾脏排泄功能不完善,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蓄积,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可能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长期来看,肠道菌群的早期破坏可能对免疫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新生儿日后患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
可能损害听力 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在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与其他耳毒性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对新生儿的听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万古霉素导致的听力损害相对少见,但仍需警惕。
导致耐药性 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可能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耐药菌出现的风险,一旦新生儿感染了耐药菌,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可能需要使用更高强度的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对新生儿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了解到使用抗生素的潜在风险和不良影响后,很多家长会问:如何才能预防这些情况的发生呢?
精准诊断 由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的症状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避免仅凭单一症状,如体温稍高、发热、咳嗽、白细胞轻度升高,就轻易使用抗生素,因为这些症状也可能由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疾病等引起。
区分病原体 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感染,应使用不同的抗生素。例如,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通常不需要;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感染,如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需要使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疗程合适 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抗生素的疗程应根据新生儿的具体病情、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治疗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由医生综合判断。一旦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应及时停用抗生素。
窄谱抗生素优先 在有明确使用指征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窄谱抗生素,以减少对肠道正常菌群的破坏。
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虽然能覆盖多种病原菌,但同时会对更多的正常菌群造成破坏,增加产生耐药菌和不良影响的风险。
参考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根据抗生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以及其抗菌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或浓度依赖性,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间隔,确保药物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监测不良反应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以及吃奶、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尿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如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于维持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避免过度喂养。
补充益生菌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之后,可以考虑给新生儿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品种和剂量。
大众健康202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