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是一名大学生,近期因学业压力大及人际关系紧张,时常被焦虑、抑郁情绪困扰。她的月经周期变得紊乱,要么提前,要么延迟,还出现了严重的脱发,这些情况又让她的情绪更加不稳定。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玲玲开始学习时间管理方法、掌握放松技巧,并有计划地进行健身锻炼。慢慢地,她的情绪得到了改善,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脱发问题也有所好转。
你知道吗?情绪变化能够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就像是触动了一个精密仪器的开关,进而导致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反过来,内分泌失调也不是“省油的灯”,它同样影响着情绪,让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甚至还可能引发诸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情绪和内分泌系统就像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彼此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健康。
当我们承受压力或感到焦虑时,肾上腺会分泌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虽然这些激素在短期内有助于人体应对紧急情况,但人体长期处于高水平皮质醇状态,就会引发内分泌失调。抑郁常伴有激素失调,尤其是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异常。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导致能量水平下降、体重变化和情绪低落。
积极的情绪(如快乐、满足)能促进机体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
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状态,就会出现烦躁、易激动等情绪表现。这是因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得大脑神经细胞更加活跃,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相反,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的代谢速度减慢,人可能会出现疲劳、淡漠、抑郁等情绪变化。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使得大脑中的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失衡,进而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性激素在人的生殖系统发育及性特征维持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对情绪产生影响。例如,在更年期阶段,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女性在经历极端情绪波动时,月经周期可能受到影响。抑郁症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往往较低,可能导致月经不规律,甚至引发更年期症状。这是因为雌激素对大脑中某些神经区域的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这些神经区域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就会引起情绪波动。
长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心理压力与2 型糖尿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压力高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低压力人群的2 倍。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导致肥胖。在压力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摄入高能量食物来缓解情绪,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起激素失调,形成恶性循环。
在了解情绪与内分泌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后,我们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及时干预和调节的重要性。大家要学会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比如合理宣泄情绪、调整心态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社交习惯,和亲朋好友多交流互动。
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预防内分泌失调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节情绪,比如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让自己沉浸在愉悦的活动中,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内分泌失调和情绪问题的关键,大家要尽量做到合理饮食、适量摄入、营养均衡, 并减少食用精细加工食品。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对于甲状腺功能的维持有好处;摄入适量的维生素D、锌和Omega-3 脂肪酸,对于内分泌功能也有益处。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让人体释放更多的内啡肽,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建议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每周坚持3 ~ 5 天,进行中等强度锻炼150分钟。此外,锻炼能够帮助调节体内的激素水平,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特别是影响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确保每晚7 ~ 9 小时的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能帮助调节激素分泌,改善情绪状态。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建立情感支持网络,对于调节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在面临情绪困扰时,大家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样能有效缓解压力。研究表明,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心理健康和内分泌系统的稳定性更强。
在生活中,大家一旦发现自己可能存在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如出现上面提到的情绪变化、睡眠质量问题或者身体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检查,如利用血液检查测定各种激素水平等,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失调以及具体病因,然后采取适当的调节或治疗措施,帮助大家解决健康难题。
大众健康202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