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考察时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在2019年6月22日之前,我只会说“塆”,但不识更不会写“塆”这个常挂在嘴边上的字。
我1962年1月28日出生在今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杭村吴家。打记事起,我就知道我们是来自河南的客民人。由于时间久远,几代人都有一个共同愿望,找到河南老塆。
河南人下江南,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都是值得记载史册的大事件。下江南,源于1864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当时长江以南地区人口骤减,大片土地荒芜。为此,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别山南北的湖北、河南等地人们迁徙到江浙一带,繁衍人口,恢复生产。大概在1864年之后某个日子,我爷爷的奶奶(当时我爷爷的爷爷因病已经离开人世)带着六个儿子离开当年属于光山的老塆,向东,向东一直向东……笔者打开电子地图惊奇发现,新县与溧水同处于一条北纬线上。
2009年冬天,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位于信阳市新县苏河镇老塆。说来也奇怪,苏河镇是江苏的苏,河南的河,想想这冥冥之中都存有天意。
2019年6月22日,我第一次踏上新县土地,发现路边指示牌上到处都是“塆”。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手机版得知:塆,wān,山沟里的小块平地(多用于地名)。笔者想,塆是典型的形声字,从土从弯(表声)。弯其实也表意,说明那是曲里拐弯的小地方。新县地名中还有一个“湾”,指河边上平地。“塆”与“湾”,一对孪生兄弟。
说到新县,河南省外的人知道的并不太多。原因是多方面,但离不开一个,那就是新县其实很新。
1933年10月,国民党政府为加强对鄂豫皖边区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笼络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从光山、黄安、麻城各划出一部分,以刘峙的字“经扶”作为县名,以新集镇为治所。结果事与愿违,“经扶”县经不起扶持。
时间推至1946年,与新集一山之隔的宣化店,在解放战争史上留下光辉一笔。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破坏国共双方于当年1月签订的停战协定和5 月签订的《汉口协议》,调集30万军队将中原军区5万余人包围在湖北北部宣化店地区。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部于6月26日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拉开了全国解放的序幕。
一年之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牵制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中原突围是被动、静默悄然的战略转移,挺进大别山则是主动、大张旗鼓的高调占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1947年8月28日,六纵一部(指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的一部分)攻克新集后,设置经扶县爱国民主政府。12月,根据刘伯承、邓小平提议,改“经扶县”为“新县”,意即人民获得新生,过上美好生活。从此,新县人民一直阔步走在幸福康庄大道上。
伴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而诞生的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东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被称为“中原南门”,素有“红色首府、将军故里、诗画江南”之美誉。
不管你从哪个方向进入新县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矗立在英雄山上的那一面火红色的雕塑:红旗飘飘。
八面猎猎迎风的红旗,象征着这里神圣土地上诞生的八支红军部队。雕塑主体高28米,寓意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未断、星星之火不灭,创造了“28 年红旗始终不倒”的红色传奇,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恢宏的篇章。
新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于2009 年1 月成立,分设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鄂豫皖省政治保卫局旧址、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石印科旧址,六大旧址均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主要陈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情况介绍和战斗经历。1930年2月16日,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龙文光驾驶飞机,由汉口飞往开封执行任务,返航时遇大雾迷航,迫降在河南罗山县宣化店(今属湖北大悟县)后被俘。龙文光经教育后毅然参加红军。当时,为安全起见,将飞机拆卸后转移到今新县。重新组装完毕,边区政府将该机命名为“列宁”号,并在机身侧面写有“列寧”二字。当地军民们日夜奋战,迅速修建出占地百余亩的飞机跑道。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就是从这里飞向蓝天。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仿古式现代建筑,主体为徽式风格,红檐橙瓦。博物馆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共分为四个部分: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空前发展,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展品主要种类有:军事用品,如大刀长矛、红军旗帜等;文献资料,如苏区党政机关的报告、法令、政策及传单、标语等,其中壁书《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为革命文物一级品;革命烈士遗物;历史照片;其它文物,如各级苏维埃印章、钱币、收税凭单、抚恤证、收条、土地证等。
面对如此众多重量级文物,我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考,后来我在“永遠跟着共産党走!”锦幛面前停了下来,因为这面锦幛是从我的工作地山东千里迢迢而来。
听讲解员韩兰介绍得知,锦幛是用两块红色平板布缝制的,长4米,宽1.5米,幛面上缝着用黄平布剪成的标语“永遠跟着共産党走!”锦幛上款为“紀念七一、七七 献給中共濟寧市党委會”,下款为“濟寧市第三區全體市民鞠躬”,字体均为隶书。幛面上用毛笔竖排楷书写就山东济宁市民3357个名字。这是1941年,济宁市民为纪念建党20 周年和七七事变4 周年献给济宁市党委会的锦幛,表达济宁市民对党无比爱戴和对国家前途高度关注。当时正值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济宁处于国统区,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党组织指派经扶县(今新县)籍共产党员张世全将此锦幛送回家乡,让弟弟张世亮秘藏。张世全对弟弟郑重地叮嘱:“这面锦幛很重要,你千万不能丢。若是丢了,不光咱们有生命危险,锦幛上还有3000多人的名字,他们都将命在旦夕。我相信革命一定能成功,等革命胜利了我再来取。现在我把上面的五角星摘下来带走,万一我遭遇不幸,日后有人拿着这颗五角星来,你才可以把锦幛交给他。”谁想这一别,竟是他们兄弟二人的永别。
随后,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张世亮保全了这面锦幛。1984年张世亮弥留之际,委托孩子将其捐赠给新县人民政府,后移交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珍藏。如今,这面缀满鲁豫两省人民爱党爱国、跨越八十三年的锦幛,静静悬挂在大厅里,接收观者瞻仰与礼赞。
除红色文物之外,红色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与新县有关联。
1934年秋,中央红22师师长程子华受党中央派遣,由中央苏区来到鄂豫皖苏区,传达中央指示,并带来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条文。时任鄂东北道委秘书长的程坦(今新县箭厂河乡人)看到纪律条文的内容后,想到以此编写关于红军纪律的新歌词。当时在鄂豫皖苏区,已经有了《红军纪律歌》和《土地革命成功了》歌曲。程坦在编写新歌词时,想到《土地革命成功了》的音调更好学好记、节奏感更强,找人商量,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改编成朗朗上口的九字节歌词,再填入流行于鄂豫皖的《土地革命歌》曲调,之后便开始在部队教唱。由于歌词易记、旋律简单,《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很快在鄂豫皖苏区军民中传唱开来,之后随红二十五军长征一路传唱至延安,并传遍全中国,成为永恒的红色经典。
新时代,新县全县人民接续革命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大别山干部学院就此诞生在新县。
大别山干部学院,2013年9月经河南省编办批准成立,为信阳市委直属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是省委组织部重点建设的三所干部学院(另两所为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之一,2019年进入中央组织部首批备案的全国64家党性教育基地名录,2022年10月顺利通过中央组织部办学质量评估验收,入列中央组织部公布的72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学院先后被国防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团校等60 多家单位确定为党性教育基地,被中央编办确定为培训合作点。大别山商学院与大别山干部学院相邻,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根植大别山红色沃土,借助将军们的军事智慧和胆识,助推企业领导思想升华和企业经济腾飞。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新县,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人才派出机制,被评为全国唯一出国劳务扶贫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被称作“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新县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诞生和养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当时全县人口不足10万人,牺牲5.5 万人。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著名的烈士有王志仁、桂步蟾、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等。
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内“将星璀璨”铜雕,弧长30米,高10米,是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9 位开国将帅。第一排是2 位元帅刘伯承和徐向前,3位大将徐海东、陈赓、王树声以及21位上将,后面是43位中将和280位少将。将帅们挺拔的身姿与身后绵延起伏的大别山脉、两侧的苍松翠柏、前面的映山红花融为一体。整幅雕塑威武庄严,气势宏伟,雕像线条流畅、创意大气,是全国目前以将帅为题材的面积最大的铜质雕塑,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新县养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新县籍将军和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留下了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刘华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新县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位于田铺乡许家洼,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许世友去世后,经批准安葬在故居旁边,供人们瞻仰。
2024年10月8日上午,我来到新县陈店乡胡子石村李家洼。路边有一座刻有“李德生故里”的巨石。然后沿着一条小道就到将军故居。故居就是一间挺简陋的青砖房。这间青砖房是上世纪90 年代洪水把原来土坯房给冲毁之后,村里在原址重建的。就这极其简陋的青砖房,还是受到李德生将军严厉批评。走进屋内,没他的生活用品,也没别的配套设施,只是挂有李德生夫妇等图片,记录他从放牛娃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革命历程。这一切正好体现出李德生将军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郑维山将军故里景区的景点要丰富一些,有将军石、碑林、将军亭、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郑维山故宅、藏枪池等。郑维山,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今新县泗店乡屋脊洼组)。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2年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为西北边防建设和西北地区的绿化工作作出了贡献。
郑维山将军故里景区紧扣红四方面军发展史及郑维山将军传奇的一生,在向普通百姓传递文化、了解新县发展革命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加深了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提升了公众对历史文化需求的认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历史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新县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被形容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全县植被覆盖率93%,森林覆盖率71.2%,有“天然氧吧”之称。
新县县城,小潢河从城穿过。水从城中流,城在两岸立。城两侧又被群山环抱,静谧、安详、惬意、自在,如果要评全国最美县城,我想新县可能有其一席之地。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如今的田铺大塆,青山绿水环村落、古朴乡村嵌田园,处处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土气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田铺大塆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大拆大建,最大程度保留山水田园村庄风貌,让古村落充满原始韵味。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实现了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转变。
新县境内奇观异景众多,这里撷取几处供大家欣赏。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峰峻壁陡, 古木参天,瀑流飞泻,碧湖荡漾, 道观凌空, 香雾飘带,有“天国乐园”之称。
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有“大别山明珠”之称;山水相依绽放出迷人光彩,是新县绿色生态旅游的典型代表。
九女潭风景区横跨鄂豫两省,大炮岭林场连接苏河、千斤、卡房3个乡镇,各种鸟类众多。九女潭集山、水、树、石、鱼、鸟、遗迹于一体的自然景区,墨河大峡谷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
九女潭有着美好而壮烈的传说。当年,山上有两个较大的山寨,一个叫张王寨,一个叫李王寨,两寨相隔只有几里地。张王寨是隐居的官宦之家,过着清闲自在、与世无争的日子。家中有九个女儿,个个貌若天仙,深居闺房读书、刺绣。李王寨的寨主,则是当地一霸,他有九个儿子,个个如狼似虎、凶神恶煞,扰得地方百姓不得安宁。 有一次,征得家父同意,九女出寨门,踏青赏花,不料被李王寨九个儿子遇见,被逼至潭水边。万般无奈之下,张家九个女儿一起跳进深潭,从而保全名节。
传奇的故事有多个版本,但其壮烈情怀与自然景观相融相伴至今。
西河古村落位于新县周河乡中部,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存古民居150余间,砖雕、石刻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在这里明清时代豫南传统建筑处处体现。有乡野特色的河流古木,村前一条蜿蜒的小河静静流淌,河中怪石嶙峋,两岸古木参天。西河古村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景观村落、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参考资料来自新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