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辽阔疆域的最东隅,隐匿着一个被初升日光最早温柔以抱的秘境——素有“华夏东极”之称的黑龙江抚远市。当中国大部分地区仍沉浸在夜的怀抱,抚远已悄然掀开夜色的帷幔,成为祖国大地上首个迎接晨曦之地,因而被称为“东方第一县”。这座镶嵌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边境瑰宝,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富饶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众多旅人心中梦寐以求的圣地。
“华夏东极”是抚远最好的名片,来抚远观日出几乎是每个游客必做的项目,不仅仅因为这里是祖国的“东极”,可以见到中国的每天第一缕阳光,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着国人发自内心的对光明的无尽追求。最佳观赏日出的地点并不在市区,而是在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东极太阳广场。东极广场,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最东的广场,也是迎接日出最早的地方。东极广场与黑瞎子岛隔江相望,距离抚远县城三十多公里,要驱车二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凌晨三点多,驱车从县城出发,穿越蜿蜒的山路,沿途是沉睡中的村庄和渐渐苏醒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露水的清新。随着东方天际渐渐泛起一抹淡蓝,我的心跳也随之加速,仿佛能预见到即将上演的壮丽景象。
抵达东极广场时,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四周静谧而庄严,徐徐拂过的轻风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东极广场是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广场背倚祖国、面向东方,宛如一艘即将启航的军舰。环顾四周,只见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东极极标雕塑,以古篆体的“東”字与象征太阳的金色球体组成,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都能看到一个巍峨的“東”字托举着太阳,象征着人类对太阳和光明的崇拜与敬仰。雕塑在微弱的晨光中若隐若现,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边开始泛起金色的光芒。此时,广场上早已聚集了一群同样怀揣梦想的人们,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有的人手持相机,准备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有的人则静静地站立着,闭上眼睛,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棉絮般的云朵连成一片,连同波澜起伏的江水汹涌而来,红日光芒挣扎出云层,放射出奇异的光,整个天空像一幅刚完成的印象派作品,由上及下依次混合了浅蓝和淡粉、橙红和金色,还有最底下的蔚蓝,在鲜艳夺目的光晕映照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层次,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第一缕阳光穿透了云层,洒在了大地上,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金色的光辉与蓝色的海水交织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因共同见证奇迹而生的连接,让彼此间的距离瞬间拉近。大家虽然素不相识,但都对这第一缕阳光充满了敬畏和热爱,相互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感受,共同庆祝着这一美好的时刻。这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点亮了,金色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将广场映衬得熠熠生辉,东极极标雕塑宛若巨大的桅杆,昂然挑起舰艏观景广场,仿佛正带着这艘中华巨轮高昂的船头,迎着祖国最新的一轮朝阳象征,起航驶向东方。
在东极广场看完日出之后,我们驱车向黑瞎子岛前进,进入黑瞎子岛必经的是跨越抚远水道的“乌苏大桥”,大桥全长1606米,因位于中国版图最东边,被誉为“东方第一桥”。此时的抚远水道,水面平静的像一面镜子,对面就是祖国最年轻的一块领土——黑瞎子岛。打开中国地图,可见黑瞎子岛就是中国的“鸡冠”所在之处,中国的东极点就在这个岛上。这也是中国和俄罗斯共有的一块土地,一岛两国。
刚踏上岛,便被这里原始而纯净的自然环境所吸引,茂密的植被、清澈的江水,还有远处连绵的山峦,如同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黑瞎子岛由银龙岛、明月岛、黑瞎子岛三个岛系组成,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这个岛并非江中岛屿,而是一块河水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又称抚远三角洲,是中国最东端的领土,扼守着黑龙江——乌苏里江通航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黑瞎子岛俄方称“大乌苏里岛”,其东岸即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俄罗斯远东军区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
黑瞎子岛历史上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根据20 0 4年10月14日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政府在此举行了中俄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至此,黑瞎子岛西侧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所属水域归属中国,东侧164平方公里归属俄罗斯,世界独特的一岛两国区划格局由此形成。黑瞎子岛北侧的259号界碑,是岛上最后设立的界碑之一,也是2008年两国领土交接的纪念地。经两国工作人员实地勘测,在岛上共立界碑17块,正是这些界碑将黑瞎子岛一分为二,其中中方9块,俄方8块。回归处界碑又称259界碑,既是两国领土的永久性分割标志,也代表着黑瞎子岛的领土争议尘埃落定,中俄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全部得到确定。2011年2月,中俄两国达成共识,共同开发黑瞎子岛,成为互免签证区。
黑瞎子岛湿地公园是为了保护黑瞎子岛湿地的原生动植物与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而建设的。天高云淡,秋风轻拂,带着几分凉爽与清新,仿佛大自然最精致的画师,在这里挥洒着金黄、火红与深绿交织的颜料。芦苇荡随风摇曳,一片片芦花如雪,轻轻飘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与远处稀疏的树木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美景。游客可以深入接近湿地,行走的道路采用浮筒加实木式的木栈道构成,水涨桥涨、水降桥降。沿着漂浮式木栈道缓缓前行,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水生植物,偶尔还能见到几只水鸟掠过水面,留下一串串涟漪,它们的啼鸣声在宁静的空气中回荡,更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东极宝塔建在黑瞎子岛东部极角,临近国境线的位置,接近全岛中心,是全岛最高的建筑,汉唐风格的八角形塔身蔚为壮观,塔高9层81米,塔基座为40米×40米,两层叠起。宝塔设太极图案圆形广场,广场直径171米,代表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广场两个极点分别布设龟和麒麟,有60根青石盘龙浮雕柱,周边的56根代表中华56个民族,另有4根擎天精雕龙柱设置在塔基四角,代表四季平安。登上宝塔,视野及其开阔,远处的俄罗斯小镇,近处的黑瞎子岛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在东北方言中“黑瞎子”就是黑熊的意思,顾名思义,也是说这个岛上有黑熊,而这些黑熊,也成为了岛上最独特的风景之一。岛上的野熊园是中国最大的黑熊主题动物园,散养着100余只野生黑熊。其中成年熊最大的体重可达到500多斤,最小的熊宝宝只有十几斤重,还有狍子、鹿、野猪、野兔子、狐狸、獾子等野生动物,以及白鹭、苍鹭、琵嘴鸭、绿翅鸭等珍稀保护动物。乘坐观光车穿梭在园区内,可以近距离观察到黑熊的生活习性,一只只憨憨萌萌的黑熊“站”起来欢迎游客们的到来,很是可爱,会让你有一瞬间忘却黑熊其实是猛兽的一种。它们或悠闲地漫步,或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会主动向游客讨食,而通过游览车对黑熊近距离喂食,绝对算得上是让人紧张刺激的一次“亲密接触”。
走进抚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气势磅礴的城门,城门上“东方第一县”五个大字醒目而庄重。穿过城门,一条宽阔笔直的公路展现在眼前,公路两旁的花坛里盛开着五彩斑斓的花朵,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沿着公路前行,欧式建筑逐渐增多,仿佛走进了一个异国小镇。抚远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建筑,更在于它的自然风光。街头随处可见“东方第一”,如“东方第一哨”“东方第一村”“东方第一港”“东方第一站抚远站”“东方第一超市”“东方第一邮局”等,沿着黑龙江畔的栈道漫步,感受着江风拂面,听着江水拍岸的涛声,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抚远,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著称,更因其在中俄边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而闻名遐迩。在这里,可以看到中俄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画面,感受到两国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抚远城的至高点西山上,建有一座巍峨挺立的楼阁,它静静地矗立在黑龙江畔,俯瞰着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这便是抚远东极阁。楼阁高耸入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建筑美学,融合了现代与古典的元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登上东极阁,不仅可以远眺黑龙江的壮丽景色,还能俯瞰整个抚远市的繁华与宁静,感受那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楼阁内部设有展览区,展示了抚远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以及中俄边境贸易的繁荣景象。通过这些珍贵的展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抚远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除了自然风光,抚远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抚远原名“伊力嘎”,以盛产鲟鱼、鳇鱼、大马哈鱼等闻名遐迩,现在这里的特产鳇鱼就是因当时向清王朝皇帝纳贡的贡品而得名。在赫哲语中,抚远意为“金色的鱼滩”。
抚远人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独特的鱼文化。
紧邻黑龙江畔的滨江公园,建有一座集展示、体验、传播功能于一体的淡水鱼文化博物馆,外观是独特的欧式建筑,砖体材料均来自俄罗斯,使得这座博物馆充满了异国情调。
走进鱼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的水族馆。这里以“鱼行两江”为主题,通过活鱼再现的形式,展示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多样水生生物。水族馆内拥有容积达500立方米的展示区域,现存活鲟鳇鱼100多条,其中不乏200—500斤以上的大型鳇鱼。这些被誉为“水中活化石”的鱼类,在水中自由游弋,展现出一种美轮美奂的动画般的美感。水族馆内不仅展示了达氏鳇、史氏鲟等珍稀鱼类,还有人工繁养的大杂交、小杂交等鲟科鱼类,以及名闻遐迩的“三花五罗十八子”等40多个名贵鱼种。这些鱼类在水中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自然欢快的水底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二楼的标本馆则以“鱼聚抚远”为主题,主要展示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21科74种鱼类标本。这里陈列着大型鳇鱼标本,其中不乏87岁的鱼寿星与重量超过1000斤的巨型标本,以及大马哈鱼、“三花五罗十八子”等鱼类的全面展示。标本鱼博馆馆通过文字、电视影像等形式,向游客介绍了抚远渔业资源的现状和未来,以及相关的鱼文化知识。除了鱼类标本,标本馆还展示了赫哲族渔猎文化的丰富内容,拥有各种渔猎文物100余件,包括原生态渔船、渔具、兽皮、鱼皮衣服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赫哲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让人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浓厚的文化底蕴。抚远鱼博馆不仅是一个展示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的窗口,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赫哲族渔猎文化的重要平台,不仅让人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抚远,是太阳最早照耀的国土一角,更是中俄友谊的璀璨桥梁,见证着两国人民悠久的交往历史与绚烂文化的交融。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彩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探索者,共同见证这份跨越国界的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