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制作企业在迎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影视制作企业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对自身的管理结构进行升级,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影视制作企业预算管理方法作为重要财务管理工具已成为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管理手段。本文通过梳理部分影视制作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同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电影制作企业 预算管理 对策
随着影视产业快速发展,影视制作企业在迎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从影视制作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影视制作企业预算管理方法作为重要财务管理工具在当下已逐渐发展成为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管理手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影视制作企业预算管理,助力影视制作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梳理部分影视制作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尝试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现阶段部分影视制作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意识淡薄,也缺乏相应知识,认为影视制作业务突发性强,预算管理不能适应业务工作的需求,预算目标浮于表面,没有起到管理控制的作用。
(二)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影视制作企业在编制项目预算时,普遍使用增量预算法,简单的依据上年的财务数据指标来预测下一年度的预算目标,如果行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往往上一年度的数据不再具有参考性,容易发生预算目标脱离实际经营的情况。
(三)预算控制不严格
影视制作企业因其业务的特殊性往往存在着很多突发事项,业务人员经常脱离预算或随意调整预算目标进行报销,预算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进行预算完成进度分析,导致最终经营成果与预算相差甚远。
(四)企业预算考核机制不完善
影视制作企业的预算考核往往只关注年终的财务数据而忽略了非财务指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服务质量等指标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如果一味追求财务数据,可能会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
(五)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落后
大多数影视制作企业预算编制和数据分析等内容工作还主要借助EXCLE和WORD等办公软件来操作,在信息化系统蓬勃发展的今天,已经显得过于落后,很难高效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沟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使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一)加强管理培训,树立预算意识
加强影视制作企业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与重视。影视制作企业应将预算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预算,也不是财务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其中,将企业所有业务都涵盖其中,做到全方位管控。企业可以将预算管理理念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向广大员工推广,可以聘请优秀的专业预算管理团队对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组织各部门领导、业务骨干到管理先进的企业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经验和方法,再通过企业内部演讲、报告等形式,向企业员工推广先进的预算管理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同时对于执行较好的业务部门企业应给与表扬及物质奖励,激励各部门共同努力,树立预算意识,营造一个良好全面预算管理环境。
(二)科学选取预算编制方法
部分影视制作企业现阶段使用简单的增量预算法并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选定预算编制方法时,首先,应遵循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规律,分析行业环境的走势,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统筹分析,来决定企业的不同时期阶段预算目标,进一步选择适当的预算编制方法。其次,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不可简单的只采用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更不可照搬其他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要做到因地制宜。最后,随着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预算编制方法也越来越多,要选择科学的预算方法就要了解每种预算方法的特点,根据业务实际情况配套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
影视制作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类型选择不同的预算编制方式,例如:收入预算根据企业发展要求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但是其增长比例要经过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部门充分讨论与沟通,比照近3-5年的经营数据,再结合现阶段的实际经济环境和企业整体预算目标,经过严格计算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增长比例,决不能单纯的靠业务部门或者财务部门负责人凭经验等不科学方式来决定。企业的费用类支出可以根据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性质采用零基预算法和增量预算法结合确定,变动成本可以根据下一年度预测发生情况进行预算编制,因为变动成本受基期数据影响较少,可以单独预测,节约成本。固定成本每年变动幅度小,可以使用增量预算法,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企业的投资预算或者大型项目的预算可以采用项目预算法单独进行预算编制,也可以采用弹性预算法考虑不同业务量水平制定不同的预算目标。影视制作企业运用预算编制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方式,其原则就是要尊重经济活动规律,考虑企业自身业务特点,综合运用。
(三)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和监督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要重视预算管理环境、预算编制工作,还要重点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正常运作,预算管理才能发挥指导作用。首先,影视制作企业要对预算管理控制做到位,对于超预算的报销事项,应建立单独的审批机制,进行超预算审批。其次,预算调整必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批才能调整,不能随意调整目标,预算应保证其权威性。最后,企业应建立标准化的预算执行报告和预算报告例会制度,预算管理办公室每月应分析编写预算执行情况,并将各业务部门实际执行数据与预算目标数据、企业历史数据、行业标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预算执行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及时对业务部门提出警示,并制定整改方案。
影视制作企业应保证经营成果与预算目标不能有过大的偏离,对重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影视制作企业应保证审核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保证预算管理工作有序执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四)完善预算考评机制
预算考评是指企业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影视制作企业通过预算考评实现对业务部门的激励和控制,促进各部门协作,尽力实现企业整体预算目标。但是现在有些企业只针对财务维度进行预算管理考评,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考评,这种片面的考评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设立非财务指标的考评内容,例如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主要考评的是企业所擅长的对外部业务有关键影响力的业务流程,考评指标通常包括交货及时率、废品检测率、存货周转率、产品合格率等;学习与成长维度,主要考评的是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评指标通常包括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员工生产率、员工满意度等;客户维度,主要考评的是企业开发并维持目标客户的能力,考评指标通常包括产品市场份额、客户保持率、客户满意度、新客户占比等。
(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影视制作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控制、考核等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大大提高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做到实时控制,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整改。企业应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借助信息化系统的统计分析能力,精准分析管控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加强预算管理管控力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影视制作企业应当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科学的预算目标,提高预算编制参与度,通过建立多元的预算监控机制,加强对重点环节的预算控制,采取有效的预算方法保证全面预算的落实,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对预算执行进行评价,提高员工执行全面预算的积极性,推动全面预算工作的落实,实现企业对各项经营活动资金使用的有效管控,最终实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