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系统与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多元融合探讨

2024-12-08 00:00:00高孝书张彩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31期

[摘 要]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背景下,课程思政面临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研究新形态立体化教材支撑课程思政大情境叙事的可行性,阐述基于新形态立体化教材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出新形态立体化教材与课程思政在兼容性和系统性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从而促进多元融合型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和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助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目标的落地实施。

[关 键 词] 新形态教材;课程思政;大情境叙事;系统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1-0105-04

①基金项目: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ZI2021020305);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NZ2023017)。

作者简介:高孝书(1986—),男,汉族,宁夏银川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和研究。

张彩芬(1972—),女,汉族,宁夏银川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

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材是基础,解决“教什么”的问题[1]。移动互联网、大数据、AI等新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全方位融合,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教师、教材和教法。在这种形势下,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亟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拥抱新形态立体化教材的发展潮流,更自然、更全面、更立体地融入课程教学,形成兼具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大课程思政体系。

一、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教材形态变革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快速发展和深度融合的形势下,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更新滞后、形态过时和资源平面等问题凸显,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类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更加重视人、个性化学习资源选择、个人学习行为数据之间的互动共生,需要打破传统教材的时空界限和资源壁垒,形成主体开放、平台开放、理念开放的具有多重激励机制的共同体环境,由此“纸质教材+数字化资源+智能化交互”的多元融合型新形态立体化教材(以下简称新形态教材)应运而生。

新形态教材是以“自主体验”为依归,以“数据平台”为基础,以“广泛联接”为要义,以“多重激励”为策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整合包括学习交互、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在内的各类要素,将纸质、数字、智能等多种资源融合设计并网状连接,最终形成以纸质载体、以多种数字技术综合呈现的新型教材[2]。新形态教材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图片、音/视频、动画、游戏、AR/VR和虚拟仿真等形式的颗粒化资源,智能化互动包括学习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形式的资源。学习者通过网址、二维码等导航索引,引导获取PC端或手机移动端的各类资源。各类资源融合互促,生动演绎了一个兼具交互性、拓展性、叙事性和实时性的课程思政大情境。

新形态教材作为未来教育最重要的物化载体,承担着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交互资源智能化的重要使命,是助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轮驱动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轮驱动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助推剂”。新形态教材与课程思政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为彼此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新形态教材中各类数字化资源极大地丰富且不断迭代、可视化形象化呈现、立体化融合互促,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平台和更生动的实践场景,使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能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为新形态教材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确保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和教育性[3],促进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新形态教材与课程思政的多元融合分析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如何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多元融合型教材,是时代赋予新形态教材建设的重要使命。将课程思政与新形态教材多元有机融合起来,是二者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其多元融合关系如图1所示。

(一)国家政策明确了课程思政与新形态教材建设原则

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提出,教材编写要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等内容,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教材编写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要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教育部教材局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打造培根铸魂、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明确了教材编写的国家要求和标准,强调了新时代新形态教材建设与课程思政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新技术推动课程思政与新形态教材多元融合

1.外在呈现形式的立体化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推动着现代职业教育各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1)教师。作为“三教”改革对象之一,教师长期以来是课堂的中心。过去采用教师单人授课为主的模式,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极为依赖教师本人,学生的思政素养有赖于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由于教师能力的差异性,学生容易困在“信息茧房”中,并且加重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现在,教师正在向知识、技能、思政素养的“主导者”(教练)转变,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学模式由单人授课向团队模块化教学转变,团队内教师各取所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集团队教师的集体智慧为学生打造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大模型。

(2)教材。作为“三教”改革对象之一,传统纸质教材是学习者单一的知识来源,具有传播定向化、资源平面化、知识更新滞后的缺陷。新形态教材由于“纸质教材+数字化资源+智能化交互”的深度融合,正在由“教”材向“学”材转变。学习者可利用手机移动端或计算机端,通过二维码或网站链接,访问数字化资源平台,观看融合了思政元素的微课、动画、VR或AR,实现立体化阅读,参与融合了思政元素的多种课堂线上活动及互动讨论,使静态教材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教材内容形象化、枯燥的技能实操游戏化、“说教式的课程思政”自主体验化。

(3)教法。作为“三教”改革对象之一,教法改革是授课主体、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要素的系统重组。传统教法源自单一的教师视角,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轮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主。新技术重塑教学新形态,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利用数字化的教材资源提前开展学习任务,将课堂教学前置,改变“教”与“学”的先后次序,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向“课前预习+课堂研究+课后提升”转变,形成师生共建共享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轮驱动教学模式。

(4)学习者。作为教育的主体及主要对象,学习者从过去的被灌输对象,正在向主动探索的课堂主体转变。作为数字“原住民”的一代,移动互联是其习以为常的生活及学习方式。他们对图片、短视频、虚拟动画等元素有天然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图像元素为主要表征的视觉认知方式是最受学习者欢迎的学习方式,以图像为主的大情境叙事成为课程思政重要的叙事方式。服务个人体验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探索是当前学习者对新形态教材提出的迫切需求,也是多元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5)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由以语言叙事为主的“思政灌输”或“价值观说教”,向以“自主体验”为依归、以“数据平台”为基础、以“广泛联接”为要义、以“多重激励”为策略的图像大情境课程思政转变。通过新形态立体化教材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突破传统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孤岛困境”,发挥课程思政“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内在情感内化的立体化融合。随着新形态教材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大量普及,教材内容在关注学科专业性的同时,更关注思政育人元素,应构建以学生的情境内化为中心的新形态教材。借鉴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手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和呈现方式,让课程思政内容更加生动、立体。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政育人元素,让学生有代入感,发挥精神层面的感染力,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融合思政元素的案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和体验思政内容。学习者在观看案例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完成情感内化,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育人目标。例如,从“工匠视频”中体会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从“智能制造产业视频”中感受产业振兴、民族复兴、爱国情怀等使命精神,从“科技创新视频”中理解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课程思政内在情感内化的立体化融合,使思政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深入人心。

3.组织结构模块的立体化融合。按照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行动的逻辑关系,模块化组织编排教材内容,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将岗位群项目模块与课程思政主题模块进行系统化融合设计,绘制“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地图”。通过新形态教材整合多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内在契合关系,明确每个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切入点,构建“专业+思政”综合性的案例学习模块,以模块的场景式教学帮助学生在全面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实现思政素养认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发展。

三、新形态教材助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的新形态教材,给课程思政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极大地提升了每门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4]。

(一)新形态教材支撑课程思政大情境叙事

叙事是思政教育的基本方式,以富媒体技术营造的大情境叙事为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5]。从学习者来看,他们对视频图像等多元融合数字化产品有天然的认同感和适应性;从学习载体来看,学生能从手机移动端接触到大量零碎的专业教学视频和思政育人视频(如先进齿轮组啮合仿真及实物视频、PLC系统控制视频、大国重器或大国工匠视频等),这些数字化产品相较于传统纸质教材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更深;从学习环境来看,线上学习平台、社交平台等大量涌现,已成为当今人们沟通交流、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单一纸质教材所能营造的学习场景远逊色于数字化智能化大情境。可见,课程思政是与时俱进、顺应信息化大势而变革,还是抵制大情境叙事、坚守文字和语言的讲述,其选择一目了然。

(二)新形态教材拓展课程思政的发展空间

新形态教材所能容纳的思政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大大拓展了课程思政的资源选择空间和教学手段选择空间,支持多层次、多维度、跨时空的大情境叙事。通过蕴含价值性、思想性、职业性的融媒体大情境,以有亲和力的、生动直观的情境体验形式表现出来,有效调动学习者的感官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达到协同育人、传递价值、增强情感认同的目的[6]。此外,由于传统纸质教材受出版的影响,难以做到实时更新,削弱了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时效性和发展性,而新形态教材则可以通过外链的网络平台,实时更新课程思政育人资源,能保持思政元素的鲜活力。

(三)新形态教材助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

未来,教师要从“课堂中心”转变为知识、技能、思政素养的“主导者”,学习者要从“被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探索的课堂主体”,教材要从“单一知识来源”转变为“课堂四要素连接者”。教师“全程教”的比例降低,学生“自主学”的比例升高,导致传统的“依赖教师语言传递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变得“举步维艰”,新形态教材则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

1.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转变。新形态教材半开放式网络资源平台,有利于教师跳出“静态”“孤立”的课程思政建设观,突破“孤岛困境”,构建更广泛的“课程思政师生共建共享共同体”,促进学习者由“被灌输对象”向“主动探索的主体”转变,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由“单一教师视角模式”向“师生共建共享循环迭代模式”转变,进一步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

2.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变。新形态教材的大情境叙事功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课程思政中教师“空洞的价值观说教”,减轻教师目的性很强的“生硬的思政灌输”,让学生在专业和思政相结合的大情境中自主探索、自发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情、意、行的内化统一。

3.课程思政精品案例库的打造。师生可以围绕新形态教材中的大情境话题开展讨论,分享彼此的所思所悟所感,不断积累补充到新形态教材思政资源库,为课程思政注入源头活水,促使教材常用常新。随着每一届学生的加入,思政案例库可以在循环中不断补充,让课程思政案例在不断发展中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精品”。

4.课程思政评价多元化的支撑。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新形态教材网络平台环境已经可以将参与主体、教育元素、学习行为等数据化[7]。例如,学习者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浏览点击量、浏览及时长、思政讨论区发帖数量及活跃度、在线职业素养测试成绩、职业行为偏好等,都能以数据化的形式客观反映学习者的思想观念、价值倾向、职业素养、行为习惯等。通过基于多主体多元化跟踪数据的统计分析,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对思政素养的主观性感觉评价依赖,促进客观定量化评价和大数据诊断性评价的实施。

四、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形态教材与课程思政的不断融合与互促互补,二者的协同发展效应不断增强,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与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一是教材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系统的不完全兼容性问题。对思政元素的过量影视化的愉快体验,反而会削弱学习者对平淡的专业内容和重复式实践操作的兴趣。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资源,可能引发学习者过多的“广度层面”的遐想,使其难以沉下心来进入“深度层面”的专业思辨中。

二是课程思政自身系统混乱程度随数字化资源量的增加而增大。便捷的、大量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容易导致资源的娱乐化、碎片化,甚至混乱化,从而弱化课程的思政教育主题,影响课程思政系统整体的价值传递。

五、结束语

在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推动下,新形态教材在课程思政大情境叙事、课程思政发展空间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方面获得了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未来,新形态教材在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转变、教学模式转变、精品案例库打造和多元化评价方面,将提供更广阔的创新空间,更好地发挥新形态教材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颜谦和,颜珍平,刘志成.融入思政元素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研究[J].电脑与电信,2022(9):26-28.

[2] 刘艳.从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看教材出版新模式[J].传播与版权,2021(8):39-41,46.

[3] 江冰.“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3):96-98.

[4] 杨丽敏.基于“课程思政”的就业创业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开发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4):267-268.

[5] 韦映梅,李祖鹏,范的玮,等.课程思政下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原工学院学报,2023,34(5):76-82.

[6] 赵延永.航空航天类云教材建设及思政内容的融入与表达[C]//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22:18-23.

[7] 林永宏,杨仕清,梁桃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内容组织构建模式分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3,13(1):84-90.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