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位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的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如今,他的学术思想不仅传遍中国,还远传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影响范围很大。他就是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王阳明,名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世人尊称他“阳明先生”。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显赫之家。据说他出生前,他的祖母梦见仙人送子,所以给他取名“王云”。小王云直到5岁都不会说话,但是已经能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后来,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里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将小王云改名为“王守仁”,这孩子才开口说话。
王阳明进入私塾读书后,私塾先生问学生们什么是最要紧的事情时,13岁的他语出惊人:“科举不是最要紧的事,最要紧的应该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志存高远的王阳明,这时候就立下了经略四方之志。
为了成为圣贤之人,18岁时,王阳明前去拜会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娄谅向王阳明传授了宋代大儒朱熹“格物致知”的学问。朱熹认为,“物”“我”两分而对立,真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所以要在事物之中一点点地去“格”,日积月累,就能把握真理了。王阳明下决心穷尽竹之理,他特意搬了把椅子坐到院子里,默默思考了七天七夜,不仅什么都没发现,甚至还因此大病了一场。从此,王阳明开始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正德元年(1506年)的冬天,深受皇帝宠信的大宦官刘瑾驱逐了刘健、谢迁两位颇有威望的大臣,逮捕了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0多个大臣。此时担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不顾自身安危,上疏请求释放这些官员。刘瑾勃然大怒,当堂杖打了王阳明40下,又将他赶出北京,贬至贵州龙场驿站当一个小驿丞。
但在“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边远地区,王阳明不但没有气馁,还根据当地风俗开化教导人们,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
一天晚上,王阳明突然明白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道理。他认为真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是被杂念所遮蔽。原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圣人之道在我的本性中就已经有了,向外物寻求真理,会出现偏差)。他认为如果人能恢复求真向善的本性,离圣人之道就不远了。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观点,与朱熹提倡的“格物致知”相反,他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史书上称之为“龙场悟道”。
王阳明创立的学说被称为“阳明心学”。他认为“人心”才是主体,心是万物的主宰,因此他强调知行合一,人心本良知,强调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其精髓有三点,分别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否定了用外在规范来管束“心”、禁锢“欲”,从而极大地动摇了程朱理学的基础,扭转了明代哲学思想、社会思想的发展方向。阳明心学一出,学子蚁聚,风气大开,迅速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哲学上的重大突破已经足以让王阳明名垂青史,而他作为一名官员,同样建立了不朽功业。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阳明谪戍期满后,到江西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当知县。后来,他又出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当时江西一带乱贼四起,王阳明亲自率领精兵,一举荡平了为害数十年的匪患。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王阳明假传檄文,让宁王误以为各地军队都到了江西,因此不敢轻举妄动。王阳明当即率领军队直捣宁王老巢南昌,迫使其回援。双方在鄱阳湖激战三日,宁王战败被俘。
虽然平叛迅速,但王阳明并未获得嘉奖。朝廷中的奸臣希望王阳明能将朱宸濠释放,再让已经南巡的明武宗“擒获”他。面对复杂的朝政,王阳明激流勇退,避免自己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
明世宗即位后,王阳明称病辞官。他回乡之后,开始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在天泉桥留下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本来是没有善恶的,之所以有善恶,是因为思想在活动。我们内心的良知可以知善恶,而为善去恶就是追求事物的真理。)
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在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的一条船上病逝。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王阳明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死后,江西军民都穿着麻衣相送。
王阳明去世后,他的思想逐渐分为两种:一种是学者谈空说玄、引儒入禅,走向空疏;另一种则走向经世务实,努力为国、为民解决现实问题。明末,受当时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影响,从阳明心学中衍生出了一些被时人称为“异端”的思想家,比如王艮、李贽等。他们提出了对传统伦理和秩序纲常具有颠覆意义的思想,成为启蒙思想的源头。
哲学家王阳明的思想对后世的许多名人,如曾国藩、章太炎和孙中山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你怎么看待阳明心学的主张呢?
[选自《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第八卷),谭木声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有删改]
红蜻蜓·高年级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