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策略研究

2024-12-08 00:00安宇寰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9期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内含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部署之中,聚焦于时代新人的培育。新媒体时代,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实际效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这要求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效能。高校应采用构建信息化治理平台、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优化整合与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思政教师队伍数字化能力等策略,在新媒体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采用文献法、层进式方法,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内涵与内容,探究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影响,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重点提出新媒体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策略,旨在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为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033-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实践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L5LMV660069;2023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JX2023D638;2024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公安队伍政治生态建设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JKH20241185SK;2024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公安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jqy-094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制度、理念及内容的现代化。新媒体时代,学生学习生活方式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猛烈冲击。在此背景下,高校要结合教育经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为培养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制度设计与执行、资源整合与优化、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方式,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升。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强调建立结构化、制度化的教育框架,将高校内外部资源与信息有效整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合理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核心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学生思政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树立、形成正确的“三观”,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极高专业素养的时代新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反馈等[2]。

教育政策制定与完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核心内容。高校管理层要通过制定系统化教育规范、政策及标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性与规范性。教育政策必须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保持一致[3]。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与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合理使用,也包括师资力量、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高校要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也是治理的重要内容。高校需根据学生思想特点及新媒体时代背景,设计出多样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等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教学评价反馈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影响

(一)新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伴随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出现的现代传播媒介,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即时性、跨平台传播等特点。

数字化是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新媒体融合了互联网、移动终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生产、传播,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获取便捷等优点。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凭借其数字化特点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提升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信息的覆盖范围。互动性也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点。新媒体能通过社交网络、即时通信等手段,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即时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新媒体能借助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生产、发布、传播与反馈,极大地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造成的冲击

首先,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舆情管理的难度。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迅速提高,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类社交媒体获取和发布信息,任何与高校相关的事件或言论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这对高校舆情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新媒体去中心化的特点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模式面临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主要采用层级化、中心化管理模式,高校内部由上至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然而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点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分散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信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内的各个管理部门、学院难以统一管理信息。最后,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过载现象也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感到疲劳,甚至受到各类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难度,为高校及思政教师带来了严峻挑战[4]。

(三)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的作用

首先,当今时代,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渠道、工具和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效率。高校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个平台迅速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政策传播更加迅速、覆盖范围更大[5]。在思政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其次,新媒体为学生反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效果提供了重要渠道。学生能借助网络平台及时发表自身意见,反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的问题;教师能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迅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调整教育方法;学校能根据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策略。

最后,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还发挥着舆论引导作用。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监控舆情,掌握学生舆论动态,预防和应对潜在的思想问题与舆论危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稳定。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分析

(一)传统治理模式的局限

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模式体系较为僵化。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主要为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信息传递和政策执行较为缓慢,难以迅速响应社会舆情或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6]。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治理效率,还容易导致治理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影响教育效果。其次,传统治理模式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手段匮乏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主要依赖纸质文件、会议等线下沟通方式,信息传播效率低、成本高,难以与新媒体时代的即时、互动性需求相匹配。此外,校领导及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学生的意见和需求难以及时传达,导致学生参与度低。

(二)新媒体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义

首先,教育治理现代化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想与舆论的实时管理。高校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能够迅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与政策,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与管理策略。高校借助新媒体实时关注、管理学生思想与舆论,能够迅速应对突发事件或舆论变化。其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有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还能够实现教育内容的共享与重组。高校可以通过在线教育、虚拟课堂等形式,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向学生传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效果。最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能够提升治理透明度与公平性。新媒体具有的互动性与开放性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过程更加透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出意见与建议。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首先,信息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教育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高校需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其次,透明化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特征。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开放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透明化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公开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各环节,建立有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治理过程公正透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增强学生对治理工作的参与感和信任感。最后,协同化是推动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新媒体时代,治理已不再是单一主体的责任,而是需要多方协同合作。高校需要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多部门、多学院联动,打破传统的部门与学院壁垒,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构建一个协同化的治理生态系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7]。

四、新媒体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策略

(一)构建信息化治理平台

首先,要确定信息化治理平台需求并进行设计。具体而言,高校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核心需求,如学生思想动态监控、舆情反馈收集、教育资源发布与共享等[8]。高校要根据需求设计平台功能模块与框架,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完成设计后,高校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社交媒体互动、学习平台数据记录等方式,定期收集学生意见,分析学生思政考试成绩。同时,通过分析新媒体平台上与学校相关的舆论,构建自动化舆情监控系统,精准掌握舆论热点和潜在问题。其次,要开发治理平台的互动和反馈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沟通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高校要在平台上集成在线互动功能,设立思政课程讨论区、师生互动专区等,便于学生在遇到思想困惑时能及时向辅导员或教师寻求帮助。平台还应开放反馈渠道,鼓励学生匿名提交反馈意见,校领导可据此调整教育策略。最后,为优化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应在平台上创建资源库,统一管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年级等进行个性化推送。

(二)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管体系

首先,要构建多层次舆情监控网络[9]。具体而言,高校应组建专门的舆情监控团队,借助先进的舆情监控工具,对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的信息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团队要利用关键词追踪、自动舆情预警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与学校相关的舆情动态,尤其是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敏感话题和突发事件。其次,要建立舆情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负面舆情,高校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具体而言,高校应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发布权威信息,避免谣言扩散,保持舆论透明。应急小组应协调校内各部门、各学院共同应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针对涉及学生思想状况的负面舆情,高校应通过舆情监控系统,快速跟踪舆情的后续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最后,要开展舆情反馈与评估工作。每次舆情事件后,舆情管理部门都应组织评估,分析应对过程中的得失,形成舆情处置经验,并完善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具体而言,高校要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由思政教师、学生代表和教辅人员共同参与,形成协同管理模式。工作小组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线上会议、平台讨论等工具,增强决策的时效性与灵活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其次,要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高校应创新校领导、思政教师及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模式,构建多渠道、多层次沟通模式。例如,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师生线上互动专区,设立匿名反馈通道,使学生能够随时反映思想上的困惑或提出建议[10]。最后,要建立动态评估与反馈体系。高校应定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设置量化考核指标,开展问卷调查,举办座谈会,收集广大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结果动态调整管理措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

(四)优化整合与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首先,要构建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的主要功能与目标是为师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政课堂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应整合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分散在不同部门和院系的教学内容、活动材料、研究成果等集中到线上平台。平台内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涵盖思政课教材、视频讲座、政策解读等资料,还应提供优秀案例、学生活动总结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11]。其次,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不能仅限于校园内部资源的整合,还应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12]。最后,要加强资源动态更新。高校要安排思政教师成立专门的资源管理团队,定期对平台内资源进行更新和审查,确保内容的时效性与权威性。同时,要在资源平台内设置智能化推荐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兴趣爱好,推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学习针对性。

(五)培养思政教师队伍数字化能力

首先,要实施数字化技能培训。高校要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数字化技能培训,培养教师新媒体应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确保教师熟练掌握数字平台操作技能,利用在线教学、互动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等工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13]。实施数字化技能培训为高校培养数字化思政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其次,要聘请外部专家开展数字化教学指导。高校可以邀请数字化教育领域的专家定期对思政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数字化教学工具与教学技术趋势,针对教师具体的教学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教师要在专家指导下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更精准地了解学生思想,为不同思想倾向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4]。最后,要建立教师数字化能力评估机制[15]。具体而言,高校要设立相应评估机制,定期考核思政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与水平,考核结果可与教师的绩效评价、职称晋升等挂钩,以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

五、结语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高校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内涵以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采取构建信息化治理平台、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优化整合与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思政教师队伍数字化能力等策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董扣艳.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探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7.

[2] 董潇珊,陆永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价值与实践向度[J].教育评论,2024(6):102-108.

[3] 白如.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43(7):79-84.

[4] 黄闪闪,郭春喜.“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22(2):81-86.

[5] 谭建平,吕幸星.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32-134.

[6] 王倩.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5):163-167.

[7] 王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内涵探赜[J].高教学刊,2023,9(31):172-175,180.

[8] 李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安徽开放大学学报,2023(4):70-76.

[9] 邹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的现状、视域与展望[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42(9):31-37.

[10] 姜金林.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70-72.

[11] 王卫兵,李永歌.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时代新人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24,16(2):37-46.

[12] 黄超,吴月.各地各高校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种好责任田上好思政课[N].人民日报,2021-12-20(12).

[13] 钟慧琼.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9(11):196-197.

[14] 赵金子,武唯多.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原则遵循和路径创新[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3,37(4):47-51.

[15] 陈宗章.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1(1):32-37.

作者简介 安宇寰,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