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版画模块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新路径

2024-12-06 00:00:00王秋硕
艺术大观 2024年27期

摘 要:版画是一种以手工刻版、套色、雕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版画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黄金阶段,对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提升创造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版画模块;高中美术;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7-0-03

美术课程是国家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美术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品质及个性。高中美术中国传统文化版画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为宗旨,在学习版画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高中美术模块课堂上引入版画创作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会将版画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两大重要板块:艺术鉴赏和实践操作。高中学校的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还应该培养其健全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风范,在高中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学习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对其他领域的兴趣相对缺乏,且很少自发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高中美术课程中,针对版画的教学,教师应主动创建与学生生活、思想和情感交流经验相联系的教学环境,以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为载体,这样可以在版画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版画学习的快乐和吸引力,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把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出来,确保孩子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协同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探讨《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木刻版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20世纪30年代,彼时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鲁迅先生讲到文艺题材的时候,发表了“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精辟之见,鲁迅先生看重题材的意义,希望版画创作多刻画人物和故事,另外他又常劝从事木刻版画的青年学生多刻静物、多刻风景、多刻小品、多刻日常所见的社会现象。鲁迅对现代派艺术的态度是“拿来、挑选,取其可用之点[1]”。鲁迅先生作为20世纪的革命先辈,为我们21世纪的后辈指明了一条清晰的版画创作思路。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者优秀动画片等,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感受版画艺术的魅力。这样直观化的视野对学生兴趣的提高、认识的加深都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世界各地的艺术资源,在介绍不同地域的版画作品时,更是无缝对接。学生可以在屏幕上欣赏到山东木版年画的粗犷大气、福建泰宁的细腻精美,或者是四川的剪纸版画,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文化背景。另外,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一幅完整版画作品从熟悉版画制作流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版画文化的认知,也激发了他们想要亲自动手创作的欲望[2]。进一步地,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艺术展览或比赛,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通过这一形式的反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更多的创意和灵感。还有一点,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协作即家校合作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家长会或者社区展览,家长和社会可以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成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支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的联动。

综合以上,美术教师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结合生动实例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高中生学习版画的热情,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发现知识的力量,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利用数字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育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入已促使教学方式向数字化转变,这一趋势逐渐成为主流。在高中阶段,针对美术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版画模块教学,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显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了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表现。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后,随即对版画知识进行讲解与分析,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的辅助,版画艺术的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理论讲授和传统的手工操作,而是能够将复杂的版画知识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视觉传达的逐步盛行也对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IT技术的支持下,直观视觉传达教学正逐渐从大学课堂普及到中小学课堂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数字教学软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样直观的视觉展示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具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世界各地的版画艺术资源,多媒体数字技术能够实现无缝对接。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加深了学生对版画文化的认知,也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作的欲望。

在实际操作方面,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应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没有实物材料的情况下,模拟版画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这种新鲜又刺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版画制作流程的同时,还可以自由尝试各种创意设计。无论是模拟操作还是创作空间的自由度,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此外,互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平台,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版画艺术的窗口。学生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国内外的版画艺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版画艺术发展历程和风格差异。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关于版画艺术的讨论和交流,与其他艺术爱好者分享观点和创作经验。这种互动性很强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更多创作灵感。

总之,引进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到高中课堂教学,尤其是版画模块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版画教学模式,使其更加生动、直观、高效,还激发了学生对版画艺术的喜爱与热情,提升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这种结合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的艺术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未来的艺术追求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审美阅历

现阶段教学改革正大力推进,版画模块教育也在这一进程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再只是站在讲台上教授知识,而是充当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导师。在新的改革理念下,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单一乏味的教室环境,而是通过直观感受和亲手制作版画来理解版画之美。这是学生认识版画艺术的关键一步。

教师在讲解版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不同流派和大师作品时,激发学生对这门艺术形式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木版画的理论认知。随后,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亲自操作雕刻工具,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从理论过渡到感性认识。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选择版材、调配油墨,以及如何利用刻刀在版材上雕刻细腻的图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将自己对色彩和形态的理解融入作品中,亲手体验从构思到成品的整个创作过程。

在现代课堂中,许多教师已经将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引入教学。通过数字科技的融入,版画的无实物数字雕刻和虚拟印刷成为可能。随着希沃一体机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艺术家的创作手法,近距离观察各种版画作品,汲取灵感。这种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参加艺术活动也是将学生课堂拓展到教室外的一种形式。教师通过鼓励学生与艺术前辈对话,使学生的审美体验更加深刻。版画创作不仅是技艺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学生通过色彩、线条和质感来传达个人的审美风格和情感,逐渐学会如何通过艺术进行自我表达。

全面提升审美的途径不仅在于实践中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通过走出课堂、引入课堂新元素来实现。版画制作的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培养,更是提升审美感知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创作,学生学会从艺术角度理解和创造美,并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最终让高中阶段的版画艺术探索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进行多元评价,巩固学生知识储备

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版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它能使学生的审美经验愈加丰富,激发更多创造力潜能,并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多元评价的实施不仅是对学生版画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检验,更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策略。这样,学生巩固和提升了创新思维,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版画课程中设计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的艺术实践、理论学习、创意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在艺术实践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制作工艺技巧的运用和作品的新颖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传统木版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为现代版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高中阶段,除了要评估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考察他们如何将个人感悟融入作品中,表现创造力和表现力。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撰写文章或进行艺术评论,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这样,他们不仅能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未来的艺术创作铺平道路[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鼓励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有根据的分析和批评。这样互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更深理解。

此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活动,也是多元评价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展览、虚拟艺术馆等平台接触到更为多元的艺术作品和资料,拓宽知识视野,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创作,收获外界反馈。这样的开放性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全球化的艺术语境中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

在合作环节中,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相互总结和评价,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内部总结和互相交流,学生能够从他人反馈中获得启发,进而提高自己学习成果。汇报作为一种展示学习和活动的形式,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历程,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总而言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储备,还能够鼓励他们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多探索思路,发现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培养成为具有批判性思考力和独特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

五、结束语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不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更是学生审美与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在高中版画模块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版画技巧,还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众多艺术模块的教学内容中,版画艺术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承载着丰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传统版画,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版画艺术的学习,不仅是对一种技艺的掌握,更是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因此,高中阶段的版画学习不仅仅学习一门技艺,更是对文化认同的深入体验。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将版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启发,推动艺术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允经.版画情缘——李允经版画艺术论文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2]肖天龙.木刻版画在高中美术模块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以河北滦县第一中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曾婕.版画模块教学中木版年画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4):176-177.

[4]蔡莉.共享数字资源,探索版画文化——以初高中美术版画微课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3(15):174-176.

作者简介:王秋硕(1981-),女,吉林省吉林人,本科,从事美术学(版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