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人类美术历史最初,所有美术艺术创作都是在平面上展开的,这就是美术艺术创作中的平面化属性。伴随科学技术与艺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平面化美术创作逐渐朝立体化三维空间美术创作过渡,大量个性化绘画语言纷纷出现。新时代油画创作虽然追求美术构图的立体化,但是运用平面化图式来压缩画面纵深感是具有独到之处的。它虽然削减了油画画面的信息量,但是在艺术空间表现方式上却更加自由,它代表了艺术创作者对于物象的认知理解,运用独特的平面空间来安排画面中的点、线、面。
关键词:平面化图式;油画创作;艺术表现方式;实践运用;创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7-00-03
在油画创作中,绘画空间的利用非常重要,它深受人类视觉与心理学影响。无论是写实油画抑或抽象油画,其中的空间表现同样出众,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进步空间非常大。相比之下,油画创作中的平面化图式是注重画面单纯化与装饰性属性的,它的深度与体积表现虽然不大,但并不代表平面化图式没有前后空间感,这种绘画空间格局设计彻底摆脱了传统视觉规律以及空间观念,为油画创作逐渐走向平面化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性。
一、平面化图式表现的基本理论
在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绘画整体创作倾向,消除透视空间,追求油画平面化图式表现的极致。实际上,在平面化图式规范中,油画创作艺术表达也可以非常有深度,不断增加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在平面化图式中,艺术创作者的情感表现也相当充分。
虽然二维平面并不借助焦点透视来表达绘画画面对比度,但它本身也是具有一定深度空间的,这种深度空间表达主要源自鉴赏者对物象的主观意识。换言之,对油画平面创作范式的解构甚至重构,代表了鉴赏者的无限遐想空间。当代油画创作倾向于采用平面化图式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它完全迎合了当代社会人们快速读图需求,并真实表现了艺术创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艺术家也希望追求创作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平面化图式的其一表现是平面装饰,典型代表如野兽派油画代表马蒂斯。在他的作品中,画面组织完全依赖点、线、面,平面图形与色彩表现相对统一,对称性较强,装饰效果突出;其二表现形式是平面化图式表现,这种风格逐渐淡化了油画的透视关系,明暗色彩的对比度不再明显,画面结构主要以平涂为主。第二种表现形式强调了平面化图式的实践与深度研究,这也是本文关于当代油画创作主题研究的核心重点。
二、油画创作平面化图式的实践运用研究
在油画创作中,对于平面化图式的实践运用与艺术追求相当深刻,无论是对油画中简洁性造型的构图空间表现、对个性化色彩的运用与空间表现,还是对多样性肌理的尝试与空间表现方面都非常值得研究。
(一)简洁性造型的空间表现
油画创作十分注重画面空间感,无论是空间薄厚的对比,还是对虚实变化的对比都非常精妙。艺术创作者更追求一种简洁性的造型与构图的空间表现优化,这种优化是对鉴赏者视觉的巨大冲击,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客观真实反映于创作者的画笔下,是主观精神的一大重要产物。对于某些技艺高超的油画艺术创作者而言,他们在油画创作中运用平面化图式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追求高于生活的艺术化二度创作,这就能够相对自然地展示平面图式范式,在思想情感与审美上得到升华,彻底摆脱油画绘画的固有雕塑感与不良的视觉错觉。从最初的油画草图绘制来谈,它的第一步要考虑到所绘画对象的造型应当如何处理,这一处理过程要灵活善变,并不机械刻意,要将复杂的、有体积的绘画对象简单化、平面化,实现造型的平面化。例如,在构图呈现上,主要运用几何图形来实现对画面的有效切割,如黑白灰的平面化图式布局就是如此。艺术创作者在思考画面分割过程中,需要思考更多。以法国画家保罗·塞尚的《钢琴女孩》为例(如图1),整个画面中所采用的黑白灰平面图式非常整洁清楚,构图方式就是直接将画面的立体形态转化为平面化造型,在画面细节表现上概括性很强,单元基本造型在处理方面更加倾向于塞尚的主观化判断。塞尚的这一创作手法也被后人所借鉴学习,构图中对于图形空间对比的处理非常巧妙,前后空间感都有所保留,但全部呈现于一张平面化构图画纸中,非常神奇[1]。
结合平面化图式范式展开论述,可以了解到艺术创作者十分倾向于处理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画面空间的表现关键分析深刻到位,结合简洁造型进行平面化设计,其中的关键步骤就是即便是在平面化图式范式中,也能呈现出某些有趣味的造型。这种趣味来自简化,即将某些物象形体的简单特征展现出来,这需要艺术创作者懂得如何取舍、简化和概括。例如,采用粗笔直接勾勒物象的造型,同时注意粗笔的笔触质感比较厚重,会产生一定的斑驳效果,在用笔力度上,也需要追求呈现一种虚实转化,虽然忽略了某些细节,但是在大体造型表现上比较大气,再辅以细微调整,画面造型的趣味性就彻底呈现出来。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创作者需注重对物象的观察表现,通过快速勾勒造型来展现某些油画中的静物形象;或者创作者直接进行主观变形创作,将物象之间的疏密与大小关系也一并表现出来,从主观上来说,处理手法是相当考究的。
在表达平面化图式物体空间感过程中,创作者十分追求墨色的浓淡干湿处理,如此才能将虚实变化表现出来,其所呈现的空间效果非常出众。比如,创作者绘油画草图,需刻意拉近不同物体之间的距离,其中所遮挡的块面对比关系表达也十分强烈。当然,创作者也同样追求对物象细节的弱化,采用大小形状不一的色块分割与组合来表达画面中某些关键物象。简言之,在平面化图式中适当增减或者挪动构图来平衡整体的构图格局。再者,参考画面的主观化处理,也能确保图形轮廓线条中虚实变化突出,其中的线条勾勒不但清晰也模糊,界限并不明显,这就使得整幅油画的画面局部空间感丰富,为鉴赏者带来视觉上的前后空间感冲击。
上述分析内容符合简洁性油画平面化图式创作的特点,创作者对于这一简洁性造型的探索以及对画面构图的转化非常到位。这种创作不仅是对油画中物象的平面化勾勒与简化,更通过真实的构图方式,将原本抽象化的形态逐渐具象化,并通过分割块面来表达不同物象的特征。因此,在追求平面化图式简洁性的创作过程中,油画中物象的疏密关系表达尤为重要,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独特,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2]。
(二)个性化色彩平面化构图的空间表现
油画创作追求平面化构图图式表达,对于个性化色彩的运用与空间表现也十分出色。油画平面化构图创作过程中的色块与色相表现都是以几何或者非几何图形呈现出来的,其中并不存在任何对应关系,包括色块的饱和度、明度等也不存在对应关系。但是,平涂色块在油画创作中极具个性,它在个性化色彩平面化构图创作中追求空间表现运用与优化,在色层基底的制作上薄厚处理相当微妙,其中所产生的画面空间感虚实对比强烈,物体轮廓线条十分讲究,配合大致的黑底作为造型勾勒,最后用颜色进行平涂调教,就能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这里着重讲平面化构图空间中的平涂技法,它主要根据画面中的某些暗色系物体为参考依据,所创作出的视觉效果非常突出,同时也为整个画面额外增添了空间表现,如此的画面色层表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如果创作者能够运用刮刀在画纸上人为剐蹭制造肌理,则平面式图式油画中的破旧沧桑感、怀旧感就立刻显现出来,触动鉴赏者的情绪,不禁开始回忆。
所以说,如果平涂色块表现得当,它对于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色彩的运用和空间表现力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创作者完全可以通过不同色块的强弱对比,增加画面的纵深感,同时通过色块之间的明暗对比来表现遮挡与重叠的效果。这样处理后的画面空间更为复杂,也更具自然随意的艺术气息,值得推崇。
以油画作品《印迹》为例,其中所描绘的老城市高铁列车穿城而过的场景令人十分熟悉。画面中大量运用了冷灰色调来表现阴雨连绵,明暗对比非常强烈。黑、白、灰依然为主色调,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淡蓝色作为点缀,这是经典的补色对比创作手法,能有效调动观众的视觉感知。画面中的电线杆和天空的亮灰色互相衔接,通过色差对比,地面和天空的分界更加鲜明,前后空间感随之显现。这种整体设计为原有的平涂色块增添了层次,使整个画面不再单调,见如图2所示[3]。
(三)多样性肌理平面化构图的空间表现
多样性肌理表现也是创作者在平面化构图中运用空间表现的一种重要技巧。众所周知,油画创作中对肌理的重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传达画面中独特的绘画语言,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表达创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责任。在合理运用肌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为画面增添丰富的层次,还需营造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确保观者能够产生深刻的联想。
要掌握多样性肌理的表现,创作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油画技巧与丰富的绘画材料,并能在创作中找到表现个人思想与情感的独特方式。因此,肌理的表达必须依赖于刮、擦、点、涂、粘贴等技法,这些技法有助于创造丰富的肌理效果,且不同技法所展现出的质感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创作者会将熟石灰、沙子、锯末等混合颜料进行作画,以增加肌理的层次与丰富感,这些辅助材料能有效提升油画的艺术感[4]。
三、油画创作平面化图式的创作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油画创作中平面化图式的某些关键点。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简洁性造型特点的反思,这要求创作者在画面的构成与节奏把控上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不断转变观察与创作方式。从最初的模仿到对物象的主观平面化处理,创作者逐步实现从三维立体空间到平面意象的探索,这一过程也涉及对文化表现符号的追求。若从多重创作角度来看,创作者需要去繁化简,去掉油画创作中的复杂要素,保留最简洁的平面化范式,包括色层与肌理,从而使作品更加干净和美观。
其次,色彩的主观化运用是值得深思的重要方面。现代油画创作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色彩观念,色彩在作品中的地位与处理方式也有所变化。例如,创作逐渐从临摹物象转向创造意境,色彩的解放过程虽然漫长,但也精彩。从真正意义上讲,这种对色彩的运用与传统色彩表现不同,它更多是对物象色彩的弱化,向自然色彩表达的真实感靠近,其中也不乏创作者的一些主观意识表达。
最后,创作者在油画创作中对材料的表现与运用也尤为重视。这一切都基于现代材料的使用,力求通过材料来对比和展现油画的美感。在材料运用上,创作者通过增添画面层次来形成强烈的视觉比度效果,确保艺术家的情感创作与油画作品的统一。还以《印迹》为例,创作者对于平面化图式的理解尤为深刻,所以他采用斑驳的质感来表达油画中城市的沧桑与阴冷。这种材料的运用使得所绘制的城市更具力量感。画面中的点与长直线也融入了怀旧情感,创作者在反复表现画面形态的过程中,强调并突出了主观情感的表达[5]。
四、结束语
在平面化图式设计与规划上,当代油画创作者已经突破了常规构图规范,在结合诸多创作优势特征来表现造型过程中,还需要融入主观情感表达来丰富画面语言,确保创作思想更有深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平面化图式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仅注重优化平面化表达的叙事性,还强调绘画作品的整体艺术感、审美表现力和思想认知水平的提升,对创作者的创作技法要求极高。笔者认为,创作者的思想认识、审美表现、创作技法在平面化图式创作过程中都能得到极大提升。未来的创作实践中,油画创作者还要持续探索平面化图式,学习和解读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作能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建立独特的绘画语言,追求平面化图式与空间表现的结合,使画面更具丰富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张亚茹,王相生.中国当代油画的平面化倾向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4(07):24-26.
[2]周帅,丁华杰.现当代中国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3(11):21-23.
[3]陈欢.浅析平面化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实践[J].名家名作,2024(01):79-81.
[4]李超峰.论安徽油画风景创作者对徽州视觉图像的继承与创新[J].巢湖学院学报,2023,25(01):86-94.
[5]元志东.潘玉良油画创作中的东方色彩特质[J].美术观察,2022(08):70-71.
作者简介:Sun Manon(1996-),女,法国籍,硕士研究生,从事油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