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赵无极绘画中书写性符号的现代意义,特别是其“甲骨文时期”作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通过对赵无极艺术生涯的概述、书写性符号的特征与表现、甲骨文符号的运用与转化,以及色彩与线条在表达甲骨文符号中的作用的分析,揭示了赵无极如何将中国传统书法与西方抽象艺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文章还讨论了赵无极绘画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当代艺术家的启示,强调了跨文化融合在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赵无极;书写性符号;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7-00-03
一、赵无极的艺术风格演变
赵无极的绘画作品以抽象形式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将中国传统的书写符号与西方抽象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表1所示为赵无极艺术风格的演变,它概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转变,为理解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创作历程提供了视角。
赵无极曾在自传中深情回忆爷爷赵绍甫:“父亲出门在外,祖父才是家中唯一的男士,负责教我读书。我一边读书,一边一笔一画地学习写字。祖父还不厌其烦地把每样物件的名称写在这些东西上面,对于别人来说辛苦漫长的学习,却成了我的游戏。与其说是拘谨地学些表意的符号,不如说是涂涂画画。我对此充满兴趣。我后来画画时,像当年学写字一样,虽然辛苦,但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快乐,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1]”
赵无极的“甲骨文时期”对他艺术生涯来说至关重要。在那个时期,他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开创了一个独特的绘画世界。在他的画中,甲骨文符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变得抽象而独特,不再是简单的象形文字,而是他个人的艺术标志。他谈道:“我的笔在画布上创造了一些古朴的字形。笔画有时粗重,有时类似克利,字形断裂,空间也不相连。”这些符号在画布上自由舞动,与西方的抽象技法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学风格,这标志着赵无极艺术生涯的巅峰开始。那个时期的画,色彩更加鲜明大胆,笔法和光线的运用也尽显大师风范,甲骨文符号仿佛漂浮在梦幻般的画面中。在赵无极看来,“象形文字既非偶然造就的自然形象,也不是可以无限复制的纯粹符号,它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标记”[2]。
二、书写性符号在赵无极绘画中的表现
(一)书写性符号的界定与特征
1.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书法。对于中国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创新,赵无极的作品中直观地表现为书写性的体现。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书法传递的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通过笔墨干湿、笔势线条的结体和笔法,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加以体现。赵无极借鉴了这些书法元素,把它融入绘画创作中,让线条成为一种载体,既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是一种观念的体现。
2.文化符号的创造与解构。艺术创作中的写作性,既涉及对视觉符号的运用,又涉及对文化符号的创造和阐释,既有诗意的抒发,又有诗情画意的表现。诗性强调通过语言或视觉形式传达内涵深度和多义性的凝练与形象的丰富。在赵无极的艺术创作中,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将书写性呈现出抽象的诗意表达,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
3.抽象叙事与哲思表达。赵无极通过抽象的形式结构,探讨人生、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命题。这种抽象叙事在视觉层面上引人入胜,同时也是对时间、空间和记忆的哲思表达,其内在的叙事性和表意性体现出饱满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
4.跨文化的表达方式。书写性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表达方式,在理解赵无极的艺术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赵无极创作中书写性的探索,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赵无极在中西文化间如何展开具有个人语言的绵密表述,这也更有助于我们超越表象,理解在文化语境和语言差异下,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愿望及其多元形式。
赵无极的绘画作品中,书写性符号的运用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将东方书法与西方抽象艺术相结合的创新精神。这些符号在他的画布上自由挥洒,与西方抒情的抽象技法相结合,孕育出独特的抽象美学,成就了赵无极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甲骨文时期”。
(二)赵无极绘画中书写性符号的识别
在赵无极的绘画中,识别书写性符号是一个深入探讨其艺术语言的过程。这些线条及手笔不但承接了我国传统书法的精华也融于西方抽象艺术的自由精神中。他的作品中书法线条的运用不但表现在具象作品中,而且被充分地运用到抽象创作中。比如,他在水墨画中的运笔,即顿挫提捺,这些都构成了有明显的写作特点的线条的交错拼合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
“风”是赵无极一生的自然绘画主题。赵无极曾说过:“我常在心里揣摩的是:如何画风?怎么表现空白?表现光的明朗、纯净?我不想表现自然,而是将形象并列、组合,使人能在其中看到,静寂水面空气的荡漾[3]。空间和自然是赵无极关注和感受的对象,也是他在杭州读国立艺专学生期间试图探寻的东西。自此,赵无极开始将甲骨文和青铜铭文转化而来的书法艺术元素引入绘画中,同时对其进行解构和重构并转化,并且逐渐将这些元素与背景进行融合表现图底关系,将书写性的用笔和绘画对象进行结合,同时契合画家以及自然所流露出的美学精神,形成了“甲骨文时期”的艺术风格。正如赵无极所谈到的“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书法艺术,是对具象意趣进行抽象化的引申和升华”[4]。
(三)书写性符号与中国传统书法的联系
赵无极的绘画作品中书写性符号与中国传统书法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在精神和哲学层面上有所体现。中国传统书法强调笔法的力度、节奏和变化,追求线条的流畅,以及整体布局的和谐与平衡。赵无极在其绘画创作中,将这些书法元素抽象化,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在赵无极的画中,书写性符号不仅仅是画面的一部分,它们是情感的流露,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直接表达。艺评家皮埃尔·施耐德则说:“西方将他从东方解放,东方将他从西方拯救,在这两者之间,他建立起自己的中央之国。”作品中的书写性符号不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传达,这与中国书法追求的美学和文化内涵相契合。
因此,他的绘画作品成为连接东西方艺术的桥梁,展现了一种超越文化和语言的艺术表达。通过这种方式,赵无极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魅力,也为现代艺术的发展贡献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
三、“甲骨文时期”绘画作品分析
(一)“甲骨文时期”作品的构图特点
赵无极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经常使用类似甲骨文或钟鼎文等具有中国特质的抽象符号。这些符号仍然保留了文字的某些特征,如线条的粗细、形状的复杂性等,使得画面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色彩方面,赵无极的作品通常以红、黑两色为主调,这种色彩搭配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对比感,还赋予了作品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5]。在表达手法上,他特别擅长运用线条来呈现甲骨文符号的韵味。他巧妙地用金石般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画面中的符号,这些线条既显得苍劲有力,又充满了韵律之美,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效果。在构图方面,赵无极非常注重空间的布局与结构的巧妙安排。在他的作品中,符号与线条往往相互交错、层层堆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错落有致之感。这样的布局不仅使得画面层次清晰、分明,还极大地增强了空间感与节奏感。构图特点不仅展现了赵无极对色彩与光线的精湛掌握,也体现了他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融合的探索和创新。
(二)甲骨文符号在作品中的运用与转化
在赵无极的“甲骨文时期”,甲骨文符号的运用与转化是他作品中的核心特色。这一时期,赵无极将这些古老的符号重构成带有自我风格的独特笔迹。他通过对色彩、光和节奏的把控,解放了作品中的意象,使其变得更加自由,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赵无极的作品中,甲骨文符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形文字,而是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的符号型结构,它们在画面上以自由流动的线条和富有节奏的笔触呈现。这些符号与色彩、光线的运用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抽象意境[6]。
在画作《向屈原致敬05.05.55》中,赵无极用书写性符号重构中国传统故事与记忆的关系,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如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精辟地概括:“中国绘画是中国书法的延伸。对于中国人来讲,美的全部特质存在于一个书写优美的字形里。[7]”在《向屈原致敬05.05.55》这个画面中,画家大面积地使用蓝色,连绵不断蒸腾渐变的蓝色气韵,浑厚古朴,大气磅礴。中间一团橘色的光焰,下方的文字符号组成了一个烛台,流淌的蜡液,蒸腾的水汽与热浪,上升并逐渐飘向空中。文字符号与整个画面更加融合,加之以细碎的小笔触,将神秘古老的文明与画家的回忆相融合。
四、赵无极绘画中书写性符号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艺术领域,书写性符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符号不仅构成了视觉艺术的坚实基础,还为艺术家开辟了一条展现个人独特视觉逻辑与深厚情感的道路。现代艺术倡导个性化的风格表达,书写性符号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使艺术家能够巧妙地运用色彩、线条和形式,来传达他们的艺术理念,以及对宇宙那宏观而富有诗意的感悟。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书写性符号的运用成为从具象到抽象过渡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抽象艺术领域,这些符号能够超越具体形态,直接触及观众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与想象力,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赵无极的绘画作品为当代艺术家带来了深远的启示。首先,他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如甲骨文,融入现代艺术语境中,为当代艺术家在追寻个人艺术风格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次,赵无极的艺术探索证明,艺术家通过深入观察自然与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能够提炼出经典图像中的内在形式逻辑,进而构建出独特的艺术体系。最后,赵无极的作品还向当代艺术家展示了艺术创作如何跨越文化界限,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这种跨文化的艺术对话不仅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视野,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
五、结束语
赵无极的“甲骨文时期”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他个人艺术风格的一次显著转变。他运用甲骨文这一元素,将东方文化的深邃与西方抽象艺术的自由相融合,开创了一种新颖的视觉效果。这种融合超越了表面的形式拼凑,实现了文化深度上的交融与艺术创新。在赵无极的画作中,无论是线条的勾勒、色彩的配置,还是整体画面的布局,都展现出强烈的笔意韵味,这种笔意不仅反映在对甲骨文形态的采纳上,更深层地体现在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诠释上。
赵无极的艺术实践同样彰显了中西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尽管他长期居于西方,其作品却始终饱含深厚的东方文化情怀。这种跨越文化的艺术探索,不仅拓宽了艺术的表达边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角度去观察和领悟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之处与独特差异。
参考文献:
[1][法]赵无极,[法]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无极自传[M].邢晓舟,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2]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弗朗索瓦兹·马尔凯,扬·亨德根.赵无极:1935-2010[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8.
[3]陈芸,童威.抽象的抒情——赵无极绘画的视觉形式与中国艺术精神[J].美术,2023(12):133-139.
[4]徐元,胡心云.文化的摆渡者——赵无极中西融合的艺术[J].美术,2024(03):34-39+157.
[5]什么是赵无极的“甲骨文时期”?[J].艺术品鉴,2023(19):174.
[6]赵无极《21.04.59》:墨龙腾天甲骨巨献[J].艺术品鉴,2019(28):102-105.
[7]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M].王柯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丁沐尧(2001-),女,江苏宜兴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东方壁画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