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丽,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楚河汉界》、长篇纪实散文《阅读父亲》、长篇传记《王大珩传》、中短篇小说集《手臂上的蓝玫瑰》《催眠》等。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首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小说选刊》双年奖等。
1
刘顺是个屌兵。
但刘顺的屌兵历史却在十点二十八分戛然而止了。
十点二十八分之前刘顺一直在泡病号。刘顺泡病号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连队的正常军事训练突然停了,百十来号人被派去整天跟营区后面的那个烂泥塘子较劲。据说,这是因为前些日子首长来团里视察时,指着那个烂泥塘子问是怎么回事。当时团长赶紧向首长汇报,说这个烂泥塘子只刮着了营区的边,不归我们管辖。首长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意味深长地剜了团长一眼。于是,连队第二天就接到了去挖烂泥塘子的命令。
刘顺可不想把力气用在烂泥塘子上,他认为上面既然把军事训练都停了,自己当然就应该趁机放松一下了。于是,刘顺郑重其事地向班长告病。班长的脸一如既往耷拉得老长,刘顺知道班长坚决不相信他有病,但刘顺不在乎,他根本就没打算让班长相信。刘顺说有病只不过是给班长提供一个理由,让班长拿去当话把儿应付上下。刘顺感觉自己这样已经很地道很够意思很给班长面子了,所以见班长那张脸一直耷拉着不肯往回收,心里就有点不耐烦,说得了班头,我连话把儿都给你准备好了,你还在这儿跟我装啥深沉?再说了,你就不怕我去把那个烂泥塘子搅浑了?班长这才费劲把脸收短了些,说刘顺咱俩可说好了,你给我老实待着不许离开营区!刘顺笑着拍了拍班长,说放心。
刘顺和班长是同年兵。刚当兵时他俩还旗鼓相当,刘顺军事技术好,班长做细小工作好,两人都很受重视。说实话,那时刘顺并没把班长放在眼里,看他整天就知道抢拖把刷厕所花心思做细小工作,一到军事训练就露怯,心里就对他很是不屑。但没想到后来班长进步噌噌地快,先是当上了五好战士,紧接着又入了党,然后就当上了副班长,迅速把刘顺远远地落在了后面。班长当副班长那会儿,刘顺还不服气,仗着自己军事技术过硬,没少给副班长上眼药。直到副班长升任了班长之后,刘顺才彻底没了脾气。眼下是他俩当义务兵的最后一年了,不出意外的话,班长在年底就能转成志愿兵继续留在部队干,刘顺则毫无疑问要光荣退役解甲归田了。
早饭后,刘顺的确先老老实实地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认真体会了一番压床板的滋味,挺受用。特别是想到这会儿别人正撅着屁股挖那个烂泥塘子,想到班长脸耷拉得老长想收也收不回去,就越发地得意。
但还不到一个小时刘顺就有点躺不住了,心里一拱一拱的,总惦着那套单兵电子信息系统,特别想翻身起床去鼓捣那玩意儿。也难怪,设备到手还没等刘顺把它摆弄熟呢,就让那个烂泥塘子给搅和了。就像打电子游戏正来劲儿的当口咔嚓一声断电了,那才叫一个沮丧。但刘顺毕竟是老兵了,这些年也修炼出点定力了,所以虽然心痒难耐,但一想到自己现在是抱病之身,一想到以抱病之身去整训练课目有点太装,就生生把这点心思给压制下去了。
呸,刘顺狠狠地啐了自己一口,犯贱!
僵直地躺了一会儿,刘顺猛然想起班长那句“你给我老实待着不许离开营区”,精神头立刻冒出来了。对呀!我为什么不趁机出去溜达一圈呢?走!刘顺腾的一下坐起身,三下五除二换了身便服,躲着人眼悄没声地溜出了营区。
2
从调出的监控录像上看,刘顺扑向那女孩儿的时间,正好是十点二十八分。
监控录像显示的情形是这样的:那女孩儿突然出现在镜头中,头也不回地径直向马路中间跑去。此时,刚好有一辆车开过来,直冲那女孩儿撞了过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顺冲进了镜头。只见刘顺整个人箭一般地弹射出去,一把拽住了女孩儿,两个人同时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几乎同时,车轮紧贴着他俩的身体碾压了过去,整个过程真可谓惊险至极。
起初,指导员找刘顺问话时,刘顺还死活不承认,一口咬定自己那天病了,说自己可是一直老老实实在床上躺着休息来着,不信可以去问班长。结果指导员就板起了面孔,问刘顺士兵证在不在身上。刘顺说在。指导员让他拿出来瞧瞧,刘顺这才发现口袋里的士兵证居然没了踪影。
刘顺有点发蒙,脑袋里嗡的一声,心想这下坏菜了,呆在那儿一时不知该怎么圆话儿了。
指导员却露出了笑容,掏出刘顺的士兵证拍到他手上,说刘顺你行啊,做了好人好事还不留名,让人家媒体好找。
刘顺说不……不是……
指导员说什么不是,士兵证都掉到现场了还想抵赖?何况旁边还有目击者呢。
刘顺一听吓了一跳,怎么还有目击者?
指导员说,那个目击者看见你把女孩儿救下之后,一边照看昏迷的女孩儿一边让他帮忙打120,等120来了之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离开了现场。
刘顺听着脸竟一直红到了脖根儿,傻着眼儿直愣愣地看着指导员。
指导员见状乐得不行,说刘顺没想到你平时吊儿郎当的,动起真章来还真行,临了临了弄出这么大个动静。这下行了,你小子行了,咱连队也行了!
刘顺没听懂,干咂巴了几下嘴巴一句话也回应不上来。指导员倒不用刘顺回应,自顾自兴奋地搓着手满地乱转,说接下来就是我的事儿了!看我怎么操弄这事儿!然后又意味深长地冲着刘顺说了句,你小子就等着瞧好吧1
3
刘顺成人物了。谁能想到从十点二十八分的那一刻起,刘顺突然就从一个泡病号的屌兵变成了一个先进人物了呢。
最意外的当然是班长。开始班长怎么也不相信,跑去找指导员求证说,不会是弄错人了吧?刘顺那天明明生病躺了一整天没出过营区呀。
指导员看了班长一眼问,谁能证明他没出去过?
班长说那倒没……没人,那天我们全班都去挖泥塘了。
那不得了,指导员说,你又没在旁边看着他,你怎么就能断定他一直躺在那儿没出去过呢?
班长愣愣地想了一会儿说,反正我就觉得这不像是刘顺干的。
怎么不像?指导员问。
刘顺这人吧,班长说,思想有点落后,从来不愿意做细小工作,也没见过他做啥好人好事。
这就更说明问题了,指导员说,这说明人是会改变的,说明我们连队开展的美好心灵活动是卓有成效的!
班长说指导员你不知道,刘顺根本就不积极响应连队的美好心灵活动。重阳节我们班去敬老院搞活动时,刘顺净在边上说怪话。人家擦玻璃吧,刘顺说千万别把玻璃擦太干净了,今天还不定来多少拨人呢,大家高抬贵手给别人留点吧。人家给老人擦身子吧,他又说一到重阳节老头老太太就不够用,那么多单位都赶这天来抢老头老太太,一个人儿还不得被擦好几遍?他这些言论在新兵中造成的影响特别不好……
好了好了,指导员打断班长说,这些情况我都了解,你以前已经汇报过了。然后认真地问了班长一句,看起来你对刘顺成见很深呀。
我对他是有成见,班长说。
就是说,你到现在都不相信刘顺能做出这样的好人好事,到现在都不相信刘顺是能改变的?
不相信,班长说,我对他太了解了。
那好,指导员打开电脑说,你看看这段视频吧。
由不得班长不相信了,视频里的那个人千真万确就是刘顺!班长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嘴巴张得老大,半天也合不拢。
怎么样?指导员问,这回相信了吧?给你讲过多少回了,不要把战士看扁了……
指导员,刘顺撒谎!班长气呼呼地指着视频中那个身手矫健的刘顺说,我就知道他根本就没病,他就是不想去挖泥塘,成心偷懒耍滑泡病号!
说话不要带个人成见!指导员有点不高兴了。
我不是带个人成见,我……班长憋了憋还是照直说了,指导员,我要向你反映刘顺违反纪律的情况。那天刘顺跟我请假时我就怀疑他是装病,我知道他这人自由散漫惯了,所以特意强调不许离开营区,没想到他还是跑出去了。就算他在外面做了好人好事,那违反纪律也不能不处理吧?
我说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指导员终于火了,哎,我就不明白了,你是班长,你班里出先进人物最该高兴的是你,怎么别人没事你反倒跑来横挑鼻子竖挑眼?为什么?就因为你对刘顺有个人成见?还是你这个当班长的本来就是武大郎开店?
我……班长一下子瘪茄子了。
指导员犀利地盯住班长说,看来我还真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你是连里的骨干,也是你们这茬兵里干得最好最有前景的,你应该清楚连队出个先进人物不容易,应该清楚出先进人物对咱们这样的基层连队意味着什么。所以,我要求你,必须消除个人成见,彻底转变对刘顺的态度。从现在起,积极主动配合宣传刘顺的先进事迹,不许再散布任何类似的不利言论!
是!班长GBNzGTLlDBmJrxWKFmt/brFHjKoGYCS+7Coxa8uTCVQ=赶忙应声答道。
4
刘顺心里乱七八糟的,像极了“忐忑”那俩字儿,上不上,下不下,就在中间那么悬着。
连日来,连刘顺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撒出去了多少谎。其实刘顺并不是成心撒谎,他起初只是不想说出全部事实。结果媒体见他不愿意多说,再联系到他做好事不留名的举动,就理解为低调。对低调的人就得改变采访方式,媒体于是不再要求刘顺自己讲述事情经过,改为问答,由记者猜测过程中的种种细节,让刘顺确认事实。
一开始刘顺很紧张,生怕自己回答问题时出什么纰漏。但很快他就适应了,刘顺不笨,知道哪些问话该回答,哪些问话不该回答,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回答“是”,什么时候该回答“不是”。之前,刘顺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众撒谎竟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儿,他自己根本就不用费心编造事实,有的是人替他编。那些媒体人和领导个个热情洋溢,谁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推断他的行为,刘顺只消对他们的推断回答“是”或者“不是”就行了,之后立刻就会有人替他把事实完善起来。而且,刘顺完全不用担心这里面会有什么漏洞,因为他们随便哪个人都比自己高明,经人家手摆弄出的事实绝对符合逻辑,绝对经得起推敲。
总算把这乱哄哄的阵势给应付过去了,刘顺刚想松口气,就发现这口气卡在了嗓子头,再也无法松开了。刘顺这才觉出,先前为了掩盖真相当众承认下来的那些事实,已经无可救药地把自己推入一个更大的麻烦之中。现在,自己已经成了一个焦点人物,一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从车轮底下救人的英雄了。刘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亲手把自己给陷害了。接下来,刘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眼下,那女孩儿还一直昏迷着,医生说她是在摔倒时头部着地,造成了颅脑挫裂伤,至于什么时候能醒过来,医生一时也说不准。
但她终有一天会醒过来的,刘顺心里想。于是,刘顺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即便睡着了,也净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梦。大多数梦里刘顺都是在到处寻找东西,也不知道到底要找什么,反正好像是特别重要的东西。只是刘顺总也没办法找到那东西,所以心里总是焦躁不安,即便醒了也老半天都缓不过劲儿来。
不出所料,麻烦果然就接二连三地来了。
先是连队决定树立刘顺为“美好心灵活动标兵”。为了把刘顺的先进事迹宣扬出去,连队开始在群众中广泛搜集刘顺的好人好事,指导员还在全连大会上号召大家主动提供刘顺的事迹线索。自打那以后,刘顺就觉得大家看他的眼神儿都不对了。有一次吃饭,刘顺让炊事员添点菜。刘顺喜欢吃辣,从前每次见辣菜都多要半勺,后来不用张口炊事员就会主动给他添上了。但这次炊事员不仅没给他添,还怪模怪样地看了他一眼。这事如果搁在从前,刘顺肯定就发火了,但现在不行了,人家一个眼神儿就把刘顺给摁在那儿了。
接着,指导员亲自来参加他们班的班务会,动员大家认真挖掘刘顺的美好心灵,引导大家回忆刘顺都做过哪些好人好事。这是最令刘顺绝望的时刻,战友们轮番发言讲刘顺的好话,他们讲的那些事有的刘顺的确是做过,但做得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而有些事刘顺连听都没听说过。比如说刘顺军事技术过硬这没错,但说他天天帮战友练军事技术就过分了。还有,刘顺偶尔是会讲讲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但说他主动对大家进行美好心灵教育就说大了。最让刘顺目瞪口呆的就是班长了,班长竟然说他母亲做手术时,刘顺曾经往他家里寄去了五百块钱,而且说得声情并茂。当时刘顺都听蒙了,怎么了这是?刘顺无限悲哀地想,他们可都是跟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啊,谁还不知道谁?怎么就豁得上往死里去说呢?刘顺不是不喜欢听表扬,平时他总嫌自己得到的表扬太少,动不动就跑到班长面前嬉皮笑脸地主动申请表扬。刘顺当然知道表扬好,只是他受不了这样毫不留情的严重表扬,太严重了,严重得刘顺这张脸都没地儿搁了。作为资深屌兵,刘顺的扛批评能力历来是他引为自豪的强项,他习惯了批评。倒是这种劈头盖脸不容分说的表扬,让刘顺觉得实在是承受不了。刘顺使了半天劲儿才想起了那句话:当面表扬等于近距离杀人。对了,就是这句话。眼下,刘顺的感觉就跟这句话说的一模一样,他分明看见全班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刀子,大家争先恐后地轮番上前来捅他,一刀一刀地捅,直捅得他遍体鳞伤,鲜血横流……
再往后就是连里决定召开“美好心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刘顺准备在全连大会上做先进事迹报告。刘顺的报告稿是指导员亲自动笔写的,里面写的那些事迹真是太生动了,看得刘顺几番热泪盈眶,感动得一塌糊涂。直到放下手里的报告稿,刘顺才反应过来那里面说的都是自己。那里面当真说的都是自己吗?刘顺疑惑地望着指导员。
怎么样?指导员很有成就感地笑着问,挺感人吧?然后就满怀希望地对刘顺说,下面就看你的了。这样,你先把材料熟悉几遍,酝酿酝酿感情,然后我再一段一段地给你进行辅导。争取一炮打响!
指导员,刘顺吞吞吐吐地说,有些事…一
没关系,指导员很善解人意,说别担心,写在这里面的事实都是经过组织上筛选认定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见刘顺还是直愣愣地看着自己,指导员又说,刘顺你应该这样想,任何典型都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有行为规范,典型就是行为规范的榜样。这样想,就可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优秀品质都集中在一个先进典型的身上了。我这样说你就明白了吧?
刘顺点点头,觉得自己似乎是听明白了。
这就对了,指导员说,刘顺你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尽管放心大胆地讲。
听倒是听明白了,但真要放心大胆地在全连大会上讲,刘顺还真挺为难。尽管有指导员在一边辅导着,刘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情绪总是不够饱满,调门也不那么高亢,情感表达更是不到位。刘顺知道自己心里发虚底气不足,很难进入指导员所要求的那种理想状态。眼看报告会就要开始了,指导员急,刘顺也急。一想到还得应付那么大的一个场面,刘顺就想打退堂鼓。但刘顺心里明白,到了这个份上已经容不得他刘顺打退堂鼓了,何况指导员已经明确流露出准备给他改志愿兵的意思,他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走哪算哪了。
报告会那天,上台的那几步对刘顺来说就像万里长征那么长。刘顺觉得脚沉得像戴着镣铐,整个身子如赴刑场般僵硬滞重。站在台上,刘顺只能机械地念着手里的稿子,把指导员费心辅导的声调起伏、表情变换、动作配合统统忘了个一干二净。整个过程中,刘顺几乎一直没抬过头,只有在念到给班长家里寄去五百元钱时,才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班长一眼。刘顺看见班长神态自若,正听得入神。再接着往下念时,刘顺就发觉自己的舌头比刚才利索多了。
掌声雷动。待掌声都热烈半天了,刘顺才想明白这些掌声是送给自己的。晕晕乎乎地走下台,刘顺刚回到宿舍就一头栽倒在床上了。
这回,刘顺可是真的病了。
5
有病真好,刘顺舔着满嘴的燎泡无限感慨地想。
只可惜刘顺这烧发得还不够高级,没能烧到住院的程度。其实刘顺只要再坚持发半天烧,就会被送去住院的。遗憾的是,头天晚上还烧得好好的呢,说好了第二天早上不退烧就去住院,结果第二天早上一量体温,这烧居然不明不白地放弃阵地自行撤退了。当时刘顺那叫一个沮丧,只不过没敢表露出来,他现在毕竟备受关注,自然得学着注意影响什么的了。
指导员来看望刘顺,对刘顺有病还坚持不住院不离开连队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刘顺听着心里就有些羞愧不安。这事儿要搁平常,刘顺肯定就告诉指导员自己已经退烧了,但赶在现在这个时候他还真有点拿不准,不知道该不该说了。
指导员走了之后,刘顺躺在床上发了会儿呆,想起班长这两天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心头竟泛起了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说实在的,刘顺跟班长一直挺不对付的,因为厌烦班长热衷于做好人好事,喜欢表现自己的那股劲头,没少在私底下调理班长。当兵头一年刘顺总故意把自己的脏衣服扔给他洗,嫌不够还到处给他划拉脏衣服,自己班没有了连外班的都往回划拉。后来他当了副班长、班长,新兵都开始抢着给他洗衣服了,谁都不再让他洗衣服了,只有刘顺还依然故我。想起来,班长哩哩啦啦地也给他洗了两年多衣服了,而且从没见班长有过怨言。这事从前刘顺从来没觉得有啥不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再说了,刘顺心想,你不是爱做好人好事吗,我这是给你表现自己的机会呀,所以你应该感谢我才是。但今天,刘顺想起这事时不知怎么心里忽然觉出有点不得劲了。五百元,刘顺百思不得其解,班长为什么要把这无中生有的好人好事栽到他头上呢?
实在没什么事干,刘顺又惦记起那套单兵电子信息系统了,但这个信号刚一冒头,立刻就被刘顺坚决地给删除了。现在自己已经够招眼的了,刘顺想,千万别再整什么出奇冒泡的事给自己找麻烦了。刘顺于是决定把衬衣换下来洗洗,都成典型了,不好再让别人给自己洗衣服了。刘顺特别不愿意洗衣服,他经常把脏衣服泡进盆里不管,还吹嘘这是自己发明的简易洗衣法,叫一泡、二踹、三过水。说是先要把脏衣服泡透,等快要沤臭的时候踹上几脚,相当于老娘们用木槌敲的意思,然后再打开水龙头猛冲,冲够了拎出来晾上就结了。刘顺心里明镜似的,连里做好人好事的多着呢,总会有人顺手把他泡的脏衣服洗了,自己乐得偷闲。但今天,刘顺不知怎么忽然就有了洗衣服的心情,很想认认真真地给自己洗一回衣服。一个盆不够,刘顺去班长铺下找盆时看到里面放着脏衣服。刘顺很是犹豫了一阵子,但最终还是连盆带衣服一起端走了。
一连几日,刘顺都老老实实地窝在宿舍里养病,连班长都觉得不太正常。虽然明知是指导员下命令让刘顺好好将养身体,但凭班长对刘顺的了解,这家伙素来都不会轻易放弃新课目训练的,何况还是单兵电子信息系统这么重要的军事训练。
刘顺这是怎么了?这段日子,班长越来越觉得刘顺有点不对劲儿了。那天,当刘顺把洗干净的衣服扔到他床上时,班长简直是目瞪口呆。当时刘顺也有点不好意思,只草草地说了句,顺便,我也就是顺个便,干不干净可不管啊。班长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刚张口说出了个“谢”字,刘顺就一副受不了的模样,忙不迭地打岔说,别,别卸(谢)了,还是你自己驮着走吧。说罢,赶紧一溜烟地躲开了。班长冷眼看着屌兵刘顺,见他一反常态地不仅不再去鼓捣单兵电子信息系统了,还净干些莫名其妙的事,居然破天荒刷起厕所、掏起下水道了。这些活刘顺从前可是从来不沾手的。
刘顺也知道自己不对劲儿,但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知道全是让指导员的安排给闹的。指导员那天跟刘顺说,等他身体恢复过来,立刻就安排他去医院看望那女孩儿。指导员还说,他已经跟各路媒体都打过招呼了,到时会有很多新闻单位进行现场跟踪报道。当时刘顺一听,顿时就慌了神儿了。刘顺不是不想看那女孩儿,毕竟那女孩儿的伤跟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不是他,那女孩儿不会跑;如果不是他突然用力拉拽,那女孩儿就不会跌得那么重。所以,刘顺在内心深处一直对那女孩儿存有愧疚。其实刘顺很想找个机会去看看她,一个人去,悄悄地,后面别跟着一大帮人。但刘顺知道这不可能,在经历了这么多突如其来的变故之后,在被自己的谎言给绑架了之后,在这件事变得面目全非了之后,这件事就不再是他刘顺一个人的事,也不再是他刘顺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了。
说心里话,刘顺特别害怕去医院,特别害怕会在看望她的那一刻,看到她突然苏醒过来。刘顺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怎么办了,他真恨不得再烧个十天八日的,把自己烧糊涂算了。所以刘顺睡觉不盖被子,光着膀子出去吹凉风,谁打个喷嚏就往前凑,但无论怎么折腾,那根倒霉的体温计也不肯帮忙,就那么冷着脸子无动于衷。刘顺又想拉肚子,就去刷厕所、掏下水道,干完脏活连手都不洗就吃饭。结果不仅没拉稀,反倒是屎蛋子越拉越硬更干燥了。刘顺绝望了。
更让刘顺绝望的是,他现在无论做什么都会受到关注,无论做好做坏都会有人议论。特别是当领导再抓住刘顺掏下水81c2b3d521e1ebdc4f6b17d58a33b9b89fbacc2ee6c2794b281a2c19cb2e85ec道、打扫厕所、洗衣服等好人好事大肆表扬时,刘顺就绝望得恨不得钻地缝。过去刘顺最不怕人议论了,别人爱说啥说啥,他连听都懒得听,脸皮厚得能打掌。现在不知怎么就在乎了,支着耳朵听不说,还往心里头装,装得心里窝窝扎扎堵得溜满。刘顺发觉这做好人好事很有一种钻地道的感觉,一旦钻进去了就得一个劲儿地往前钻,上下左右都拘着你呢,别想拐弯掉头。就像你掏了一回下水道,甭管你当时出于什么原因,是你给弄堵了心里过意不去还是公益心偶尔发作,反正你把下水道给掏干净了,于是你就被好人好事了。而一旦被好人好事,你心里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人家对你的感觉也不一样了。下次再看见下水道堵了你还掏不掏?当然得掏!不掏别说人家会觉得不对劲儿,连你自己心里都过不去!到了这会儿,刘顺才忽然间有点理解班长了。他发觉照这样下去,自己也会像班长那样到处寻摸着去找好人好事做了。
6
女孩儿很安静,对周围的嘈杂一无所知。
这是刘顺第一次面对面地把女孩儿的模样看清楚。刘顺有点吃惊,他没想到女孩儿那么小,好像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也没想到女孩儿那么瘦,薄片似的,胳膊腿精细,狼见了都会掉眼泪的那种。
媒体不失时机地对刘顺进行现场采访,问如果女孩儿这时苏醒过来了,你最想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刘顺没听见“如果”,只听见“苏醒过来了”,不由得心里一惊,顿时大脑一片空白。
幸亏有指导员在旁边,指导员赶紧接过来说,请大家理解,自从救了这个女孩儿之后,刘顺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因为女孩儿至今没有苏醒过来,她的身份也一直无法确定。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找到她的亲属。希望媒体的朋友们能够发挥优势,帮助她尽快找到亲人,使她在苏醒之后,第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亲人。接着,指导员又满怀深情地说,如果到那时还没找到她的亲人,那么我们想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她放心,我们都是她的亲人!指导员的话引起了阵阵热烈掌声。
临走时,一直没吭声的刘顺忽然对指导员说,他想留下来,自己在这儿多待一会儿。指导员当即表示同意,并把媒体都招呼走了。
四周终于静了下来,刘顺这才觉得缓过来了点神儿。
过午的阳光开始偏斜,一束斜阳温和地攀上女孩儿的床头,顺着发辫漫上了女孩儿那小巧的额头。刘顺默默地看着那女孩儿,她的眼睛闭得并不紧,浓密的睫毛只微阖着,颤颤巍巍的似乎随时都会忽闪着睁开。每当女孩儿的睫毛颤动时,刘顺的心里就会发一阵子紧,以为她马上就要醒了。但女孩儿却一直睡着,并不睁开眼睛,过了好久刘顺才有些适应了,心才慢慢放了下来。
说老实话,刘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留下来守在这里。刘顺看出指导员对他的提议相当满意.也看出周围人纷纷流露出赞许的眼神儿。刘顺知道他们一定以为他这样做是想表达对女孩儿的关切之情,一定以为他刘顺是最希望第一个看到她苏醒的人。他们谁也不会想到,恰恰是他刘顺最怕这女孩儿苏醒过来。
刘顺无法想象,一旦女孩儿苏醒过来,自己该怎么办?万般无奈时刘顺常忍不住想,如果她就这样一直昏迷下去,再也不醒过来该有多好。每当这个想法冒头,刘顺都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大嘴巴。但刘顺拿自己没办法,他克制不住。
斜阳漫上了女孩儿的脸,刘顺看见女孩儿的薄眼皮在光照下透出了几根细小精致的血管,就忽地想起了娘说过的那句“眼皮子上有血管的女子性灵得很,难搞得很”,不由得长长地叹了口气。老辈人到底透彻,刘顺心想,这女孩儿真是性灵得很,难搞得很呢,竟把自己弄到了现在这地步,事事身不由己不说,还步步都踩着麻烦,不知前面还有多少麻烦在等着呢。刘顺忧心忡忡,因为指导员告诉他,说他现在弄大发了,不仅引起了营里的重视,连团里都给惊动了。指导员说团政治处已经来了通知,说很快就要下来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了解整理刘顺的先进事迹。团里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深入挖掘刘顺的事迹,争取弄成一个先进事迹报告团的规模,把刘顺这个连队美好心灵活动的成果推到师里、军里去。我说什么来着?指导员兴致勃勃地对刘顺说,我说过让你瞧好,看我怎么操弄这事吧?还是那句话,这下你小子行了,咱连队也行了!指导员说罢,重重地拍了拍刘顺的肩膀,拍得刘顺心头直颤。
怎么办?刘顺心绪复杂地看着床上的女孩儿,你说我该怎么办?
女孩儿微闭着眼睛,神态平和,呼吸轻慢,只无动于衷地躺在那里,对发生的一切都毫无察觉,一切都置身事外。
刘顺忽然有些羡慕这女孩儿了,她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需要面对,没有采访,没有烦恼,不用撒谎,不用做报告,不必承受表扬,不被好人好事,不愧疚,不难堪,不提心吊胆,不失眠做梦睡不着觉……
7
团工作组下连抓典型的工作非常严谨有序,要求提供刘顺好人好事的见证人必须写出书面材料,详述经过并签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再由刘顺对证实材料逐一确认签名。这是上级机关集多年宣传典型的经验教训,为了防止下面弄虚作假制造假典型假事迹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掌握了这些基础材料,抓典型的工作就算落到了实处。
刘顺没想到自己竟然做过那么多的好人好事。有的事刘顺依稀还记得一点点,有的事虽然似乎有点记忆但出入很大,大多数事刘顺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初时,刘顺还很认真,使劲想到底是不是有这回事,看到有些言过其实之处还挺难为情的。但很快,刘顺就不费那个劲儿了,反正指导员说这些材料都是经过支部审查的,自己只签上字就行了。再说了,兴许就是自己忘性大,刘顺转念又想,还亏得战友们一直心心念念地记得自己的好,看来今后还真得用心待大家,真得把做好人好事当回事了呢。
班长提供的还是刘顺给他家里寄钱的事。这一次,班长详细地写出了事情的经过,写了他得知母亲治病需要钱后怎样愁眉不展,写了刘顺是怎么看出来的,怎么问的他,他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甚至连刘顺的表情动作都写得活灵活现。看着班长这份生动的证实材料,刘顺仿佛看到了当时的那个场面,一时竟有些恍惚起来,隐约觉得好像真的是有这回事,自己也好像真是说过那些话。
在对一份份材料确认签字的过程中,刘顺逐渐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他越来越有自信了。过去,刘顺虽然对自己的军事技术水平很有信心,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组织纪律性差的屌兵。直到这次集中地看到大家对自己的评价,刘顺才发现自己竟然还有许多不为已知的优点,发现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十分高大,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美好心灵的完美士兵。这个发现对刘顺很重要,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增强自信心,因为刘顺事迹报告团马上就要到各个连队去巡回演讲了。
刘顺开始了一段有声有色的风光日子。以刘顺为中心的“美好心灵先进事迹报告团”,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在指导员的悉心指点下,刘顺已经完全找到了做报告的感觉。现在的刘顺在台上充满了自信,心不慌,腿不抖,情绪饱满,声音洪亮,节奏也把握得恰到好处。每当讲到动情处,刘顺都会稍做停顿,给台下的观众留出酝酿感情的时间,然后再把情绪一下推向高潮,让观众的眼泪倾泻而出。刘顺很享受这种感觉,让别人动情,也让自己动情,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感动着自己。
自从巡回演讲以后,刘顺的身上有了不少的变化。刘顺现在很少有机会回连队了,但只要回连队,他的表现都很尽如人意。不再逆着班长,不再对公差勤务挑三拣四,不再压床板泡病号,而且还会尽量做些好人好事。个别也有人故意调理刘顺,说刘顺你可回来了,什么什么活儿就等着你呢。搁从前,可没人敢这么跟刘顺说话,如果这么说刘顺准不会轻饶了他。但刘顺现在不同了,不仅不急不恼,转身就去把那活儿给干了。刘顺变化最大的还是在军事训练方面。因为刘顺总在外面跑,没时间参加军事训练,所以军事技术在连里已经明显不占上风了。搁从前,刘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在军事技术方面输给别人.差上一点都会下死力气练,不争头筹誓不罢休。但现在他身不由己,心劲儿明显不像从前那么盛了,也能容忍风头被别人抢去了。
与此同时,刘顺的好消息还在接踵而来。团里已经把刘顺的事迹材料报到师里去了,听说师里很感兴趣,因为现在正在搞军人形象教育,需要在战士中树立这样的典型。指导员推测,以刘顺现在的势头闹不好师里也挡不住,很可能会整到军里去的。指导员还告诉刘顺不要再考虑复员问题了,他已经被连队列入从义务兵中选拔志愿兵的第一人选。
但日子越是有声有色,好事越是接连不断,那女孩儿就越是成了刘顺的一块心病。只要一想到那女孩儿,刘顺的心就会往下沉。连做梦梦见女孩儿苏醒了,刘顺都会从梦中突然惊醒,惊出一身的冷汗。好在那女孩儿一直都没有苏醒的迹象,刘顺也尽量克制自己不去想她。反正只要那女孩儿一日不醒,刘顺就能有声有色地过一日。
8
医院来电话,说女孩儿苏醒了。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指导员显得比刘顺还要紧张,竟破天荒地没叫上媒体,拉着刘顺就直奔医院去了。
路上,刘顺一直躲避着指导员的目光,一句话也没说。刘顺无话可说,他知道自己完了,那个始终悬挂在头顶上的,自己一直企图躲开的,叫作身败名裂的重锤,终于哐当一声砸到了他的头上。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刘顺茫然无措。刘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能想到的就是他得当众承认错误,得推翻之前的一切说法,得承受欺世盗名的指责,还得归还所有得到的荣誉。然后呢?然后他就得回去重新当他的屌兵了,而且还是个比从前更不叫人待见的屌兵。他得看老兵的白眼,受新兵的嘲笑,忍受班长的指点训斥。再往后呢?再往后他就该解甲归田了,部队是不能留他了,改志愿兵的希望也就永远破灭了……
红灯,突然一个急刹车,车停在了路口。刘顺无奈地望着前面的红灯,望着拥堵的街道和人群。绿灯终于亮了,车队又流动起来。看着疏通后逐渐活泛起来的路面,看着身边的街道和人群越来越快地向后退去,刘顺绷紧的神经不觉松弛了下来。不就是再当几天屌兵嘛,不就是复员回家嘛,还不是跟从前一样!刘顺想,自己本来就是个屌兵,何况自己还挺愿意当屌兵,挺享受当屌兵那酷劲儿的。再说了,自己原来就准备年底复员回家,从来都没动过转志愿兵的念头。这么想着,刘顺就觉得不那么害怕了,就算事情糟到了底,也不过就是如此,他根本就没失去什么,只不过是转了个圈子又回到原地了。
说是这样说,但一想到有声有色的风光日子就这样突然间结束了,刘顺还是感到非常失落。毕竟,这段日子给刘顺带来了太多不同于以往的体验。他这辈子从没那样得意过、风光过,从没那样自信过、快乐过,也从没那样热情迸发、精神振奋过。刘顺曾不止一次地感叹,早知道是这样,自己早就应该在好人好事上下功夫,凭自己的努力当上先进典型,名正言顺拥有这一切。现在,刘顺已经很适应这种日子,也很热衷于这种日子了。一下子再让他回到从前,刘顺还真拿不准自己能不能当回从前的那个屌兵了。
在医院门口,指导员停下脚步,盯着刘顺看了好一会儿。然后,郑重地对他说,刘顺你听我说,一切都由我来处理。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你都不要慌,不要随便讲话。你要相信我。见刘顺点了点头,指导员在刘顺的肩头重重地拍了拍。
女孩儿躺在床上,大睁着眼睛,静静地看着他们。
一看到女孩儿那双大眼睛,刘顺立刻慌得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了。指导员赶紧抢到刘顺前面,快步迎向女孩儿说,你好,我们来看你了。
女孩儿没答话,只默默地望着他们,目光中带着警觉。
空气显得有些尴尬。指导员略迟疑了一下,又主动问道,小姑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女孩儿仍旧默默地望着他们,仍旧不说话。
指导员有点乱,忙不迭地把刘顺推到女孩儿面前,说你看看他,看见了吗?他就是救你的解放军,就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把你从车前救出来的!
刘顺冷不防被推到了前面,就像被推上了审判席一样,面色苍白地站在女孩儿面前。
女孩儿惊讶地看看指导员,又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刘顺,目光迟疑着,似乎在努力思索着什么。
完了,刘顺无奈地想,终结自己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接下来女孩儿很快就会想起他,立刻就会指认他了。刘顺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女孩儿突然爆发,等待着女孩儿指着他大喊,说他就是凶手,是他把她追到了车前,是他一手造成了这场交通事故……但提心吊胆地等了很久,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刘顺胆战心惊地慢慢睁开眼睛,小心翼翼地寻看那女孩儿,却见女孩儿正在偷偷地朝自己做鬼脸。刘顺的目光与那女孩儿的目光碰到了一起,两个人小心地对视着,对视了好一会儿,女孩儿忽然咧开嘴巴无声地笑了。
正不知所措之际,医生进来了。医生告诉他们,这女孩儿是个聋哑人。
刘顺怔在那里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老天爷会跟自己开这么大的玩笑。提心吊胆地等待了这么些日子,吃不香、睡不好,不就因为这是个重磅炸弹,不就因为这个重磅炸弹随时都会引爆吗?没想到真到了引爆的这一天,才发现是个哑弹。这女孩儿竟然是个聋哑人!刘顺真不知是该为这个结果哭,还是该为这个结果笑了。
9
有声有色的日子又可以持续下去了。但奇怪的是,刘顺似乎再也找不回从前的心境,进入不了从前的状态了。
指导员说刘顺的神儿散了,问刘顺怎么了?
刘顺说,没怎么。
指导员说,没怎么你整天没魂儿似的?
刘顺想了想说,还真是,我真觉得自己没魂儿。
指导员若有所思地看了刘顺好一会儿,说,刘顺你知不知道能干到你今天这个地步不容易?
刘顺苦笑了一下,说知道。
你知不知道咱们连队能受到现在这样的重视,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不容易?
刘顺说,我知道。
知道就好,指导员说,这就像打仗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发现机会,善于抓住机会,这样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机会?刘顺迟疑了一下说,如果机会….-
没有如果!指导员打断刘顺说,告诉你刘顺,只要冲锋号一吹响,就谁都没有退路了。无论是你还是我,无论是咱们连还是咱们营,都只能迎着炮火往上冲了!
刘顺垂下头,含混地说了句,我知道了。
你不知道,指导员说,你还以为这是你自己的事,还以为这是训练,还以为你可以想冲就冲想撤就撤,告诉你刘顺,你错了,这不是训练是实战!见刘顺无精打采地低着头,指导员又语重心长地说,刘顺你得明白,现在的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你是个标杆,是个旗帜,是咱们全连全营的典型。只要咱们再努一把力,就可能把你推到全团全师甚至全军去,成为更大的典型!
如果,刘顺忽然抬起头问,如果我不配当这个典型,不想当这个典型了呢?
指导员盯着刘顺的眼睛一字一顿地回答,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没有如果!
直到把刘顺的目光逼退,指导员才放缓了口气说,刘顺你还是没明白,配不配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是时气和机会。当不当典型也不是你或我说了算,是需要,是部队建设的需要。我这么说,你应该听明白了吧。
听是听明白了,但刘顺心里的疙瘩仍旧没法解开。虽然那女孩儿是聋哑人,虽然听说她还不懂哑语,但她毕竟活泼泼地在那儿存在着,难保哪一天不会出现问题。
就像能看见刘顺的心思似的,指导员立刻对刘顺说,刘顺你放心,你尽管打起精神继续当你的典型。女孩儿那边有我呢,你要相信我,相信什么问题都不会发生。
此后虽然真如指导员说的那样,什么问题都没发生,但刘顺还是隐隐地觉得情况有些不一样了。去外面做报告时还好些,一回到连队就感觉什么地方有点不大对头,但刘顺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头。大概是因为团里把刘顺的事迹材料报上去之后,迟迟不见反馈,刘顺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眼神儿都有些异样,说出来的话也常让刘顺费思量。有一次,刘顺要出营区,班长递给刘顺五百元钱让他帮忙寄回家里。刘顺刚接过钱,旁边就有人说,班长你不用给他钱,他不还欠你五百元钱吗?刘顺很是奇怪,说你说什么呢,我什么时候跟班长借过钱?那小子就意味深长地笑,说瞧你这记性,自己好好想想吧。班长赶紧上前阻止,说你别瞎说,刘顺从来没跟我借过钱。那小子这才改口,说好好,算我瞎说,我这才叫瞪着眼睛说瞎话呢。弄得刘顺窝了半天火,心想,这小子什么意思?好像是指我给班长家里寄五百元钱的事儿。这事儿已经跟班长核实过了,是我寄的呀,只不过后来我记不清楚了,是班长帮我回忆起来的。刘顺又认真地回忆了一遍寄钱的过程:班长知道母亲手术之后怎么愁眉不展,自己当时是怎么看出来的,怎么问的班长,班长又是怎么回答的,没错,所有经过包括当时的动作表情自己都记得一清二楚。放在过去刘顺非弄这小子不可,但现在被“典型”这俩字拘束着,刘顺硬是把自己给压制下去了。
不怪刘顺神经兮兮的,谁都看得出来,报告团出去巡回报告的次数忽然减少,后来干脆就停了。指导员给出的理由是,临近年底工作太多,而且报告团前阵子很辛苦,也该休整一下了,所以暂停外出巡回报告,待年终总结之后再启动。但同时还有另一种说法在悄悄地流传,说是有人向上级举报刘顺是假典型,团工作组很快就要下来调查了。
处在种种传言中心的刘顺,此时却显得出奇地平静。
刘顺倦了。刘顺觉得这段日子自己就像块锅饼,被揉够了再放在铁铛上烙,翻来覆去地烙,烙得皮也硬了也焦了,心也熟了也老了。该来的迟早会来的,刘顺想,总比悬在头顶上,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好。所以老兵复员工作一开始,刘顺就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只等命令一下就打背包走人了。
10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班长复员了,刘顺转志愿兵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班长连句牢骚都没有就悄无声息地走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刘顺不但没喜形于色,反倒又躺倒了。
命令宣布之后,刘顺去找指导员。指导员的调令刚到,提拔到团机关当副营职干事。刘顺进来时,指导员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去团里报到。见是刘顺,指导员很高兴,说刘顺你这回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吧?怎么样?我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
刘顺直挺挺地问,指导员,班长为什么复员了?
指导员边收拾东西边说,谁复员都正常。
班长复员就不正常,刘顺说,指导员,班长可一直都是连队的骨干。
指导员看了刘顺一眼,问,你了解你们班长吗?
我了解,刘顺说,我跟他是一年兵,我俩一直……
你不了解,指导员打断刘顺说,了解一个人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碰到事,不碰到事谁也看不出谁。
刘顺有点发蒙,搞不清指导员指什么,想了想又说,这几年我跟班长之间也碰到过好多事,每次班长都处理得挺好的。
指导员叹了口气说,刘顺你还是太单纯了。想了想才下决心说,反正事情已经处理完了,我就跟你说了吧。你知道是谁举报的你吗?
谁?不会是……
就是你们班长!
刘顺一下就沉默了。
没想到吧?指导员说,我说碰到事就是指这种涉及切身利益的事。你们班长真是不应该呀。的确,改志愿兵的名额有限,但并不是你上去了就会把他挤下来,也不是把拉你下来他就能板上钉钉。连队培养他这么多年,一直拿他当骨干,一直想提拔使用他,可到了连队发展的关键时刻,他却第一个出来打黑枪!
刘顺沉默了很久,忽然低声问了一句,指导员,如果班长是对的呢?
指导员放下手里的东西,久久地盯着刘顺。指导员说,刘顺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好吧,既然这样,我给你看样东西。说着打开电脑放出了一段视频。
刘顺先是看见自己出现在视频中,随后又看见了那女孩儿。女孩儿左右看看没人,就从刘顺身边蹭了过去。刘顺被撞了一下,扭头看了那女孩儿一眼,很奇怪前后左右一个人都没有为什么还撞自己。刘顺忽然反应过来摸了下兜,果然发现钱包没有了,赶紧撒腿就追。女孩儿在前面逃,刘顺在后面追。追到路口时,右面过来了一辆车。女孩儿没看见,还在拼命往前跑。接下来就是在媒体上播放过的那段视频了:女孩头也不回地径直向马路中间跑去,眼看车直冲女孩撞了过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顺冲了上去,一把拽住了那女孩,两个人同时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几乎同时,车轮紧贴着他俩的身体擦了过去。媒体上播放的那段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指导员的视频还没有结束:刘顺从地上爬起来,一边呼喊那女孩儿,一边叫身旁的人帮忙打120。很快,120急救车就呼啸着来了。就在人们七手八脚把女孩儿往救护车上抬的时候,从女孩儿的手里掉下了一个钱包。没有人注意到刘顺,只见他停下脚,捡起地上的钱包,转身走出了镜头……指导员关掉了视频。
房间里的空气凝固了一般,过了很长时间,他们谁也没说话。
刘顺听见自己的呼吸音越来越粗重,嗓子里发出一种喑哑的声音,指导员,原来你早就知道?
是,指导员说,原始视频在我手里,我把中间那段截下来拿给媒体去播了。
你知道为什么还……还……
为什么还树你这个典型是不是?指导员说,因为需要,因为连队建设需要,因为部队建设需要!
可是……你就不担心?
我担心什么?指导员笑道,只要你能立得住,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你就不担心,团工作组查出真相?
我不担心。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你冒着生命危险救了那个女孩儿!这就是真相!
可她是被我追的,是我造成的。
就算是被你追的,但你看到她面临危险之后,不是立刻就出手相救了吗?
我……
我问你,你在冲上去的那一刻,想过你的钱包吗?
那倒没有。
想过你自己的危险吗?
那会儿什么都顾不上了,好像什么都没想。
这就对了,这就是见义勇为!
其实我当时冲上去,可能只是面临危险时的下意识动作。
下意识才是最重要的!指导员说,关键时刻的下意识最能说明问题。你想想,你的下意识为什么不让你躲避危险保护自己,为什么让你冒着危险去救别人?这就说明你的心灵是美好的!说明我们的美好心灵教育是有效的!
刘顺无话可说了。
班长临走的前一天,刘顺陪了班长一晚上。那晚班长喝多了,一再说让刘顺替他在部队好好干。班长说刘顺的运气好,平时连好人好事都不做,一做就做出个大的。班长还说他一直就想干一件像这样有影响力的好人好事,但干了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好人好事,却一直没找到这样的机会。你小子运气好,班长说,我真羡慕你呀!见刘顺不怎么说话,只陪着他一杯一杯地喝酒,班长就不怎么高兴了,说刘顺你别跟我装,你当典型还亏我给你锦上添花呢。刘顺不明白什么锦上添花,班长说就是你给我家寄五百元钱那事。刘顺也喝多了,说我不就是给你家寄了五百元钱嘛,多大点事,总提那事干啥。班长就火了,说刘顺你小子别不知好歹,你啥时给我家寄过钱?刘顺就愣了,说你妈手术那会儿呀。班长说放屁,那是我为了帮你当典型编造出来的。刘顺说不会吧?我记得确实有这回事呀。班长就火了,说刘顺你这个白眼狼,得了便宜还卖乖……
刘顺被这场酒放倒了,一直昏昏沉沉地睡着,班长走没去送,指导员走也没去送。
醒来时,宿舍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刘顺不想起来,很久没这么懒散过了,他很想感受一下从前当屌兵时泡病号压床板的心情。但不知为什么,当初那种偷欢般的兴奋感却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起来吧,还有那么多事要做呢。刘顺匆匆起床,临出门时随意看了一眼表,刚好是十点二十八分。刘顺一下愣住了,十点二十八分,正是终止自己屌兵历史的那个时刻,正是自己命运发生转折的那个时刻!刘顺呆呆地看这个时刻,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十点二十八分很快就过去了,刘顺迈步走了出去,他知道自己再也做不回从前那个屌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