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收藏着三块银圆,它们看上去与其他银圆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这三块银圆是国家一级文物。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打破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指派肖林“下海”,开展经济活动为党筹措经费。
肖林,原名肖本仁,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肖林”是他常用的笔名。接受组织交给的任务后,肖林意识到地下经济工作的重要性,须臾不敢懈怠。
1941年4月,肖林与妻子王敏卿一同回到江津,开办“恒源字号”商行。肖林夫妇起早贪黑,辛苦经营,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肖林又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将业务向上海转移,成立了华益贸易公司。
肖林挣来的资金,为党组织sF47KPatMDd6bmfyxN20PA==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只要接到上级指示,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经费。他的原则是“组织上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给;要多少就给多少。即使不够,想方设法也要凑足,绝不能误事”。
肖林凭着卓越的才能为党组织筹集了巨额经费,有力地支持了革命事业,而他和家人却不肯花公家一分钱。肖林的妻子王敏卿曾说:“我们什么样的钱没见过?……但那都是党的财产,一分一厘也不能挪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益贸易公司完成历史使命宣布撤销,肖林将公司资金如数上交后,自己仅留下三块银圆作为他们夫妇从事地下经济工作的纪念。1997年,肖林又将他珍藏了40多年的银圆捐献给了博物馆。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金钱是衡量一个人境界和人品的试金石,有的人为了富贵,不择手段聚财敛财,不惜出卖人格良心、党性原则;有的人看淡金钱利禄,视富贵如浮云,他们追求的理想信仰和高尚情操,比金钱贵重千百倍。
肖林为党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积攒了那么雄厚的家底,自己却不贪分文。“三块银圆”胜过厚重的教科书,教会我们看淡金钱、追求崇高,厚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