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孰优孰劣

2024-12-05 00:00梁永安
意林 2024年20期

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中,主人公玛丽安就属于特别感性的人,她对约翰·韦勒比一见钟情,认为爱情应该如同闪电般迅猛且炽热,但韦勒比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人,虽然长得英俊,但性格多变,这一刻他是真诚的,下一秒可能就变得非常虚伪。

玛丽安的姐姐埃莉诺认为生活需要理智,比如说结婚,肯定要考虑对方的品德,也要考虑生活中物质的保障性,等等。姐姐代表了那个时代更为理智的女性形象,中规中矩,也很现实,与玛丽安截然不同。故事中,玛丽安为自己的感性冲动付出了代价,导致她的情感受挫,当韦勒比为了财富而移情别恋时,玛丽安备受打击。

不过感性也有好处,它使人随时保持一种鲜活的状态。在经历挫折之后,玛丽安的感性使她很快调整过来,她又活泼起来,也变得更有魅力。感性的激情有时能够冲破世俗的束缚,实现一种超越,理智的情感则能使人获得一种长久性和连续性。

在人类生活中,尤其是女性,不必将感性视为一种烦恼或缺陷,人的自我压力有时就源于自认为在感性和理性之中只能择其一而处之,其实并非如此。人一辈子就是要感情充沛,把生命从里到外活通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理智理解并解决。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实际上也就是这个意思,理智不能解释所有,相反有时是情感引领着人走向问题的真正答案。世界并不完美,有时候看似合理的事物,实际上是非常不合理的,有时候过度的理智会使人在无形中被社会同化,被他人改变,在无意识中将自己活泼的生命与新鲜的念头,限定在标准化的格式里。

另外,理性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把握事物的真实价值,有些事物看似诱人,实际上它可能是瞬间的幻象,所以人需要智慧来判断,理性从某种意义上需要智慧来支撑。

在《理智与情感》中,有位上校一直爱着玛丽安,尽管最初玛丽安认为他不够英俊,而且有点老,但在危难时刻,正是这位上校给了她真挚的呵护。上校对她一往情深,虽然上校不是贵族,但他有贵族的气质,他知道玛丽安爱上的韦勒比人品不佳,但他不想点明,让玛丽安误认为自己是为了私欲,所以他一直很克制自己的感情。后来在玛丽安经历了感情的打击后,他向玛丽安表明心意,玛丽安此时才真正认识到此前的自己被直觉化、激情化的想法遮蔽了双眼。

感性实际上是我们的生命本性,是那些我们难以割舍的本能情感。一个保持真性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经历很多痛苦与挫折,甚至是幻灭性的打击。纵观历史,社会中一直存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这样的两极对立。而一个完整的人生应该是多方面都要体验的。

对年轻人来说,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明确自己的感性基础是什么至关重要,我们应当多思、多想、多阅读、多游历、多去体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每个人的激情瞬间源自本能,但释放出来的情绪确实是各不相同的。

在美国小说《革命之路》中,主人公弗兰克其实是一个很没有内涵的人,但是爱波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弗兰克身上的不确定性吸引了爱波。弗兰克用很抒情的语言来回答爱波的问题,爱波认为他浪漫至极,他言辞间的表达也富有诗意。但这一切最终被证明是一场幻觉,爱波最后在悲惨中去世。

生活中是讲究直觉的,但直觉的质量因人而异,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人生积累、对世事的洞察能力,能为其瞬间的直觉带来加持,这个特别重要。其实理性和感性是互补的,没有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没有感性积累的理性是贫瘠的、冰冷的。理性思维并非万能,如果理性脱离了感性的滋养,它可能会变得冷漠和机械,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历史上,很多革命家用乌托邦理想(即所谓“理性推导”)来统摄一切,酿成了很多悲剧。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下的屠杀场和集中营,就是对此的残酷讽刺,正是因为这种极端理性主义忽视了人的情感和道德,从而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