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怎么吵赢对方

2024-12-05 00:00贝小戎
意林 2024年19期

美国说服艺术专家海因里希斯指出,说服他人有三种策略,即诉诸逻辑、诉诸性格、诉诸情绪,分别对应我们所说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动之以情。

比如,7岁的孩子,非要在冬天里穿短裤去上学,你说穿短裤肯定会把腿冻僵,这是跟他讲道理;你说“我是家长,你应该听我的”,这叫以德服人;你说冬天穿着短裤去上学看起来很傻,这叫动之以情。这三招都用上可能依然不管用,孩子也会使用这三种策略来反驳你:“这是我的腿(我说了算)。我才不在乎会不会被冻僵呢。我看起来不傻。”

讲道理时最怕遇到诡辩派。诡辩是“以貌似讲理的方式行不讲理之实”。比如,老师问:“有两个人到我家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另一个人很脏,我请他们洗澡,谁会洗呢?”学生说当然是那个脏的人。老师说不对,“是那个干净的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而脏的人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洗的”。如果学生选干净的人,老师也会说不对,干净的人不需要洗。

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位乒乓球明星来你们单位,谁会追着他要签名,是球迷还是非球迷?你说是球迷,他说不对,因为真正的球迷肯定有他的签名了;你说是非球迷,他也说不对,因为非球迷对乒乓球明星不感兴趣。

海因里希斯说,争论与吵架有着根本的区别,“吵架是为了赢,争论则是为了达成一致(把别人争取过来)”。赢固然有成就感,但会伤感情。他举例说,如果你的配偶说“我们好久都没出过门了”,你不要反驳说“最近出过门啊”,而应该说:“那是因为我只想你属于我。”用这个回答赢得一点时间,赶紧想出时态上的可信变化:“但其实,我正要问你想不想去那家新开的韩国餐厅呢。”

我们总觉得道理在自己这一边,结果讲的往往是歪理。海因里希斯说,糟糕的逻辑危害甚大。孩子对家长说:“你为什么不开车送我上学?其他家长都开车送孩子上学。”家长回应:“如果其他孩子的家长要他们跳崖,你会跟着跳吗?”在这里,孩子使用的手法是“诉诸人气”:通过宣称别人选择了某事来合理化自己的选择。

家长使用了归谬法,以及错误地对比了开车送孩子上学和跳崖。结果就是,孩子用糟糕的逻辑折磨父母,父母则用它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