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1+X”证书制度的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实践研究

2024-12-05 00:00:00莫柳娥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11期

[摘 要]文章在分析“1+X”证书制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在“1+X”证书制度下应如何重新定义“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结合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改革的实践,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提出“三教”改革的路径和多元化培训模式,为高级技工学校一线教师提供方向指引。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三教”改革;职业能力;高级技工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33-0092-0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级技工学校应通过“1+X”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材变革、教学方法和课堂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课证融合、书证融通,并有针对性地全面提高育训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以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阐述对接“1+X”证书制度的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实践研究。

一、“1+X”证书制度的特征

在“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文凭与水平并举

学历证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学历证书的补充、强化和拓展,其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标准应与不同阶段学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相对应, 保持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一致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在“1+X”证书制度下,学历处于基础地位,用“1”来代表,表明学生已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用“X”来代表,学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表明其具有某方面的就业能力,这是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2.过程与结果兼顾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的,要检验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检验学生对实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服从于学习效果。“1+X”证书制度在侧重教育结果的同时,也重视过程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获得学历证书,还能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既体现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效果,也反映了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技能,实现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3.共性与个性结合

在“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共性,即学历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普遍性。学历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目的是端正学生的德行,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而“X”则体现了个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及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把自己美好的职业愿望与自身的能力相结合,选择考取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X”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而职业技能教育具有零散性、选择性。“1”与“X”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是“X”的基础,“X”不能离开“1”而独立存在;“X”是“1”的延伸,二者相互衔接、相得益彰。如果离开“1”去盲目地追求“X”,“X”便失去了根基;而如果没有“X”的补充,“1”就缺乏完整性。“1”与“X”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1+X”证书制度下高级技工学校“三教”改革的意义

“三教”是教师、教材和教法的简称。“三教”改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就是要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然而,“三教”改革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改的不教,教的不改”,有些教学改革只停留在研究层面,实际运用效果并不明显;二是理论灌输多、实操实训少,尚未探索出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有效方式;三是教材内容落后于职业标准,师资力量薄弱,导致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需求不对等。因此,只有对教师、教材、教法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才能让受教育者感受到“三教”改革的成果。

高级技工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X”证书制度下,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掌握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更好地与企业融合,进而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1+X”证书制度对高级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积极影响。

三、“1+X”证书制度下的“三教”改革路径

在“1+X”证书制度下,“三教”改革的路径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笔者结合我校近年来在“1+X”证书制度下开展“三教”改革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教师

教师是“三教”改革的根本,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问题解决了,教材、教法存在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如果教师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好的教材也只是一本教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教法的改革。我校在“1+X”证书制度下的“三教”改革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名师引领,以赛促教,以研促教”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1+X”证书制度对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不仅要具有理论教学水平,还应具备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上,而非单纯的理论教学上。教师要树立“教育者先受教育,传技者先行精技”的理念,通过不断培训来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教学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校在这方面采取了如下做法。一是“名师引领”,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我校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王冬梅“八桂家政”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李哲天、李小卓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教师专业团队建设。我校现有高级技师10人,技师49人,自治区级一体化教师62人,校级“双师型”教师154人,其中47人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广西技术能手10人。此外,学校还建有自治区级名师工作坊1个,市级名师工作坊1个,校级名师工作坊2个。在这些名师、技术能手的引领下,全校教师均制订了个人发展规划,个个争做名师、能手。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活力,中年骨干教师的课堂魅力无限,名师课堂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教师之间比学赶超、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竞技氛围,学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二是“以赛促教”,让教师在各项比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一方面,对于有资格参加全国、省、市三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的教师,我校均鼓励他们报名参赛,并将技能大赛成绩列为教师专业晋级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为契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过硬的素质和高超的技艺,让“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我校要求所有参加比赛的教师赛后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参赛感受和心得体会,并将其与相关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据统计,2020—2023年,我校教师参加各项比赛共获国家级奖励9项,省级奖励89项。年轻教师通过比赛得到快速成长,在与外界同行的交流切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挥自己的潜能,取长补短,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三是“以研促教”,提高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研项目的积极性。目前,我校教师就“1+X”证书制度下的“三教”改革、“1+X”证书制度融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等方面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增添了专业建设特色。

2.不断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

我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三教”改革实践中千方百计地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一是鼓励教师下企业历练。例如,我校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市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共建、人员共培互聘、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等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共同制订了《“双师双能型”教师共培互聘协议》,并共建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让教师参加企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的研发和制订,定期下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对下企业锻炼的教师,在待遇、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倾斜,以此逐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水平。二是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实训基地,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我校现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1个,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厂中校”等6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及“厂中校”的建设,实现了校、企、师、生、政多方共赢,让我校教师的发展空间得到了不断拓展。

3.为教师赋能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教育的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使职业教育的教师具备“1+X”证书制度要求的能力,就必须赋予他们新的能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是工作岗位涉及的核心内容,其模块化考核的主线是工作过程,标准是技术技能的运用水平。为了适应“1+X”证书制度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需要在课程体系的编排上进行重新构建,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对原来的考核标准进行重新梳理,建立新的模块化教学模式。针对新时期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能力需求,我校从三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与训练:一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二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三是在专业能力的建设上,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创新教学团队在电商人才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开发、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岗位指导、就业跟踪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我校与企业共建电商专业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教师的“双师双能”素质,建立学校优秀教师与企业导师融合的“双师双能”团队。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在“1+X”证书制度下,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加强。

(二)教材

教材是有效达成职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我校以“职教20条”中提到的“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为教材改革方向,从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总结完善,组织有经验的学校教师、企业工匠大师,共同编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材,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具体的实践。

首先,在教材的开发方式上进行校企合作,将企业生产一线应用的最新的工艺、技术编入教材,将一线技术专家、能手的做法、经验、体会等编入教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对教材进行提炼、优化,进而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过程内容。

其次,在教材的编排形式上,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重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编写。例如,教师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对工作手册式教材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对理论部分进行精简、浓缩,让学生通过阅读手册式教材在短期内能够自己动手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又如,教师根据专题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的要求,对某一专题内容进行自由组合,形成活页式教材。这种活页式教材形式多样、灵活多变,便于更新和替换,符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

再次,为一线教师参与教材改革提供条件。我校鼓励教师大胆运用模块化教学,并在开发活页式、手册式教材上下功夫。因为这类教材的本质要求与“1+X”证书制度要求是一致的,也符合“1+X”证书制度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为此,我校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教材改革,不管是证书的考核过程还是证书的培训过程,都让教师有意识地将其整合进教学中,进而凝练成教材内容。

(三)教法

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非常直观,这就要求以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为思路调整教学案例,同时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种类繁多,而要考取这些证书,光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行不通。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事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应对这种变革。

1.对照标准,增加实训模块,构建“双证书”培养模式

我校对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采用“1+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提供的配套资源,建设“X”证书方向实训室、培训站,利用“厂中校”“校中厂”等途径在开设专业基础技能实训模块的基础上,增加“X”证书方向实训模块,构建“双证书”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

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我校以企业工作环境为情境展开模拟教学,在校企合作的企业里,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教师就是企业的师傅,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将课堂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这种情境的构建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已经处于企业的工作环境中,教学改革成效得到了有效提升。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到相关电商企业见习,让企业的师傅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评价,将学生的实习评价得分纳入评价体系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电商行业需要具备的能力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运用案例式、问题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在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我校教师引入真实发生的工作案例,并对真实的案例进行不断地修补、更新,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大多时间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研究与讨论,通过讨论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时,我校教师把多个案例中的共性问题提取出来让学生讨论。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时,教师以某个课题为项目,让学生围绕这个项目展开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周、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项目式教学具有课程复杂、容量大、周期长的特点。

在“1+X”证书制度下,我校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革与创新。

四、构建“1+X”证书制度下“三教”改革多元化培训模式

我校在“1+X”证书制度下构建了高级技工学校“1+X”证书的多元化培训模式。该模式以职业核心素养为核心,其特点是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参与方式多样化、弹性学习制度、企业各方全程参与、教学实践岗位化、学生个性多元化、就业意向多元化;其内容包括通用能力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领导力培训、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培训等;其呈现形式为“1+X”证书制度和多层递进式体系。其中,“1+X”证书制度包括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多层递进式体系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综合职业技能提升三个阶段,具体如图2所示。

五、结语

“1+X”证书制度为“三教”改革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我校在“1+X”证书制度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实践中,全面落实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并在整个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解决了“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构建了“1+X”证书制度下“三教”改革多元化培训模式,该模式对培养高素质电商人才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4-03-18].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 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3] 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4] 毛艳丽,吴洪艳,王瑞.“任务书式”活页实训课程及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中职物流仓储与配送技能实训为例[J].职教论坛,2019(10):52-56.

(责任编辑 陈 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对接1+X证书制度的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实践研究”(GXZZJG2020B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