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2024-12-04 00:00:00李铁鹏高子钧孙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11期
关键词:极限学习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摘 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一种新型设计,在整个设计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要素的数量配置与合理布局。为了达到更加合理的设计效果,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人工智能规划设计方法。3组试验结果充分表明,这种人工智能方法可以确定植被、节水区、污废处理厂的合理数量和排布,从而提升城市的生态属性和生态指数得分。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生态要素;极限学习机

中图分类号:X 32" 文献标志码:A

2018年以来,国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发展战略,其核心理念就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通过人类生存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1]。该宏观发展战略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指引,也使生态城市规划成为研究热点。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有明显不同,它将整个城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成将是人类社区子系统、自然环境子系统、城市经济子系统相互协调的必然结果。因此,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不能再局限于商用和民用建筑的布局、交通道路的布局等,更要关注那些符合生态特征的要素在城市中的数量配置与分布区域[2]。具备生态特征的城市要素很多,例如绿色建筑的数量、节能设施的数量、节水设施的数量、生态景观的数量、公园绿地的数量、绿色交通工具的数量等。只有这些生态要素都达到合理的数量,符合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城市的生态属性,避免能源和资源浪费,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更高[3]。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以合理配置各种生态要素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并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期为生态城市设计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1 生态城市的生态要素构成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设计涵盖了城市布局、街区设置、小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则是遵循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打造城市生态系统的设计过程。一个生态城市包括众多生态要素,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构成要素有很多。其中,节能设施是采用低能耗完成能量供给的设施,而对那些已经在城市中建设又无法短期内拆除或替换的高能耗设施,就需要配套洁能设施对其废气、固体肥料进行清洁和处理。节水设施是采用低耗水量完成水供给的设施,例如城市供水系统、公共绿地喷淋灌溉系统等,而对那些在城市中会产生污染的水处理设施,要与洁水设施配套使用,并对水中污染物进行清洁和处理。上述4类设施可以保证城市总体的生态环境达到宜居标准。

生态景观、公园绿地,数据生态城市的局部构成要素,可以提供公共的生态区域供城市市民分享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涉及城市市民的日常住行,因此它们直接影响城区建设生态化的程度。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就是依托城市现有的建设情况,兴建新的生态元素或用生态元素替换、改造原有的元素,从而使城市达到生态级别的标准。设计的具体内容涉及了生态元素的数量和布局。

2 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在生态要素配置中的应用

生态城市中配置的生态要素的合理数量,与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市原有状况等因素有关。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估计生态要素的数量。为进一步提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本文将人工智能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结合起来,采用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对生态城市中的生态要素配置数量进行智能估算。

极限学习机是一种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其算法依据为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算法,有以下主要特征。输入权重和偏置不受限制,可进行任意赋值,并且输出矩阵唯一,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训练过程,使训练效率大幅提高。在训练过程中,仅设置神经元个数,即可得到最优解,并且该最优解是唯一的。总体来看,极限学习机泛化性能良好,并且训练效率高,学习速度快。

对一个单隐层神经网络来说,假设有N个任意的样本(Xi,ti),那么计算过程如公式(1)所示。

Xi=[xi1,xi2,…,xin]T∈Rn,ti=[ti1,ti2,…,tim]T∈Rm (1)

式中:Xi为第i个隐含层神经元;ti为对应的时间节点。

当一个单隐层神经网络的隐层结点数为L时,权重和偏重分别为Wi和bi时,计算过程如公式(2)所示。

(2)

式中:g(x)为激活函数;输入权重为Wi=[wi,1,wi,2,…,wi,n]T;βi和bi分别为输出权重和第i个隐层单元的偏置;Wi·Xj为Wi和Xj的内积。

单隐层神经网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输出误差,计算过程如公式(3)所示。

(3)

式中:N为全部神经元的数量;oj为学习后的输出;tj为学习机计算的当前值。

对适用于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学习的极限学习机而言,可随机确定其输入权重和偏置,从而可以保证输出矩阵是唯一的,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算法改变参数过多的问题,并且能够解决将参数确定转化为最小范数和最小二乘的问题,简化计算流程,提高训练效率。由于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极限学习机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因此,为提高极限学习机的泛化能力,最大幅度减少初始偏置和权值对训练和识别效果的不良影响,在极限学习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极限学习机,即核-极限学习机。与极限学习机相比,核-极限学习机引入了核函数的概念,该算法主要是用核矩阵来代替随机矩阵,利用核函数来对输入样本从N维空间到更高维隐层特征空间进行映射。

与极限学习机相比,核-极限学习机训练速度更快、更容易实现且性能更好。

从图2的核-极限学习机的网络模型可以看出,它类似神经网络的构成,也分为输入、中间、输出3个层次。其中,输入层和输出层都包括多个元素,而中间层则由复杂的核处理机代替。因为核 - 极限学习机的性能强,所以三层次的结构的学习能力和非线性处理能力非常优秀。

当采用正则化系数C改善极限学习机网络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时,β的最小二乘解的计算过程如公式(4)所示。

QELM(i,j)=h(xi)·h(xj)=K(xi,xj)" " " " (4)

式中:xi为第i个输入;xj为第j个输入。

计算核-极限学习机的输出如公式(5)所示。

(5)

式中:x为输入;y(x)为输出。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要素配置试验

本文构建了核-极限学习机的智能算法,将生态城市含有生态要素及各种属性的经验数据作为输入,就可以对核-极限学习机进行训练,当核-极限学习机达到稳定后,就可以对要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进行智能分析,确定其各种生态要素的合理数量。以此为框架,本文进行试验研究。

针对试验目标城市,运用核-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分析城市植被区域的合理分布数量和布局位置,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城市左下角至右侧,有一条河流贯穿市区流过,并有两个细小支流。这条河流使河道周边区域具有鲜明的湿地特征。在核-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分析下,沿着河道周围的区域,规划设计了大面积、连续的湿地植被密植区,在这些区域增加湿地植被密度,有助于涵养水源,保持河道周边的湿地属性,大大增加了城市的生态属性。

在远离河道的区域,设计了相对分散、连续面积小的植被疏植区。合理配置植被疏植区,可以为城市其他区域提供绿化,并形成相对均衡的生态支点。

图3中的城市规划结果具有特殊性,目标城市具备了贯穿市区的河流水系,因此,目标城市中的部分比例区域,具备了非常好的先天条件,河流周边区域都覆盖了丰富湿地植被。当不同的城市进行规划时,都要尽可能地考虑城市的特点,如果能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生态环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规划设计的实施成本,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完成城市生态建设、达成城市规划的预期目标。

进一步运用核-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对目标城市的节水区域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运用核-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为目标城市的不同区域规划设计了节水区域。其中,颜色较深的区域为重度节水区,颜色较浅的区域为轻度节水区,二者之间是区域为中度节水区。

对照图3可以看出,轻度节水区主要分布在河道周边区域,这些区域本为湿地分布区域,居住人口少不需要大量生活用水,而喷淋灌溉用水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即可,因此设置为轻度节水区。而远离河道的周边区域,自然水资源匮乏、人口稠密,多设置为重度节水区。

在第三组试验中,运用核-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测算了城市需要的污废处理厂的合理数量,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污废处理厂数量的变化,城市生态指数得分也不断变化。在污废处理厂从0增至18的过程中,城市生态指数在波动中不断上涨,达到峰值。后续虽然污废处理厂的数量增加了,但城市生态指数却出现了明显下降。

与城市面积和城市污染物的日排放量相比,18个污废处理厂即可以达到饱和,足以满足城市污废处理需要。当污废处理厂进一步增加时,自身工作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会对城市生态指数起到负面影响,反而不利于城市生态建设。

4 结论

生态城市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生存环境宜居性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各大生态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智能分析方法,对各种生态要素与城市规模的对应性进行训练,并得到合理的分布数量和布局结果。通过3组试验对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效果验证。第一组试验结果得到城市的湿地植被和其他植被的数量与分布,第二组试验得到城市各类节水区的数量与分布,第三组试验得到城市污废处理厂的数量与分布。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何雪煻,温宗国.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进展[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20,10(1):54-59.

[2] 李月辉,胡志斌,肖笃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沈阳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23,24(2):53-55.

[3] 牛海鹏,齐永安,袁占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22,24(2):292-294.

猜你喜欢
极限学习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3:18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9
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基于判别信息极限学习机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
软件导刊(2017年1期)2017-03-06 00:41:18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玻璃瓶口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态城市法制建设的思路
极限学习机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