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名词咬文嚼字

2024-12-04 00:00:00撞针
轻兵器 2024年11期

释义不同的术语

术语是为了限定词义指向,确保表达精准性,便于专门领域和学科应用。但术语总是要放在一般语境中使用,如果术语与大众对词汇的认知存在偏差,就容易出现混淆。

“枪机”一词就是很好的例子。国内武器专业书籍和资料中,“枪机”作为术语是指闭锁机构中直接关闭弹膛,承受火药燃气膛底压力的部件1,也称“机心”2,其功能和结构相对简单,在某些特殊枪械结构中只包括一个零件,有时会包括内含的击针、抛壳挺等,但不包括机框、闭锁卡铁、复进簧等其他零件。这一术语定义与其他部件的边界清晰,有利于教学、研发、生产,但却与普罗大众对枪机一词的理解不同。汉字“机”是指由许多部件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3,大众一般认为枪机是枪械运动部件的集合和总成。各种通用词典更贴近大众理解,将枪机定义为枪上发射枪弹的机关4,当然,通用词典也有别出心裁的,比如使用最为广泛的现代汉语词典5说枪机就是扳机。网络释义认为枪机是枪械机件的总称,这些机件结合起来互相连动,以完成上膛、发射、退壳的动作。

AK步枪剖面图

术语“枪机”用在学术领域也存在一些瑕疵,例如“枪机组件”一词在专业书籍、教材中经常出现,通常指枪机和机框的组合。如果把枪机组件中的枪机严格理解成术语“枪机”,则枪机的组成零件就不应该包括机框,恰好与希望表达的意思相反。

英文资料中至少有3个词汇被翻译为枪机6,分别是 action、bolt和block。action既可以指枪械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等动作的机构7,也可以指该机构的动作原理。action与大众认知的枪机概念非常接近,央媒、军媒提及枪机时往往是指action,而不是术语“枪机”。

按照教科书定义,枪机组件不是枪机的组件,枪机反而是枪机组件的组件之一
温彻斯特杠杆步枪的枪机结构(action)

至于bolt和block是两大类不同的枪机闭锁结构8。bolt是指圆柱体的进弹、闭膛部件9,通常采用回转闭锁,自身包含闭锁卡笋,既封闭弹膛,也确保锁定。bolt也被翻译成“枪栓”,一般仅指手动装填枪械的闭锁件,也就是所谓的栓动步枪、“拉大栓”,在自动枪械上往往不这样叫。block是breechblock的简称,是指后装枪上用来封闭膛尾、抵抗燃气压力并防止燃气外泄的部件10。block通常不回转,只是堵住弹膛,需要卡铁类的锁定件来实现锁定。火炮领域将block翻译为“炮闩”11,早期部分文献中也把枪械的block翻译为“枪闩”12。

无论“枪栓”还是“枪闩”都不能作为术语,首先是因为栓、闩同音,难以分辨。其次是因为栓、闩词义本身就有交叉,“门栓”和“门闩”基本同义。栓本意不是指圆柱形物体,而是指器物上可以开关的机件13,只是因为螺栓、消防栓等引申新词的广泛应用将栓与圆柱物体联系在一起。再次是炮闩或门闩也词不达意,闩是横插在门后使门推不开的棍子,block的作用是封闭弹膛,其实是门体,保持block锁定的零件才是门闩。不过“炮闩”一词已被广泛接受。

考虑普遍理解和高效传播,不妨将术语“枪机”概念调整为与action基本一致,即在后膛位置实现装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的相关部件,将bolt和action合称闭锁件,其中bolt翻译为回转闭锁件或转栓结构,将block翻译为闩式闭锁件或闩锁结构。为方便讨论,后文暂按此例使用。

尚无定论的命名

我国枪械研究起步不算早,对早期一些枪械概念的定名还有缺憾,例如block。作为闭锁结构的一个大类,block在19世纪后装枪上经常应用,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枪机类型,国内翻译五花八门。

最典型的当属rolling block action,在不同的书籍、文章和互联网上被译为滚块式、转块式、滚轮式、滚轴闭锁、滚动闭锁、转动闭锁、旋转闭锁等十几种名称,工具书中译为枪机下转式14或下转后退闭锁15。

下转式枪机或下转后退闭锁枪机是基于其闭锁件外露的上半部分开锁动作来命名的,符合国内枪械学术体系。但rolling block action枪机机构是一个双轴结构,前面的闭锁件和后面的锁定件分别绕轴纵向转动。闭锁件如英文命名一样,只是滚转,没有下转、后退的动作。要说下转的话,马蒂尼-亨利步枪的tilting block action才是明显下转。所以这两个官方命名略显勉强。

旋转后拉式步枪的转栓结构(bolt)
夏普斯步枪的闭锁结构(block)

滚块式枪机、转块式枪机中的“块”是对block的英文直译,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此处block是breechblock的简称,强调是后膛封闭部件,“块”的翻译显然丢失了英文命名的精华。旋转闭锁枪机这个词会与回转闭锁枪机混淆;滚轮式枪机略得其形,全失其神,因为闭锁件不算是滚轮;滚动式枪机和转动式枪机则会让人误以为闭锁件位置会前后移动。

完全表达英文rolling block action的含义,应该叫闭锁件滚转式枪机或者滚转闭锁枪机。只是这2种命名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再说其他的block action,falling block action有起落式16、下落式、立楔式、竖楔式几种翻译,让事情更加复杂的是falling block action本身就存在和sliding block action或dropping block action 混用的情况,可见定名问题不是汉语独有。sliding block action 被翻译为滑动闭锁枪机或滑块式枪机,droppingblock action 就是下落式枪机了。

中文名称最为统一的是trapdooraction 活门式枪机, 但trapdoor 原意是地板或屋顶上水平方向的门,中文活门完全没有这层含义。另外trapdoor action 按照其他blockaction 的命名法,应该叫作hingedblock action 更为合适,翻译为铰接闭锁枪机,可惜国外叫hinged blockaction 的也不多。中文必须叫铰接闭锁枪机,不能只叫铰接式,因为会与铰接机匣hinge frame 混淆。

雷明顿滚转闭锁步枪的枪机
IFKY/90b84vo5d05NH/vVA==
滚转闭锁枪机剖面结构

马蒂尼- 亨利步枪枪机机构从英文名称开始乱起,按照blockaction 命名规则, 应该叫tiltingblock action 倾斜闭锁枪机, 也可以叫pivoting block action 枢轴闭锁枪机,但也有研究者将其归类为falling block action 起落式枪机的深度变种,不单独归为一类blockaction, 所以直接称Peabody action皮博迪式枪机。这个结构不是皮博迪独有独享的,巴拉德步枪有另一个形式的tilting block action, 因而统称为皮博迪式也不合适。

另外dropping block action 有时和falling block action 通用,有时被认为是falling block 和tilting block 两类枪机的合集。sliding block action有block 的时候和falling block action通用,没有block 的sliding action 又变成了pump action 泵动式枪机,说的是上膛驱动方式,而非闭锁结构,也叫唧筒式枪机、推拉式枪机、拉管式枪机,早年中国大众专业知识缺乏,不少人看到操作泵动式枪械时手部动作有来有往,误认为叫来复枪(线膛枪),但pump action 多用于霰弹枪,反而是滑膛枪。英文中文乱成一锅粥。

起落闭锁式枪机
中文“活门”并没有这种水平门的意思
倾斜闭锁式枪机
推拉式枪机
多发装填手动枪械

另一个重灾区是多发装填手动枪械,标准名词叫“连珠枪”17。但这个词一听就有清朝、民国的年代感,现在这类枪械被广泛称为“连发枪”1819。然而连发是与单发/半自动对应的,指全自动发射模式,所以连发枪应该指具备全自动射击功能的枪械,替代连珠枪并不合适。这类枪械的另一个标准名词叫作“弹仓枪”20,问题是弹仓枪可能是半自动而非手动的,例如M1加兰德、 SKS半自动步枪。还有一个名词“速射枪”,有时指多发装填手动枪械,有时指全自动连发枪械,其实速射本身是一个射击行为,例如奥运会手枪速射项目。如果继续延伸,单发枪到底是单发装填还是单发射击?好像没法定论。严谨的话,应该分别以单发装填枪械-多发装填枪械-弹匣供弹枪械、手动枪械-半自动枪械-全自动枪械相区别,不过约定俗成的用词习惯估计难以修改了。

定名的问题也源于汉语本身的多样性。卡笋、卡榫、突笋、突榫、凸笋、凸榫都是一个东西,大家都明白,就是写出来都不一样。细研究的话,卡笋是含义最为准确的,也是部分专业书籍认定的术语21,但这个真的很难统一。类似的还有后坐和后座。

比较迷惑的是“弹心”和“弹芯”。专业书籍全部统一使用弹心22,但现在弹芯用的越来越普遍。细分析的话,早期武器领域从生产、制造角度考虑,弹壳、弹心是外壳和内里的关系。而现在弹芯结构具有各种功能性意义,用“心”字表义不足,“芯”字似乎更贴近。

差异化的概念

我国枪械自动原理分类如下23,其中很多分类与西方存在差异,名词自然也是不同的。

枪机后坐式自动原理的英文是blowback operation,直译为反冲式自动原理或反吹式自动原理,考虑到有个相对的blowforward operation,本文暂时叫后吹式自动原理。枪机后坐式自动原理下的自由式对应simple blowback简单后吹式,半自由式则对应delayed blowback operation延迟后吹。英文词汇的问题在于direct impingement导气管式自动原理也是要后吹的。中文词汇的问题在于其他自动方式下枪机也是要后坐的,且自由枪机也不是纯自由的,有复进簧顶着,半自由式枪机也不算半自由,只是延迟开锁。

闭锁“卡笋”
“弹芯”抑或“弹心”?
自由式枪机结构

刚才说的blowforward operation,官方翻译为枪管前冲作用式,之所以不简单地说成前冲式,似乎是为了与前冲击发advancing primer ignition相区分。枪管前冲作用式这个词看似与身管后坐式相对,实际上blowforward operation更接近自由枪机,实与枪机后坐式相对。

贝内利半自动霰弹枪的自动原理,厂商命名为inertia driven system惯性驱动系统,归类为recoil operation的一种,用中文则怎么说都不合适,惯性后坐驱动其他的自动原理也都涉及,特别是自由枪机常常就被称为惯性闭锁。

另一个差异化概念是“楔紧”,是指由斜面或螺旋面作用产生侧向分力而引起的附加摩擦现象24,英文写作wedge tight或wedge,都无法反映出楔紧的中文含义。

枪管前冲作用式
贝内利惯性驱动系统
撞针击发是没有击锤
有击锤的应该叫击针

中文自身差异化概念的例子是“撞针”和“击针”,现在基本上认为是同义词,而且撞针一词用的越来越少。很多书籍教材直接将枪机击发机构分为击针式击发和击锤式击发25 26。实际上单纯的击针式击发是不存在的,因为击针通常是细长较轻的针型零件,即pin,是击锤能量的传递工件,也有固定在其他部件上,依靠其他部件的力量击发,反正击针自身不具备击发功能。而撞针自身具有一定质量,在弹簧驱动下直接击发底火,相当于平移杆式击锤27,即英文stiker。所以两个概念有所区别,不宜混用。

说到击锤,英文有个hammerless,直译是“无击锤”,看起来等同于撞针击发加固定击针的合集,实际上也包含隐藏式击锤,即击锤零部件全部封闭在机匣内的情况,并非真的没有击锤。

分明有击锤但被称为“无击锤设计”
觇孔-立框两用照门

“准星”“照门”这一对概念也很有意思。英文中只有前后瞄准具的说法,国内特意安排了这一对专用词汇,可见国内对瞄准的重视程度。准星一词出处应是秤上的定盘星,指称前瞄准具非常恰当。照门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原本是映照门扉的意思。国内没用弩机的“望山”“照山”,而用照门来称后瞄具,原因不得而知,有可能是立框表尺式瞄具看起来很像一扇门。但缺口式瞄具就没那么像了,觇孔式则完全不像。抛开关于有没有必要为前后瞄具专门起名字的讨论,也不用管像不像门,这对概念真的很好听。

除了以上提到的,枪械领域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名词,例如底火、护木、护手和前托,膛口和枪口,弹底和弹肩,弹丸和弹头,毛瑟枪、冲锋枪等等。不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精准严谨的语言体系,也不必追求用词大同,能够有效交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