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2035远景目标》: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进入了社会的中心,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新定位已经上升为“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现在,培育出具备扎实基础并综合能力的学生是学校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所在。由美国西登托普提出的运动教育模式,利用排球运动课堂行为分及技术分等的多元评价,培养新一代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文化有热情的运动参与者。此外,还能强化合作学习中的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排球运动;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课题项目:运动教育模式下排球教学对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研究,项目编号:QNXS202421。
一、引言
在2021年的九月份,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并确认第一批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体系中的杰出精神,其中包括女排的精神,它代表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团队合作的力量,坚定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态度等优秀特质,这些都是现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所以,在学校排球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融入运动教育理念对于实现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关键能力。
在美国学者Darryl?Seitelop于1968年的著作《School? Sport’s?Curriculum?Theory》中提出的概念基础上,人们有了对“运动教育的模型”(简称:SEM或SPE)这一综合性的学习和授课方法的基本理解。该种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比赛等来设计适合他们的训练计划;同时依据每个孩子的特质制定个性化的策略及规定,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到实际且富有挑战意义的活动当中去,从而提高其全面发展的能力。
鉴于此,探究在“女排精神”影响下,以及2030远景目标健康中国行的推动下,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人数日益增多。但是相比其他体育项目,高校排球教学的相关研究比较滞后,研究领域多集中在现状、战术、竞技体育、中小学生等领域。对于喜爱排球项目的大学生而言,如何改进排球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与育人功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相关概念辨析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中形成的关于学科最稳定、最关键、最实用的素养,聚焦到某一学科上而言,是指学生通过具体学科的学习,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技能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素质,例如:物理、音乐等领域的素养。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该学科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关键素养。它具有独特的体育特点,是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现。因此,要求教师在新的教学目标下,转变教育观念,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建立高效体育课堂,更好地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由于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并没有相应的指标,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选取三个维度作为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标准。
1.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成员之间的一种紧密的联系和互相支持的关系,而队伍绩效是团队在学习中或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在学生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团队凝聚力无疑成为重要保障。影响因素包括团队领导、团队目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团队反馈机制、成员参与感和归属感、团队文化等。
2.体育学习兴趣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指在体育教育教学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驱力、兴趣和动机,即授人以“渔”,激之以“欲”。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体验到体育活动的成就和喜悦,从而推动他们由被动地学习体育转变为主动地热爱体育。
3.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不只是身体无病、无残疾或虚弱,更重要的是身心与社会的和谐适应。这一点已经由世界卫生组织明确阐述。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势在必行,而作为既能提升身体素质又能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高校体育活动则是最佳的途径。
(二)运动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是基于“游戏教育”理念,以团队教学为形式,开展的一种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通常具体到某一运动项目,将游戏竞赛作为主线,采用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和伙伴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和赛场礼仪,并通过真实的比赛情境和角色扮演,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
学习目标分为:
第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备一定运动技能和技巧,能快速领会战术的意图,并能针对复杂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的运动者。
第二,使受教育者能理解并尊重运动规则、礼仪以及相关传统习俗;具备欣赏及评价赛事的能力的运动参与者。
第三,成为传承、创新运动文化的有运动热情的参与者。
三、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的需要培育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一)培养体育学科的关键能力以适应时代进步
当今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上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国际课程改革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不仅如此体育学科素养也是深受各国的广泛关注,如:美国新版K-12体育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其中不仅包括身体能力与知识,还包括动机、活动参与度以及社会心理;加拿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将体育素养融进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也在紧随时代潮流,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对其的深度探索,以提升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能力。这是对我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延伸的方式,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更是对全球21世纪核心素养的回应。
(二)运动教育模式为排球运动教学开辟新思路
运动教育模式主要通过游戏或比赛的方式来实施,其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运动技巧、运动修养和对运动的热爱。与其他体育教学方式相比,其优点在于:
第一,以固定小组为单位,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之间的凝聚力;
第二,多种角色的扮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
第三,通过游戏以及模拟比赛情境,增强学生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更能够对学生的健康行为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满足了《大学生的运动和健康的教育标准》所提倡的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及竞争优势,同时推动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等等的要求。
所以,在大学的排球课程中融入运动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还能推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质的提升。
(三)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运动教育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
运动教育模式以认知规律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运动能力、运动文化,注重技术和战术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深入探讨了新式体育教育体系的四大优点:它能够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距;适应并满足青少年身心成长的需求;强调全方位的教育训练;其多样性和实用性使之更具吸引力。在处理传统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模式的关系上,不能完全摒弃和淘汰传统教学模式而接受新模式,主张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进先进教学模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传统的以技能掌握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方式与运动教育方法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共性。
但是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以技能掌握式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以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为依据,注重技术动作的学练,因此对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有优势。而运动教育模式以认知规律为依据,注重给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比赛情境,因此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技战术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效果更佳。
四、运动教育模式与我国高校排球课教学目标相契合
(一)新时代背景下影响高校排球教学目标的因素
1.社会发展与教学目标的结合
近年来社会招聘的工作岗位日益减少,导致大量的学生选择教师招考和研究生招考。通过往届参加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反馈发现,学生在毕业寻找工作期间,最需要的是传垫球和发球等基础技术动作的示范讲解和基本技术练习方法,特别是说课和教学练习。
2.时代发展下排球教学方法日益丰富
充分利用线上多种软件技术,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来发掘问题的实质性内容,启发他们对于排球运动的科研思维,为以后为学生未来考研打下基础。教师要不断熟练掌握各种热门网络软件技术的使用,甚至还要比学生更加懂得如何使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利用好网络技术这把利器。
3.教学组织方式应多元化
大学体育老师可以利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并增强他们自我学习的意识。常见组织形式包括分组教学、个体教学等,可以在这些常见分组形式上加以创新,带给学生新体验、新感受并达成优势互补目标。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小组学习,男女比例均等。消除排球课堂上的枯燥、乏味,避免学生练习三分钟热度、中途放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度将达到最大。
(二)传统教育模式下排球教学存在问题
排球这项竞技活动强调了团体协作和任务分配的重要性。但在中国的大学里,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导方式影响较大,很多初级教练过于关注技术的传递而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且没有意识到当前的教育环境是如此沉闷,陈旧的教学工具和策略已经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寻找和创造出一种高品质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以此改进现有的问题。所以,本研究基于新型的教学理念出发,利用体育学科的核心素质,把运动教育的思路应用于大学排球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高校排球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发展,虽然对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其关注程度明显不足。因此,在排球教学中,应加强对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方面的深入研究,挖掘潜在的教学形式,最大程度发挥排球教学育人功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运动教育模式与排球教学相契合
排球教学在培育健康行为方面的研究。随着社会进步,教育的人才培养作用日益突出,对教师的教学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运动技能和体育道德方面的进步,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培育健康行为习惯,建立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主题,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到目前我国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仅聚焦于理论层面的解读、构建及探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案例微乎其微。因此,建立适合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运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方式,以游戏竞赛为主要形式,其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素养和运动热情。已有研究显示运动教育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应用中均有较好的效果,且教学理念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吻合,但是将二者相结合应用到排球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将运动教育模式的运用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探究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促进高校排球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将运动教育模式引入到大学生排球运动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基础技能、战术素养、教学内容设计知识和比赛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只有在技术掌握方面与运动教育模式贡献相当。整体上运动教育模式对于教学效果的全面性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健康行为有着更好的效果,这个效果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
接下来需要不断核实运动教育模式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效果,研究出更适用于大学排球教学的运动教育模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施和推广体育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学生的特质,并且增强与学生课后的交流,积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这与课堂学习相辅相成,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党林秀,董翠香,朱琳,刘兴石,刘超,刘素红,苏银伟.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的解析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6):79-87.
[2]卫荣辉.高校排球教学现状与教学方式改进之策——评《排球技术教学方法与训练》[J].中国教育学刊,2018,(05):148.
[3]马怀玉.运动教育模式对小学生八字跳大绳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鲁东大学,2020.
[4]Alexander K , Luckman J . Australian Teachersi Perceptions and Use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J].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2016(3):243-267.
[5]李强.高校排球选项教学采用运动教育模式探析与理论构建[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3.
[6]刘晨.运动教育模式对北京体育大学篮球选修课学生情绪体验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