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地质灾害调查方法主要依赖于地质勘探、实地考察等手段,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灾害信息,但受限于其局部性和时间滞后性,难以对灾害的全局性、动态性做出及时精准的判断。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地质灾害调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获取地表影像,利用电磁波反射信息对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为大面积的地质灾害调查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精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是通过航空器或卫星等远距离设备,利用电磁波来感知和获取地球表面物体信息的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是地物通过吸收、反射或辐射电磁波,遥感设备能够感知这些电磁波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可识别的影像或数据。遥感过程通常包含四个步骤:一是电磁波源发射电磁能量,照射地球表面;二是地物与大气层对电磁波产生相应的反射、吸收或散射;三是传感器收集这些电磁波信号并进行处理;四是将其转换为可分析的图像或数据。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球资源监测、环境保护、灾害预防等多个领域。在地质灾害调查中,遥感技术通过高空影像和多光谱数据,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分析地形变化、灾害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灾后恢复情况。这种技术使得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成为可能,特别是在滑坡、泥石流等快速演变的灾害类型中,遥感提供了重要的前期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具有多种显著特点,使其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具有远距离观测的特点,可以从高空或外太空监测地表变化,无需接触地面,因此在无法或难以进入的地区(如高山、海洋或灾害区域)具备显著优势;遥感影像可以实现大范围覆盖,特别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它能快速获取灾区的全貌,为灾害评估提供全面数据;遥感技术具有多时相观测能力,可以在不同时间获取同一区域的影像,监测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如地质形变、滑坡前兆等。遥感数据还具有多光谱特性,即传感器能够捕捉从可见光到红外线、微波等不同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分析这些不同波段的信息,可以发现肉眼不可见的地质变化或异常现象。
相较于传统的地质灾害调查手段,遥感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体现在效率、精度和时效性上。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覆盖广泛的区域,传统的地质调查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来进行实地勘探,而遥感则可以通过卫星影像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数据收集,极大地提高调查效率;遥感影像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光谱特性,能够获取精细的地表信息,从而使得地质灾害的早期预警和详细评估成为可能。对于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遥感影像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数据支持,以便更准确地分析灾害风险;遥感技术具有非接触式的特点,能够在无法进入或危险的地区进行有效监测,确保人员安全;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灾害的多时相监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影像,分析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趋势。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监测方法,如地质勘探和实地考察,虽然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质信息,但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往往难以实时掌握大范围区域的动态变化。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和航空器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能够实时监测大面积的地质环境变化,尤其适用于难以接近或风险较大的区域。在地质灾害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地质环境的异常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前的地表位移、岩土体松动等,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影像,预测潜在的灾害发生。遥感技术的多时相观测能力为预警系统提供持续的数据支持,使得灾害前的预警更加准确和及时。
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建立遥感技术支持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遥感技术通过采集大范围的影像和数据,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地质信息系统化,最终构建出包含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多维信息的空间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存储并整合各类地质灾害数据,包括灾害的类型、时间、影响范围和历史记录等,为后续的灾害分析和防治工作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的核心在于通过遥感技术捕获的影像进行三维建模和动态数据更新,使其具备精准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分析功能。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些数据可以进行深度的空间分析,帮助决策者识别高风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灾害防控策略。空间数据库能够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不仅可用于灾害应急管理,还能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数据库中历史灾害的分析,研究人员能够发现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预测未来灾害的潜在风险,实现科学管理与预防。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中展现出极高的应用价值。定性分析主要用于识别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及其发生环境。例如,遥感影像可以帮助识别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地表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可以判断灾害的规模、成因和影响范围。对于定量分析,遥感技术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测量手段,如地表形变量、位移速度、灾害体积等参数的量化测算。以InSAR技术为例,该技术能够检测地表的毫米级形变,为地质灾害的精细化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定量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过程,还可以为灾害的风险评估、灾害区划提供可靠数据支持。例如,借助遥感数据构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能够精确计算滑坡的体积和运动路径,为灾害的预测和应对提供有力的依据。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对不同阶段的灾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灾害的演变规律。这种结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手段,极大地提升了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滑坡灾害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过程迅速且破坏性极强。遥感技术在滑坡灾害的监测和解译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滑坡的识别、监测及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影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可以精确地获取滑坡区域的地形变化信息。滑坡的遥感解译主要依靠以下指标和参数:坡度、地表植被变化、地表裂缝以及土体的形变。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技术能够分析坡度变化,通常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大于30°的地区。InSAR技术通过微米级的地表位移监测,能够发现滑坡前的地表形变情况。以毫米级的位移为滑坡前兆预警指标,滑坡前的位移速率超过2毫米/年即可视为潜在风险。此外,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影像数据,遥感技术可以识别地表的变化,包括植被损失、裸露地表的扩大等特征。光谱遥感技术也可以通过分析反射光谱的变化,识别滑坡区的湿度变化及滑坡后的土壤成分。因此,滑坡灾害的遥感解译不仅能够实现灾害的实时监控,还可以通过历史影像和形变数据对未来滑坡风险进行预估。
泥石流是一种混合泥沙和水的高速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暴雨之后。遥感技术通过对泥石流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详细监测,能够为泥石流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在泥石流的遥感监测中,常用的指标包括物源区的植被覆盖度、坡度、地表反射光谱、地形形变等。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如Landsat、Sentinel-2),可以分析物源区的地表植被变化,低植被覆盖度和裸露地表常常是泥石流的前兆。通过光谱遥感技术,结合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NDWI(归一化水体指数),可以定量化泥石流发生区的植被覆盖和湿度变化。泥石流的堆积区通常表现为扇形地貌,遥感影像上显示为浅色区域,InSAR技术可以对堆积区的地表形变进行毫米级监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准确分析泥石流的坡度和流动路径,一般泥石流多发生在坡度大于20°的区域,流通区的坡度在5°到15°之间。通过DEM模型和流域分析,可以模拟泥石流的潜在流动路径和堆积位置,为灾害预警和风险评估提供支持。
崩塌灾害通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坡或河谷一侧,是地质灾害中破坏性极强的一种形式。遥感技术在崩塌灾害的识别中主要依靠影像分析和三维模型构建,以确定崩塌体的规模、位置及其影响范围。在遥感影像上,崩塌区域通常表现为明显的裸露地表,尤其是在Rapideye或Landsat影像中,崩塌体颜色常呈现浅色或无植被覆盖。对于陡坡区域,坡度超过45°的区域最容易发生崩塌,通过DEM(数字高程模型)分析,可以准确识别这些高风险区域。遥感技术的干涉雷达技术(InSAR)能够对陡坡的微小位移进行检测,崩塌前地表通常会发生形变,形变速率超过3毫米/年时,崩塌风险显著增加。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识别出崩塌源区的裂隙、崩塌体和堆积区的位置。崩塌体的堆积多呈现舌形或扇形形态,遥感影像中常显示为高亮度区域。三维遥感建模技术(如LiD827eb8049492bc88227f320d0a383f151ff7033485020d9243a62d26e4ef58b1AR)能够构建精细的三维地形模型,清晰呈现崩塌的垂直高度、体积和运动路径,为后续的灾害评估和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遥感技术还可以对历史崩塌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GIS技术构建崩塌灾害数据库,为崩塌区的长效监测和预防提供科学支持。
遥感技术作为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关键手段,凭借其远距离、广覆盖和多时相的优势,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高分辨率影像和三维建模,遥感技术不仅能精准识别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还能进行灾前预警和灾后评估,显著提高了灾害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尽管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数据处理精度、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遥感技术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灾害监测与预测。通过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多源数据融合,遥感技术将在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区域安全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炎黄地理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