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梳理公众对村落景观的偏好,对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筛选出有利于提升景观质量的关键要素。选取24张具代表性的120°全景照片,对25位专家与25位村民进行访谈,通过视觉感知分析,对景观要素的视觉特质进行评价。
传统村落指历史发展久远且保存完整的村庄聚落,不仅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与科学研究价值。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乡村建设的核心议题。然而,城市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传统村落面临文化断裂、空心化、文化消失等问题。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度,也凝聚了数千年的文化精华。目前,在传统村落景观视觉感知和视觉质量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全,且研究对象多为专家和业内专业人士,缺少村民对村落风貌的评价与感受,村民景观需求被忽视。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景观和历史延续性的基础上,提升村落景观视觉质量,获取村民认同,并进行景观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景观视觉感知研究
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实体,景观展现出显著的视觉属性。通过视觉感知的途径,人们能够深入理解景观所传达的信息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视觉感知作为一种审美偏好,是环境审美体验的方式之一。审美反应在视觉上与情绪状态紧密相连,积极的心理反应能产生较好的景观视觉偏好,而消极的心理反应对景观偏好形成负面影响。视觉感知的过程涉及知觉、认知与评价三个相互关联阶段。初始阶段,知觉作为感官系统对景观信息的接收与初步处理,是对环境刺激的直接反应。认知阶段,涉及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及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体现了对景观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心智解析。评价阶段,则基于个体的过往经验、当前需求及心理状态,对景观要素进行主观价值判断,从而形成对景观的个人偏好。
20世纪60年代,随着跨学科研究兴起,“心理物理”与“环境认知”学派在群体层面定量分析的可能性得到证实。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心理生理状态、社会环境及对环境的期望需求显著影响景观偏好。关于乡村景观偏好的视觉感知的研究不多,通过Strumse的研究,对不同景观偏好群体间在景观识别上的共性进行辨识,有助于构建适用于广泛景观研究的通用原则。据Scott所言,当地居民倾向于将景观视为一个整体,并感觉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专家则可能忽视场所的体验,从而得出可能与当地居民无关或不适用的结论。根据Kristina等人的研究,地方居民对乡村景观的评价往往高于专家所给出的评价,该研究强调了乡村景观偏好研究对于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乡村景观规划中考虑不同的评价视角。邵钰涵与刘滨谊运用照片引导访谈法,对乡村景观的视觉品质进行了评估,并深入探讨了不同群体对于乡村景观视觉感知的差异。因此,通过感受景观客体来衡量公众对景观要素的审美体验,建立景观质量与要素间的定量关系,寻求专家与地方公众视觉感知差异的平衡点,以促进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针对江西省新余市介桥古村开展景观偏好研究,采用照片引导访谈法,对该村落的景观照片进行调查访谈,抽样调查群体对该村落景观的偏好。
新余市介桥古村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传统村落,其中的明清宗祠、民居建筑都保存较为完整。介桥古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众多古建筑和历史牌匾。村庄背靠七峰山,面对介溪水,自然环境极佳。2013年9月,介桥古村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实地考察与访谈在村落,目的在于收集其景观的自然、建筑和文化属性。深入分析显著特征与普遍要素,同时考虑视觉效应的多样性,本研究使用实地照片模拟村落景观,进行视觉感知方面的探讨。为获取高质量照片,本研究采用微单相机(FUJIFILMX-T30II)拍摄实景。为保持一致性,相机固定于三脚架,与眼睛水平线对齐,以120°视角捕获彩色图像,使图像采集标准化。
本研究对介桥古村落景观进行田野调查,收集自然、人文及建筑景观图像,通过分析植被景观、建筑风格、传统文化及其历史传承等要素,提取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历史文化、传统建筑、民居建筑和景观节点6大景观要素,构建系统化的传统村落景观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视觉感知分析,旨在揭示村落景观的视觉特性及其对居民的影响。本研究从多角度全景拍摄典型要素,并选取代表性照片编号。分为两组共50人访谈,一组为景观设计专家,另一组为长期居住村民。在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后,确保每次访谈时间充分。从300张全景照片中筛选出24张,代表关键景观要素,两组参与者浏览相同照片。访谈中,要求参与者选择代表性照片并表达个人喜好,解释选择理由,以便理解偏好动机。居民组通过纸质照片和问卷进行访谈,专家组则使用电子版照片。访谈记录和拍摄为后续分析提供支持。访谈完成后,对两组数据进行汇总、分类和分析。根据选择理由,将景观要素分为6大主要素和45个子要素。通过分析调查对象对特定要素的照片选择频次,揭示两组参与者的偏好程度。
分析结果
在照片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将参与者偏好选取的景观资源分类成景观主要素和子要素,每一个景观主要素对应若干相关子要素。依据两组访谈参与者所提供的选择理由,对景观要素进行了偏好性认定,并将这些要素划分为“喜欢”“不喜欢”及“一般”三个类别(如图1所示)。每个景观要素的偏好程度被识别并记录在“定性分析识别”栏目中;将两组访谈参与者选择各张照片的频次统计为偏好总量,并将其归入“定量分析”栏目。
以下为分析结果的具体展示。
景观要素。在访谈过程中提及的景观要素经过汇总与分析,针对每一类要素,结合访谈记录,对其偏好原因进行系统整理。
识别定性分析。参与者对于各个特定要素的偏好程度得以展现。依据参与者对各类要素的辨识与偏好倾向,要素被分为具有积极或消极性质两类。
定量分析。该统计数据旨在汇总2组访谈参与者对各景观要素的偏好频次。据此数据,可对研究场地的整体视觉景观偏好进行评估。
在6大景观要素中,为了进行横向比较,本研究从每个类别中筛选4张具有代表性的实地照片。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景观数据,揭示了参与者对不同景观要素的偏好存在差异。考虑到表格数据本身不足以充分评估景观偏好,本研究选择直观的条形图呈现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条形图的横轴基础即参与者总数,设定为50人,图表分为三列,每列范围0至30或60,代表不同组的人数。条形图以直观方式展示偏好选择频次,并通过颜色区分不同偏好类型。通过“定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参与者对各个景观的偏好程度不同。比如在传统建筑类中,“严家祠堂”“瑞竹堂”与“竹坡公祠”对两组访谈对象的视觉感知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说明介桥村的历史文化具有明显特色。民居建筑类对两者的景观视觉感知都呈消极影响,专家和居民都认为民居建筑的形式太过陈旧缺乏修缮,与周边传统建筑风格不统一,无法融入古村环境。此外,有个别要素对2组景观视觉感知影响有较大分歧,如“咖啡馆”,专家组认为在传统文化主导的古村落中,应限制商业建筑对景观的影响。而居民认为其能展现当地现代化程度,为游客提供便利,增添村落活力。
在“定量分析”表中,通过对所有景观要素偏好的汇总,揭示了当地乡村景观的普遍评价趋势。例如,对于具有显著特色的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要素,观察到较高的偏好水平;相反,对于实用性不足的景观要素,偏好水平相对较低。本项研究揭示了两组参与者在景观视觉偏好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不仅源自参与者的背景,还与景观要素紧密相关。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导向
尽管研究方法的实施产生了预期成果,但也存在局限性。考虑到成本因素及参与者在时间和地点上的不一致,本项研究采纳了照片引导访谈方式,对多元背景受访者采样。此方法导致了数据分析仅从静态角度对特定区域进行了考察与评价。受访者仅限于通过照片来辨识调研区域的特征要素,实地动态感知受限。照片预设未能全捕景观时段特征。建议研究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参与者于多个时间节点进行景观评价。受限于时间因素,研究通过分析单一乡村案例,探讨其普适性。关于是否适用于其他环境类型,未来可通过多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更深入的验证,为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实践基础。
本研究采用量化分析手段,对景观视觉感知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实地考察、详尽访谈及数据分析,提出的方法论旨在识别关键景观要素以增强乡村景观吸引力,并分析不同背景人群的感知差异。研究显示,不同背景个体在视觉要素共识的同时,对景观观赏的侧重点及功能期待存在差异。此研究方法适用于相似尺度乡村景观研究及与农村发展规划紧密相关的领域,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炎黄地理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