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蚌埠市为研究对象,剖析文旅融合背景下蚌埠市文旅发展的现状和不足,针对性提出开发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城市地标文化名片、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四个发展路径,促进蚌埠市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蚌埠市文旅发展现状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誉为“珠城”。作为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蚌埠市文化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花鼓灯、旱船舞,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垓下之战演绎千古绝唱,“珍珠女”的故事更是广为人传。地处南北交界线,蚌埠融合南北方不同地域,地区文化独具特色。
2023年,蚌埠市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401.3亿元,国内旅游人数5525.7万人次。蚌埠市“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417.6万人次,较2019年上涨162.39%,实现旅游收入14.94亿元,较2019年上涨319.66%。2023年蚌埠市组织开展“激情‘蚌’发·运动‘埠’止”文化旅游美食季活动,推出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文旅市场发展。前三季度,全市住宿业实现营业额6.9亿元,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5.7亿元,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39.3%。
文旅融合背景下蚌埠市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蚌埠市文旅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蚌埠文旅宣传的主要着力点为影视剧《长月烬明》带来的衍生热度及美食文化。此外,受地理条件限制,蚌埠市各旅游景点间的距离较远,在蚌埠热度不断提升,人流量不断增长的这段时间内,游客旅游住宿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交通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疏通,景区景点人流量管理分配不够到位,导致了交通混乱和拥堵,文旅融合的整体效果受到影响。
营销模式与产品吸引力不足。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以广告、短文为基点的传统宣传模式已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也无法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蚌埠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不足,未能有效将文化产业化产品化,文化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过于静态,缺少互动性和体验性,无法满足现代游客追求深度体验的需求。文旅产品和服务无法精准地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文旅产品还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文旅产品更新换代慢,不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蚌埠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但这些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规划水平、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未能与之匹配,导致其文旅资源的价值大打折扣,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和效益。
蚌埠市旅游区域分布比较分散,资源整合较差。各区域、各景点及各企业各自为政,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线路层次不高,很难进行资源整合。
蚌埠市淮河文化历史悠久,是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和其他相关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联动,未能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产品,难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旅资源的有效转化。
文旅发展地区特征不明显,如何打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旅游项目成为创新难题。
以购物为例,蚌埠市大面积的景区商店都销售类似的规模化制造的旅游纪念品,没有明显的地域标签或品牌IP加持。虽然市面上文创产品众多,但却缺乏特色,大多是以快速且较低成本的形式进行“网红化”文创宣传,未能与蚌埠特色文化,如花鼓灯、旱船舞等紧密结合,缺乏地区发展特征,也就无法构成旅游市场的竞争亮点,无法实现文旅的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蚌埠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3年,电视剧《长月烬明》的热播为蚌埠带来了发展机遇,精心策划文旅活动,为蚌埠市成功带来了本地流量的暴涨;同时,以文化旅游美食季为契机,通过拍摄各类旅游宣传片、绘制旅游路线图及举办文旅集市等相关活动。通过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多措并举,推进旅游服务升级,各文旅场所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优化旅游路线方案、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宣传片、设立旅游服务志愿服务岗,为游客提供了咨询服务、参观引导等暖心志愿服务。各个区县还对辖区内重要景点提升改造,在各自的重点区域及商圈增加多名保洁员,为游客提供舒适卫生的观光环境等一系列的举措,不仅点燃了人们的热情,激发了文旅发展的活力,更全方位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服务需求。
通过充分挖掘和传播城市特色,加强官方账号的互动与沟通,打造特色内容,创新营销手段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等策略,蚌埠市可以借鉴优秀城市案例,运用新媒体吸引人群,打造城市地标名片,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图文等内容,展示蚌埠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旅游营销活动,如线上旅游节、主题旅游等。蚌埠本地的“湖上升明月”景点,特色“啤酒龙虾节”“游园会”等活动未能实现有效的旅游营销,线上宣传的力度、广度不够深刻,应不断创新自身营销手段与营销形式,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留量”,实现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
打造城市地标文化名片的前提是让游客宾至如归。因此,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多举措并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才能实现文旅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城乡之间的资源差异,可实现文旅资源的互补。蚌埠市城区可以发挥其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吸引游客;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级地区,则可以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交通连接、信息共享等,促进文旅资源的协同发展。开发城乡之间的旅游线路,将城市与乡村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加强对城乡文旅产业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县级区域内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文旅项目,根据其固定资产投资额,按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对于本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一定金额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相关文化产业和平台类项目,以及利用老旧建筑资源改建的文化旅游类项目,分别给予补贴。鼓励县级文旅企业积极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大对文旅品牌的打造力度,如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城市”等品牌,提升蚌埠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城乡资源互补的作用下,还应进一步完善蚌埠市3县4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水利、医疗等基础设施,提升县级区域的旅游服务水平。通过改善县级区域的交通状况、提升通信质量、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等,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县级文旅企业加强服务质量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制定完善的服务标准、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提升县级文旅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旅游体验。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发展也在推陈出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传播成为趋势。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不断走向成熟。为更好地促进文旅的融合发展,蚌埠文旅需要跨媒体整合营销,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跨平台整合营销,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挖掘蚌埠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旅游特色,创造有深度、有故事的短视频,讲述蚌埠的文化故事和旅游体验,吸引受众。关注受众思维,实施共情传播。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对文旅类短视频的偏好不同,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抓住不同受众的共情点,利用共情传播,通过故事讲述等,建立受众与蚌埠文旅的情感连接。
意见领袖能够吸引大量公众参与到已发起的“议题”中,并且能够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因此,要充分利用“意见领袖”的作用。与短视频旅游博主、文化名人等意见领袖合作,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推广蚌埠文旅。
课题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蚌埠文旅融合路径研究”(202310378124)。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炎黄地理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