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2024-12-04 00:00杨聪旋
炎黄地理 2024年8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遗产,它凝聚着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这个国家最深层次的文化与价值。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播纽带,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以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与价值。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研究,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2007)中从理论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全面研究,并论述了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称得上是非遗文化领域内的先导。它对非遗文化及其保护的课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为大家在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杨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2007)一文中系统介绍了非遗文化的价值和评定标准;毛巧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记忆的展示、保护与实践》(2016)中从理论层面讲解了非遗保护的举措并论述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价值。纵观已有的研究,已有近百篇关于民俗文化与中华才能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俗语言研究以及传统工艺技艺方面的教学设计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研究还很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概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这意味着不同的社会实践,思想表达,表达方式,知识,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地,被社区、团体,有时也是个人认为是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一无形的文化遗产一代代传承下来,随着社会和团体与周边环境、与自然、历史的相互影响,不断地进行重新创作,使其获得认同和延续,进而增进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可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口头传统及其表达方式;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实践,礼仪,节日;四是关于自然与天地万物的认识;五是民间工艺;六是文化空间。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贺学君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四项特征。一是活态性。只要有一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永远是鲜活的。其实质就是灵魂性。这个灵魂,是建立并继承了这个非遗文化的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奋斗和创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因此,它具备吐故纳新的功能和开合应变的能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二是民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并传承而来的。这并非政府命令或个人所为,是人民的自发行动。创造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大劳动人民密不可分。若对这种民间性进行限制或改变,失Jn/5FgaR+blxcsoqr4i1dQ==去了人民的积极参与,就失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源泉;三是生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也是这些内涵传承的基础。同时,它又是此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民族性格的展现,因而与生活在此民族的人民有着浓厚的感情纽结,不可分开;四是生态性。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继承,都与具体的环境密切相关——它产生于环境,传播于环境,随环境变化和消亡。而这样的环境,也是人类的日常。它以一个民族为主体,将自然和人文,现实和历史,传统和现代,经济和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从而构建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比作树,那特定的生态环境就是它的生命之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社会、集体与自然、历史等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再创造和传承。而这一传承,在增强不同族群与族群的认同与归属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人类的多元文化与对人类创造的尊重。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和标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百花园。中国人民一直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姿态,为世界和平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在中华这块博大精深的土地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位居世界之首。她走过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基因,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出中华悠久的文明,同其他国家、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进行广泛的交流,在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其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基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于中国人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在今天,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坚持“天下一家”的文化观念,相互了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中国儒学“仁学”是实现“文明共存”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孔子提倡的和谐是指“宇宙万物”的“和”。虽然各种文化形式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让人类在和平中生活。千百年来,“和平”一直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流动,它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基因之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崇尚和平、珍爱和平,正是中国人民深厚的精神追求。因此,在今天的多元文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必须秉持平等对话、包容互鉴的文明理念,以宽阔的心胸去认识各种文化对其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各国和民族对自己的发展之路的探索,从而对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历史、坚强的精神、坚韧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和广阔的胸襟,对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文化共性和文明底蕴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已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青岛市非遗文化概况。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精神特质、文化属性和居民日常生活方式。而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无疑是跨越历史之长,最能展现该城市魅力的宝贵财富。青岛市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根据考古学的研究资料,青岛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这段悠长的历史为青岛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多重影响,青岛拥有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截至2022年,青岛拥有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像田横祭海节、徐福传说、胶州秧歌、柳腔、鲁绣、胡峄阳传说、茂腔、孙膑拳等;7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琅琊台传说、胶州剪纸、三铺龙拳、辛氏锲金画、京剧、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指墨画等;200余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葫芦雕刻、龙王节、沟崖高跷、九狮图、地功拳、陈姑传说、玄阳观庙会、即墨黄酒封坛仪式等,在非遗的传承发展上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关于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种类繁多且品味较高。由上述介绍可知,青岛地区拥有数量丰富且种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涉及民间传说、传统技艺、民俗等多方面,并且资源品味较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泛的民间影响。二是参与性强且体验空间广。青岛的非物质文化由人民创造并传承而来,生动展现了他们的活态生活。像糖球会、剪纸、民俗文化庙会等具有日常化、互动性和通俗性的文化遗产,极易使民众受到感染,进而造就大家积极参与、热情体验的场面,民众的参与度极高。三是休闲功能完善,具有较高的娱乐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人们调节生活,舒缓身心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它是一种休闲娱乐的形式。像高跷、秧歌、柳腔等为代表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具备显著的休闲娱乐特性,人民群众不但能在审美上得到美好的享受,还能在心理上获得快乐,在心灵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四是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较高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缩影。青岛作为一座滨海之城,其特有的“山”“海”“城”三要素构成了其特有的区域环境,为其传承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区域条件。像田横祭海节、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等强烈体现了沿海居民的信仰与风俗,展现了民众对海神的崇敬与祭拜。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去理解,去保护和传承。但如何才能使中华非遗文化在当今时代重新焕发活力,在全球成为一种具有巨大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从而展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与生活艺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彩性,这仍是目前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