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广为人知的黄河流域天文历法体系,彝族天文历法虽蕴含丰富的自然观察与人文哲理,其独特太阳历制度在学术界的理解与可视化上仍显不足,尤其缺乏与汉族二十四节气的深入对比及直观可视化探索。鉴于此,文章旨在通过符号学视角与比较研究法,剖析两者异同,并依托索绪尔文化转译理论与图像转移技术,创新设计彝族天文历法可视化方案,以期增进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同时强调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共融对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意义。
研究彝族二十四节气天文历法的目的
彝族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拥有深厚的天文学,探讨彝族天文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有利于认识古代彝汉民族乃至多民族之间的天文学交流,尤其是“十月太阳历”的独特体系,彝族文献如《宇宙人文论》《宇宙生化》《西南彝志》及《彝族源流》等,记载了彝族的天文历法知识以及丰富的地理、历史与人文信息,是研究中华民族古代天文学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二十四节气作为彝汉历法中的共同特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明,古老智慧虽可能在汉文献中遗失,却常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此洞察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开辟新视野,为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供新思路。
研究彝族二十四节气天文历法的意义
研究少数民族天文历法,是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一种方式。丰富了我们对彝族古老智慧的理解,揭示了彝族文化在天文历法领域的独特贡献,还提供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演变、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宝贵视角。彝族与汉族在天文历法上的相互映照,不仅凸显了跨地域、跨族群间对天文现象观测的共通智慧,也体现了双方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深邃理解和把握,展现出中国古代丰富的历法体系。通过研究天文历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民俗活动,对于促进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彝族二十四节气天文历法的解读与比较
彝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高原和山地地区,复杂的地形为彝族天文历法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汉族一样,彝族天文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天文气候观察,也是经历了从四季、八节到二十四节气的发展过程,为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彝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历法根据地区不同产生了很多的种类,如十月太阳历、十二兽历等,基本上也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作为历法中阳历性质。
彝族节气历法深受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影响,可能更多地融入了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元素,赋予其浓厚的地方色彩与神秘氛围。相较之下,汉族的二十四节气虽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历史进程中更多地与儒家、农耕文明结合,形成系统规范体系。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历法背后的文化内涵上,还可能在节气的命名方式、庆祝习俗等方面有所展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内涵。
运用比较研究法基于对不同事物或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探索,将信息可视化应用于汉族与彝族节气、星宿的比较研究时,不仅能发现两者在命名、文化含义上的异同,还能通过信息的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深刻理解这些古老天文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独特价值。通过比较研究法,可以清晰地看到汉族与彝族在节气与星宿认知上的差异,如汉族以斗宿对应冬至,而彝族则采用虚宿。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天文历法的认识,还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彝族二十四节气信息可视化设计
信息可视化现状分析。近年来,信息可视化领域的研究迅速扩展,研究角度不断拓宽与深化。在刘晖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等多部著作从多维度深入探讨了设计思维、色彩规划等关键要素,为领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信息可视化设计与公共行为研究》等论文中详细剖析了信息可视化设计如何影响公众行为,尤其是心理层面,强化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与可视化交叉领域研究中,以《信息的设计可视化—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为例,正致力于探索如何将传统技艺的信息进行拆解、转译与可视化呈现。具体到二十四节气文化,尽管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在信息可视化设计方向上的探索仍显不足,创新设计以展现其独特魅力,促进公众认知与保护,推动活态传承,是当前亟需深究与实践的学术课题。
信息可视化对传承和展示彝族二十四节气的价值。信息可视化直观展示彝族二十四节气,最大化地保留文化原貌基础上,激发读者进一步关注深层次精神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可视化的过程中不仅局限于视觉层面的拓展与美化,更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实现多维度、深层次的创新表达。以比较研究法对于信息的梳理作为基础,探索设计转译的新方案,增强文化关注度。带动解读二十四节气文化,凸显出在文化传承中的情感诉求,促进文化情感之间的共鸣以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符号学视域下的彝族天文历法符号分析
符号学,作为一门深入探讨符号本质、功能及其运作机制的学科,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已成为当代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索绪尔曾提出“能指”和“所指”两个概念,认为“能指”是一种代表具象物体的符号,是一种客观存在且可视可感的物质,极具现实性;“所指”则是指具体物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想法,是事物在人的脑海中所产生的一种难以感知的形象,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索绪尔曾指出语言符号就是一种“概念和声音模式的结合”,而“能指”则是其中的声音模式,“所指”则是其所代表的概念。索绪尔的理论不仅揭示了符号构成的深层逻辑,还强调了符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动态平衡,对于理解符号如何塑造人类思维、影响社会行为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在彝族天文历法的符号中,能指,即符号的形式要素,包括星象的方位及运行轨迹、历法信息、星宿布局等,星宿布局与构图原理属于造型要素。所指,即意义要素,包括文化内涵与功能要素,代表符号所表达的意念,即天文历法符号所包含的传说故事、民俗、实用功能等内容(如图1所示)。
彝族天文历法的符号体系中,首先是“十月太阳历”作为核心符号,将一年分为十个月,每月36天,外加5到6天的过年日,它的存在并使用证明了彝族先民在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方面的卓越智慧。其次是“十月历”,以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子、岩羊、猿、豹、蜥蜴等十兽为月名。这些动物符号不仅用于时间计算,更加反映出彝族先民对动物的崇拜。此外还有“北斗星与斗柄指向”,彝族根据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定寒暑季节,如斗柄正下指为大寒,正上指为大暑,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也与汉族《淮南子·天文训》中收录的观星方式不谋而合。这些符号元素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中的瑰宝。
彝族二十四节气天文历法中的符号元素不仅体现了彝族先民对天文地理的深刻理解,更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探索汉族与彝族天文历法信息可视化设计时,索绪尔符号学理论中的文化转译与图形转译策略展现出其独特的深度与复杂性(如下页图2所示)。
文化转译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要求更深入剖析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及其在历史中的发展。通过对文化特征提取,精准地把握彝族文化的精髓,将其以一种既保留原貌又易于汉族受众理解的方式呈现。这一过程中,文化积极意义的融入成为关键,它不仅要求传递知识,更要激发受众对彝族文化的兴趣与尊重,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例如十月太阳历结构简明易记,科学性强。在彝族文化中,十月太阳历被视为一种天人合一的体现,它代表了彝族先民对宇宙秩序和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与顺应。十兽首被用于时间计算,并且在彝族文化中,动物被视为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如虎代表勇猛、豹代表敏捷等,反映了彝族先民的动物崇拜以及生殖崇拜。以及北斗星同为彝族和汉族观测星象的重要对象之一,在彝族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彝族人民认为象征着指引方向和引领未来的力量,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形转译的首要任务是将彝族天文历法中抽象、复杂的概念,让受众能够迅速捕捉到信息的核心,初步形成对彝族天文历法的表象感悟。这种直观化的呈现方式降低了理解门槛,激发了受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精细构建,如运用象征性图案、色彩搭配和布局设计,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生动的彝族天文历法视觉叙事体系。引导受众从表象感悟深入到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深化与拓展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彝族节气密语——解读二十四节气天文智慧”信息可视化设计
本次“彝族节气密语——解读二十四节气天文智慧”信息可视化设计以彝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为基石,将二十四节气与彝族天文历法中的十月太阳历为核心框架,将一年分为十个月,每月配以相应的十兽符号,形成一幅清晰的时间脉络图。配以彝族特有的物候描述和民俗活动图示。以北斗星斗柄指向为视觉核心,构建全年节气流转的动态图谱,深刻映射彝族先民利用星象观测确定季节和时令的智慧。北斗星动态变化与节气更迭的精准对应,既验证其科学价值,又赋予设计互动趣味。在排版布局上大面积使用圆形对比用于主要信息区域,融入神兽、星宿、民俗等符号,深化文化内涵,促进观众对节气文化的深度认知。色彩运用上,基于彝族“红、黄、青、白、黑”的五色文化,构建层次分明的色彩体系,强化视觉叙事力,使节气流转与色彩韵律相融,为学术探讨民族文化转译与视觉表现提供新范例(如图3所示)。
通过本次“彝族节气密语——解读二十四节气天文智慧”信息可视化设计,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符号学文化转译与图形转译的深度融合,以直观、生动的代视觉语言诠释彝族独特的二十四节气天文历法,促进了民族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表达与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融合。不仅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展现形式,也拓宽了民族融合的文化维度,为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视角,并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活化与国际化传播。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艺术学院)
炎黄地理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