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节日习俗的研究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节日习俗是某个地区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和发展后,在传统节日时期形成的特定民俗习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虽然这些习俗在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但也会随着社会语境下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迁,即民俗文化的可变性。近代中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中,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还是社会组织、民俗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节日在社会变迁、外来文化侵袭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期,经历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变化最为显著,新风尚和旧习俗的分庭抗礼,使民国时期的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的革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及民俗文化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社会时间节奏,传统节日在年度时间中分布错落有致,但大部分节日都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就运用严谨的时间秩序来组织天象、物候、人事等与政务、经济、农事相关的要素。从《礼记·月令》记载中可见,各个月份都被赋予了不同属性,设置了节气日及相应的礼仪活动。如春节是新的一年时间周期开始之季,人们换新衣、打扫庭院、用“新桃”换“旧符”、走亲访友,呈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景象。之后,元宵节、春分、清明节接踵而至,春耕春种、养蚕采茶在不同地域如火如荼,占岁、制茶、祭蚕神等民俗活动也在特定的日期举行。也有不少地方开展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展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夏季暑热潮湿,主要以端午为大节,各地纷纷举办竞渡、斗草、射柳等竞斗活动,凸显了端午时节“阴阳争、死生分”的节气特点。待到秋季来临,粮食、瓜果丰收,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依次到来,乞巧、拜月、祭先祀祖,并为冬天做好准备。随后,冬至、腊八、除夕等节日,又将时节带到年终岁尾,人们准备丰盛的食物、装点家园、回馈亲友、犒劳自己,举家团圆、共同期待来年的吉祥如意。在传统节日中,往往贯穿着祭祖、家庭聚会、手工、占卜及各种拜神活动,如正月、元旦时,“各家悬祖先像于厅堂,供以果饼”,除夕夜的团圆饭,元宵、中元节的“问卜紫姑神”,逢年过节时民间举办的迎神赛会活动,七夕时“妇女望月穿针”等,是对中国“孝”文化的表达和传承,反映了人们对“家”的依赖和归属感,以及在神灵保佑下祛除灾疫、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民国时期传统节日的变革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宣布全国改用阳历,废除阴历,将公历元旦定为春节,将端午、中秋、冬至分别改名为夏节、秋节、冬节,要求全国民众一致服从政府实行国历,但由于传统习俗的顽强性,民间仍存在只知中历而不知西历的情况,南京临时政府遂下发编历办法,推行新历旧历参用。同时,民国政府还成立社会改良会,倡导科学知识、祛除神权迷信,批判旧历新年的旧俗、陋俗,质疑年节祀祖习俗以及传统社会价值观,除夕燃放爆竹、年节祭祀、迎财神等年俗活动或受到质疑或被禁止,迎神赛会被统一管理。在此背景下,不仅各类祀天、信鬼、修仙、占卜活动有所减少,节俗仪式也或被简化或被批判。如旧历年家庭祭祖、元旦各单位庆祝按照其适用范围分别被简化为较为统一的仪式,废除以往磕头、拱手、互道吉祥等拜年礼仪,改为投贴拜年,行鞠躬、握手礼等,并对压岁钱的风俗予以批判。
虽然当时国家法定阳历新年元旦,大力筹办元旦节日庆典,意图通过实施阳历、废除旧历,达到和世界节奏接轨、祛除旧历法的迷信色彩,但民间仍盛行阴历除夕新年,仍延续传统的烟花爆竹、贴春联拜年等民俗。而且,由于民国初年当局认识和方法失当,民间对阳历“新年”产生了消极抵制,在阳历元旦当天仅行政机关张灯结彩,却没有往来道贺者,而在旧历新年则是家家户户都燃放爆竹烟花、贴上桃符,从新旧历新年状况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礼俗观念的二元对立。废旧历运动在屡遭社会各方抵制后,于1934年失败,但也因此产生了传统节日被逐渐边缘化的影响。
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早在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就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传播,耶稣圣诞节以“西国冬至”的称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中国流行。中国冬至节一般在圣诞节前数日,“西国冬至”时各属官员举行“朝贺礼”且“停工一日”,再加上当时报纸上相关礼俗的宣传,使得“西国冬至”出现了本土化倾向。每年圣诞夜,天主教堂会举行大礼弥撒,庆典结束后信友归家团聚、分赠礼品予晚辈;北京王府井洋行会摆放圣诞老人、圣诞树,中外仕媛会选购送予友人的礼物及贺卡,报纸上也会就相关景象进行报道。这种新鲜趣味的外来节日对追新慕异的年轻群体有着较大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节日则呈现出日渐衰微之式。
民国时期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的变迁
民俗文化变迁主要涉及节日服饰、饮食和赠礼三个方面。在大型节日期间,人们一改以往大街上满目长衫马褂的情形,西装、皮鞋等服饰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辛亥革命以后,西装、衬衫、皮大衣已成为阴历新年着新装的选择之一。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带来了不少类型的西式食品,西餐、西式糖果、蛋糕、冰淇淋、洋酒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逐渐成为当时的时尚。节日宴饮时,除了传统的筵席外,吃西餐也一度成为人们节日社交的新风尚。同时,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中,西式面包、糖果、洋酒等生活消费品也日益成为上层社会互赠礼品,对中国固有传统节日的岁时节礼带来巨大冲击。
民国时期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特征
就民国时期节日民俗文化的变迁来看,很少有彻底移风易俗的变革,大多是对传统民俗的传承和向现代的过渡。如“团拜”沿袭自宋代的行团拜礼,是年节团体聚会的必行礼数,随着朝代更迭而不断产生形式上的变化,除了茶会,还增加了观剧等娱乐活动,成为官员间交接的重要社交方式。
民国政府在推行新历法时曾意图打破旧式礼俗框架,但受到中国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影响,无法做到彻底破除旧礼俗,使得当时的节日、民俗呈现出中西并存的复杂局面。如传统节日一直有观看应时节戏的传统,像元宵的《闹花灯》、端午的《白蛇传》等,已成为节日民俗的一部分。同时,传统节日中也出现了从西方节日中移植而来的娱乐形式,使得当时的节日习俗呈现出新风尚和传统习俗并存的状态,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特色。
受到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电影、话剧、跳西洋舞等西式文体娱乐活动已逐渐走进传统节日中,让新年、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有了新的庆祝娱乐方式,使当时社会各界的节日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电影于20世纪初风靡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逐渐成为当时市民们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并被《大公报》赞誉为“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传统节日,看戏、听戏也是民众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属于年节吉庆时具备信仰祭祀意义的仪式组成部分,随着话剧的引进,传统节日的戏剧功能逐渐从以往的“娱神”变为“娱人”。抬神像巡游、游龙、拜神等庙会赛会,是传统节日常见的节庆,如1934年苏州城的求雨赛会中,就在神像、龙灯的仪仗队伍中夹杂着“牛鬼蛇神”“刽子手”等形象,沿途抛洒、焚烧甲马阴符。在民国时期报纸的宣传报道中,已出现了视西式舞会为坦荡洒脱、斥传统烧香赛会为低级娱乐的舆论导向。一些传统娱乐活动逐渐被进步社团的近代文体娱乐活动所取代,如举办田径、球类比赛和新式游戏欢度端午。可见,民国时期传统节日禳灾祈福的祭拜仪节趋于弛废,转变为较具娱乐休闲意味的活动,体现出近代性特征。
民国时期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衍变的原因
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在社会环境、外来文化、商业发展、思想变革、政治导向等因素影响下,节日习俗随之衍变。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被推翻,使得清末民初成为中国民俗文化演变的重要分水岭。由于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的产生、生存、延续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土壤,民国时期巨大的社会环境变化,必然会导致节日民俗的变迁。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宣扬基督教文化,对当时国人的思想、行为近代化产生了较大的作用。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封建农业经济逐渐土崩瓦解,长期重农抑商的传统被颠覆,社会风气发生了极大改变,人们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节日风俗的变迁。同时,清末到民国初期的数十年中,西方文明对资产阶级生活观念的宣扬,对中国革命倡导者、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化价值观,为破除封建“陋习”、改变传统民俗打下了思想基础。加上当时民国政府出台的关于历法、礼仪、旧俗等各种改革风俗的政令,也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变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综上可见,民国时期的节日习俗和清末相比,产生了较大程度上的变化。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这种变化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也是在当时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必然结果。中国从数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被逐渐削弱,节日习俗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从民国时期民俗文化变迁中,可以总结出不少经验,指导今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适度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以节日文化赋能社会和谐、国家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炎黄地理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