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木材流动下乡村社会神龛文化

2024-12-04 00:00郑伊伊
炎黄地理 2024年8期

自开辟贵州“新疆”以来,伴随着木材之流动下区域市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国家力量逐步向清水江下游区域社会渗透,从而引起地方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以宗族为载体在地方社会被建构起来。同时,族谱、祠堂、神龛等文化事实不断完善。通过对神龛这一符号的研究解读,可以反映出地方向国家表达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诉求,以及神龛如何稳定宗族根基的作用,如何整合起了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

神龛是中国家庭对祖先崇拜的一个重要体现。然而在中国的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当中有不同的神龛。例如,蒙古族大多供奉的是成吉思汗。苗族则供奉的是自己的家先。在土家族地区,人们也会供奉八部大王等。虽然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各地区和民族的神龛有所差异,但就其本质来说,神龛是人们关于对自然、神灵、祖先等崇拜的具体表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汉族的神龛祭拜“天地君亲师”,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崇拜和祭祀供奉的对象,代表了中国人对天地自然、对国家、对祖先以及父母亲人和对恩师的深情和感恩。“天地君亲师”代表的是汉人社会的五大的精神支柱,是汉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文化的凝念。

木材贸易与清水江下游地区神龛文化

清水江是长江支流沅江的上游支流,发源于贵州省中部苗岭山脉,贯穿于贵州东南部地区。清水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杉树、松树、樟树等木植的生长。早在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木材就由清水江经湖南洪江、常德、武汉运至南京。自明代正德年间开始,王朝就派遣朝廷官员到清水江流域采办“皇木”。明清时期,随着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多,刺激着全国各地的商贸运输活动的发展。江南木材需求逐渐增加,而各省的木产日益减少。因此,地处于长江水系沅水上游,水道潆洄宽阔,木材盛产的清水江自然而然会吸引各地木商前往采买交易。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从岔处沿江而下设十八关抽收木材税,远口为第二关。清政府于雍正年间在开辟“新疆”的过程中,在地方官府的介入下于清水江下游的卦治、王寨、茅坪这三处设置了木市,并设下开市运营的规则制度——“当江”制度。由此,清水江流域的木材贸易正式形成。

清水江流域是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潘寨是位于清水江下游天柱县远口镇的一个苗族村寨。通过调查潘寨地区的神龛不难发现,当地的神龛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如正中必设置的“天地君亲师位”这样的主榜。那么,作为苗族村寨,为何潘寨形成这样的神龛文化。究其因果,这与清水江流下游木材贸易关系密切。因此,笔者a189c8eff83318371ddf0445a20cf255044554a18f10921b86dc3b43b5a9efa4从清水江下游木材贸易这一历史进程出发,研究分析木材这一物产是如何影响当地社会神龛文化的。

清水江下游地区社会结构转变与神龛的形成

木材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当地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过去,这个区域当中更多的是以女性为主的社会,例如像黔东南苗族蝴蝶妈妈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其他的传说和崇拜当中,大多数是以女性角色为主。而随着木材贸易的展开,男性的力量逐渐体现出来,当地社会中男性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慢慢提高。首先,林业是一个历时长时段的一个生产活动。而当时,女性在十八岁甚至更早就出嫁了,所以女性社会难以确保木产的稳定性。而男性社会的稳定性为确立这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所以,以男性为主的宗族社会得以在该地区确立起来。其次,女孩的出嫁一般都会带上嫁妆,例如田地、金银首饰等。但林地作为不动产是带不走的,否则会导致林地碎片化。如果女性出嫁时把林地作为嫁妆带去夫家,就会引起土地的流动,而后使其成为女性丈夫的财产,一旦出嫁的女性生命终结,例如死亡或者无后等等,那么丈夫和女性家族之间也容易产生关于林地的产权问题的纠纷。为了减少土地纠纷和确保林业的完整性和长期的经营性,就必须把土地留守在男性继承的社会里。因此,男性的地位得以提高,过去女性的重要性和地位就慢慢被男性所取代,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便开始兴修族谱、建立祠堂。通过族谱来确立男性社会的根脉,通过建立祠堂来确保男性社会团结。为确保男性社会中家庭与家庭,家庭与家族以及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团结,一个姓氏以及祖上有血缘关系的人就成为一个宗族,就需要建立一个宗姓的祠堂。或者,实力小的宗姓,也会与附近别的村寨的同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祠堂,例如潘寨的罗氏宗祠,罗氏宗祠是由潘寨、翁晒寨、力木运等共五个村寨罗姓成员共同出资建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祠,通过对祖宗的祭祀和供奉,其目的是收宗睦族,团结族众。

在清水江流域,地方社会因为木材贸易中的利益纠纷而动荡不安,国家为地方社会稳定,除了采取武力胁迫外,更多的是利用“儒家”文化加以教化,其主要途径就是兴修祠堂、撰修族谱。而自儒家文化入疆后,为了确保男性社会根脉的延续,在家庭里面也需要贯彻下去。于是,神龛就成为每个家庭必然的产物。神龛的存在与祠堂、族谱是有联动关系的,三者的联动关系在于确立宗族社会的稳定性,神龛、祠堂等都是由男性来支撑起的宗族社会的符号体系。祠堂是从宗族的层面发挥作用,神龛则更多是从家庭层面来体现其功能的。相比于祠堂,神龛在当地是以户或家庭为单位的信仰单元,在潘寨每个家庭里都设有神龛,当地人认为家里的神龛是“管”小家庭里的人,神龛上供奉的是家里的太公太婆和土地公婆。而祠堂的神龛供奉的是家族历代的祖先,保佑的是家族的每一个族人。通过供奉神龛的形式表达对祖先的崇敬思念之情,同时也希望通过祭祀的方式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兴旺、家人平安、子孙香火不断,因而在当地一般家里都是由男性上香祭拜。

儒文化入“疆”对神龛文化的影响

清水江流域神龛文化的形成与“儒文化入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整个木材贸易过程中,为了防止内地的汉民进入苗族和侗族地区,从而引发社会动乱,规定内地汉族木商不能进入林区直接购买木材。同时规定,当地苗族、侗族民众不能越过卦治、王寨、茅坪这三个指定的交易地点将木材运往内地销售。因此,在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中逐渐形成了“山主”“山客”“牙行”“水客”等贸易主体。“山主”主要是培育木材,“山客”通过向“山主”购买木材,将收购的木材运往三江木市进行交易,但“山客”不能与外地汉族“水客”直接交易,必须在木市行户的中介下进行交易。交易完成后下游的汉族“水客”最终将木材运往内地销售。与此同时,下游的汉族水客也会将内地市场的商品带往三江市场,由此逆木材贸易链条而上,将这些商品销往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侗族地区。随着木材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当地苗族侗族的居民与外地的交往也日益密切。苗族侗族的民众与外族的通婚,开设学堂广泛地学习汉文,引进内地的生产方式等,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汉字和汉文化进入清水江下游地区后,儒家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其对当地居民在家庭祭祀方面的影响就体现在人们开始把“天地君亲师”作为祭祀对象,从而铸就了“天地君亲师”这一文化体系,并渗透到家教家传的言行举止当中,这也是地方社会积极融入国家体系的体现。

作为神龛的主要部分,“天地君亲师”五个字代表着当地民众的信仰,表现了人们对穹苍、大地的崇敬和感恩,对国家、社稷的认同,对祖先、恩师的深情和敬重,也构成了当地居民生存与生活的重要人文生态环境。“天”,是中国古代传统精神信仰体系的核心。天地不但孕育了人类的生命,而且造就了人类的文明,是人类应该尊崇的最高权威。“天地”存在于神龛上,就是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所谓“君”就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人。古时君主利用天人合一的思想统治人民,取得统治地位。“君”供奉于神龛之上体现了民众对君主和国家尊重爱戴。“亲”是“关系至近、至密者”之意,但随着字意的发展,“亲”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祖先、父母、亲人、朋友等逐渐被纳入这一范围。神龛之上的“亲”,也是为了提醒后人感恩先祖父母,尊重亲人,对朋友讲仁义。“师”的含义是敬畏感恩师长,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是广义的,神龛上供奉的师是指培育影响人们走向人生正途的人,也包括各行各业的授业者,因此,值得人们的敬仰。

在潘寨,当地居民在写主榜“天地君亲师”时也是有讲究的。写天字的时候,不能超过上面那一横,表示的是人要在“天”的下面,人不能比“天”大。写地字的时候要写得比天字要小一点,地字的“土”与“也”要连起来写,表示土地是完整的。写君字的时候,下面的“口”要封闭,因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不能乱开口。写亲字时,因为以前是写繁体的“親”,所以说親右边上面部分的“目”不能封闭,目代表着眼睛,如果闭上了就看不到亲人了。写最后两个字师和位的时候中间要连起来写,表示着前面的天、地、君、亲、师都“坐”在了神龛上,都有位置。“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共同构成了神圣性的符号结构,蕴藏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儒家思想与当地百姓日常经验结合之后形成的产物,是中国民间信仰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水江下游村落中神龛文化的形成更是地方社会寻求文化正统性主动融入国家体系的体现,通过儒家文化体系从而进入国家行列。

通过木材贸易这一历史进程,神龛成为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行使或诉求国家正统化的一个符号,也是少数民族对国家在地方进行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一种诉求。更是地方通过外界向国家获得更多资源的一种表达。因为这个区域已经和国家连成一个整体了,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或者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和多元化交融在一起,所以其文化需要,不仅从内部获得资源,更是从外部获得资源。于是,最终当地的神龛在形式上也与汉民族“无缝对接”。在木材之流动下,国家力量进入地方社会,神龛作为国家规训地方的方式,使国家更好地稳定地方社会。反之,地方也通过神龛这个文化符号,慢慢融入国家体系当中去,其在国家与地方的双向互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