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参与感的本质,不是一方拼命付出,而是良好、有力的互动。
想必很多人都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当主持人问受访者“结婚的意义是什么”,受访者几乎语塞答不上来。但在同类话题下,有个网友的答案获得了上千人点赞:
“当你想好好生活,有个人和你一起健身逛街、一起‘种草’某家餐厅、一起安排周边旅游;当你想要下一代,有个人和你一起研究叶酸、一起做孕前检查、一起规律生活调理身体;当你累了病了,有个人帮你把咖啡冲好、出门买退热贴和药、扶你去医院挂号看医生。简而言之,有‘参与感’的关系,就是结婚的意义,也是在一起的意义。”
一段融洽美满的关系,一定少不了双方的参与。影响婚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必然有伴侣互动的质量。亲密关系来来回回也就那三件事:有人爱,有人陪,有人护。
而没有参与感的婚姻,容易缺乏爱意、陪伴和守护。最常见的三个原因,分别是:爱意匮乏、缺少陪伴、没有守护彼此。随着伴侣的参与度提高,婚姻满意度也会有所上升。
好好参与彼此生活的夫妻,感情羁绊更深,哪怕激情褪去,这日子离开对方也索然无趣;而参与感低的夫妻,感情羁绊更浅,谁都不需要谁,发生点小摩擦可能就一拍两散。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通过观察50对夫妻,得出一个结论:决定婚姻幸福的关键是“深厚友谊”。具体包括:知道伴侣的好恶、怪癖、希望、梦想;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跟伴侣有关都会密切关注;愿意陪伴伴侣度过低谷时期,也愿意和对方一起走出来。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我好或不好、快乐或悲伤,你都在我身边,参与着我的生活。
想要参与感强的婚姻,到底该怎么做呢?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要以参与为目的进行参与,而是将各自的角色归位:丈夫做好丈夫的事,妻子做好妻子的事。丈夫和妻子各自有自己的婚姻功能,各自守好自己的站位,就是对彼此最好的支持。
好好参与,要建立在平衡“爱自己”和“爱他人”之上。在爱自己的基础上关心别人,才能在关系里一直保有余力。就像伍尔夫所说:“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而是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
婚姻参与感的本质,不是一方拼命付出,而是良好、有力的互动。大家都在婚姻中更好地成为自己,才不会对选择走入婚姻的自己失望。进而,更愿意为创造好的关系,不遗余力地投入。
摘自微信公众号“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