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桂林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主持桂林电视台知名品牌方言节目《板路》30多年,曾获全国书法教育园丁奖。出版散文集《叠彩和风》。
桂林方言属西南官话,桂林人说桂林话,近年来关于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呼声日炽,侧面反映了方言的危机,希望大家对此引起注意。
黄皮果吃熟不吃生
民谚:饥吃红荔枝,饱吃黄皮果。荔枝水分足、含糖高,肚子饿的人吃几颗荔枝可以充饥,当然了,那一年初夏,“一骑红尘妃子笑”,为了吃荔枝,命人星夜兼程,从四川往长安城送荔枝,绝不是肚子饿了,要吃荔枝,只是想尝个新鲜罢了。
黄皮果,颗小肉厚,微酸,有助消化,因此,适宜饭后吃。黄皮果熟的比生的好吃,因此,黄皮果吃熟不吃生,老少皆知。
黄皮果吃熟不吃生,本来是普通的生活常识,它告诉人们,生的黄皮果不如熟的黄皮果好吃。但是,此语从桂林人嘴里说出来,就多了另外一层意思。比方说,你去一家熟人开的店里买衣服,本以为是熟人,会得到相应的照顾,岂知,熟人老板卖的衣服比其他店家的货还要贵,这就叫做“黄皮果吃熟不吃生”。
为什么桂林人将吃熟客的行为用黄皮果而不是其他的水果名称来比喻呢?我估计,黄皮果的黄字,恰巧就是百家姓中的一个较大的姓,以此为名,易记易识,假若用柑子、苹果、橙子一类的水果来说事,不太上口。再者,黄皮果,既是水3xIO7fEtwPu1QOMFc1yn4JmZt3O035for6J4AI/1u1U=果名,又有点类似人名,两者兼融,平添几分风趣。
缘何生意场上会出现黄皮果吃熟不吃生这种逆向的行为呢?我想,这应该跟国人的生存习惯有关。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以宗族、族群维持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因为,不管认识或不认识的,只要一见面,很快就成了知交,大家既然是一家人,彼此不用客气,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我。所以,一帮中国人在一起,很少闻见相互之间说“谢谢、对不起”一类的话。老子帮孩子随手关门,孩子感觉理所当然。那么,儿子帮老子舀饭,老子更加说不出“谢谢”二字,儿子孝敬老子,天经地义,还用感谢?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自家人不讲客气话。天长地久,习惯成自然。显而易见,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氛围中,没有讲“谢谢”或“对不起”的生活习惯,不信,去听听哪家屋里人有老子对儿子说“谢谢”的。
话扯远了,回到正题。中国人根深蒂固地以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因此,熟人总会照顾熟人。然而,有的商人深谙此中谋术,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晓得你是熟人,摸透你的心思,熟人跟熟人买东西,碍着面子,不会讨价还价。
好了,对不起,熟人老板借机开出一个比卖给生客还要高的价,当你屁癫癫地掏钱走人,自以为捡了便宜,回家探听价格,发觉上当,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讲不出,自认倒霉,遇着“黄皮果老板”了。
我曾碰着另一类“黄皮果老板”。那年,我开公司,隔三岔五去一家装饰店进材料。老板跟我烂熟,一年多来,价格没有上涨,我暗自庆幸,遇着好老板了。一次,跟另一位同行聊天,说到材料价格,同行说,我们常用的有机片,半年前下调了价格。此时,我才清醒,我们上月去跟装饰店老板结算材料款,并没有听他说材料价格已经下调,他仍然按一年前的价格跟我们结算。
原来又是一个吃熟不吃生的黄皮果。
豆腐盘成肉价钱
自有商品交换以来,豆腐的价钱从来没有高过肉价。我少年时代的物质生活跟精神生活极其匮乏,虽然豆腐不值钱,但是,在那个年月,即便过年,一家人想吃一餐豆腐酿肉圆子,好比是今天坐飞机周游世界的大事情。因此,过年前几天,天还未亮,便被奶奶从暖暖和和的被窝里拖起,提起筲箕、小板凳去菜场,跟着黑麻麻的人群后背,排队买豆腐。
天刚蒙蒙亮,运豆腐的三轮车来了,整个排队的队伍马上乱作一团,人群中大呼小叫,相互拼命拥挤,身高不及人的我,自身难保,板凳被人踩烂,筲箕不翼而飞,此情此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豆腐不值钱,但是,为了买几块豆腐,却丢了筲箕坏了板凳,奶奶愤愤地说:豆腐盘成了肉价钱。
那么,这句话最早是从何人嘴里传出来的呢?相传民国时期,一位老师去学生家家访,家长有意留老师在家吃饭,问老师喜欢吃何菜,老师道:年纪大、牙齿不好,随便吃点豆腐便是。于是,家长唤儿子去买豆腐。
儿子来到集市,问人哪里豆腐便宜爽口。告曰:花园村。儿子心想:老师来家里吃一次饭不容易,一定要弄点好的豆腐给老师吃,况且花园村的豆腐每一块比集市里的便宜一分钱,不容多说,做儿子的叫了一辆黄包车,直奔花园村。
话说屋里这边,做老子的等豆腐下锅,迟迟不见儿子回来,急得是团团转,正欲出门探望,儿子一头汗水提着豆腐进屋,老子劈头就问:“你是去磨豆腐还是买豆腐啊?”
“我去花园村买豆腐。”儿子邀功似的说。
“跑那么远去买?”老子不解问道。
“听人说花园村的豆腐好,而且还比集市上的每块便宜一分钱。”儿子进一步解释。
“这么远的路你哪样去的?”老子问。
“我坐黄包车去的。”儿子答。
“坐车花了好多钱?”老子追问。
“三毛钱。”儿子照直说。
“你傻啊,三毛钱可以买一餐猪肉了,真是豆腐盘成肉价钱。”
“算了,小孩子不懂事,下回学乖点就得了。”老师见老子训儿子,马上出来解围。
后来,老师在给学生讲作文时,便将此事作为故事讲给学生听,久而久之,“豆腐盘成肉价钱”便在民间传开了。
其实,我们庸常的生活,常有“豆腐盘成肉价钱”的经历。那年,我家里添几件要大不小的家具,请汽车拉回家。车到楼下,司机帮忙卸车,家具移至地下,我请司机帮忙背上三楼,他说,上楼要加钱。
“多少钱”?我问。
“30元!”司机答。
运费20元,上楼还要30元?你这钱也挣得太容易了!于是,我打发司机走人,自己用背驮肩扛的办法,一件一件往楼上搬,来回爬楼七八趟,终于气喘吁吁地把大大小小家具悉数搬进屋。当时,双脚略感麻痛,但是,想到自己一会的工夫省了30元钱,心里蛮有成就感的。
吃过饭,午睡起来,双脚酸痛减轻了,而腰子则跟断了似的,直立就弯不下去,弯下去就直立不起来。这下完了,没敢耽搁,赶快打车去中医院,找医生按摩,按摩过后,医生开一瓶药酒,治疗加药费60元。
走出医院大门,我不住叹气:早知不是搬运工的料,给钱请人搬家具上楼,不至于冤枉多花按摩治疗费,更不会落得腰酸脚又痛。
以后,我跟朋友说起此事,众皆笑曰:此乃“豆腐盘成肉价钱”的经典版本。
抛蛐蛐
抛蛐蛐,当年老桂林人玩斗蛐蛐时的一种手法。后来,由这句行话,演化成桂林方言里赞扬人的口头语。
从前,斗蛐蛐是桂林城里男孩子耍的一种竞技活动。蛐蛐,属蟋蟀科,蛐蛐肯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这里面的学问只有昆虫专家才弄得清楚。
斗蛐蛐和斗蟋蟀不同在于,蟋蟀交恶用嘴撕咬和以脚狂踢,蛐蛐争斗则用头相顶,无论顶得昏天黑地,绝不以口齿相加。若谁家蛐蛐以口搏击,定会遭来五马分尸之酷刑。纯种桂林蛐蛐个子不如蟋蟀大,头呈三角形,俗称棺材头,成年蛐蛐头部正中央有一颗红痣,跟女王头上的宝珠一般备受珍爱,平时进膳,可享受辣椒子佐餐,据说此种品质的蛐蛐最能斗亦善斗。
桂林四处杂草间均有蛐蛐,但是,桂林人以为:善斗的蛐蛐悉数聚集王城、七星岩和三里店一带。这是为何?有人说是沾了明王朝靖江王府和王陵的风水。有经验的捕蛐蛐者,先闻其声,辨别是雌是雄或是正在谈恋爱的青春男女蛐蛐,明辨之后,以小竹竿在草丛中扇动几下,这时,逞强好胜的蛐蛐会一跃而起,另择新枝。正是此时,给捕蛐蛐者创造了机会,向着蛐蛐藏身之处,拔开杂草,而受到袭扰的蛐蛐,为保护自己,停止鸣叫,而你呢,更要明察秋毫,瞄准蜇伏于杂草丛中的蛐蛐,以饿虎扑羊之势双手扑去。不要小看这一扑,很有学问,扑重了,会将蛐蛐压得两头出屎,后悔得痛不欲生;扑偏了呢,蛐蛐顺势跳走,前功尽弃,恨不得砍了自己的手。
手捕蛐蛐,手心应该向上拱呈空心状,而压住蛐蛐的不是泰山压顶的双手,是那些细软的杂草。这时,你要稍稍喘一口气,定定神,观察动静,然后慢慢移开手掌露出一个角,瞧见蛐蛐后,便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撕作业本子做成的拇指般粗细的纸筒,一头扭成麻花合拢,一头对着蛐蛐,慢慢逼着蛐蛐就范,最后,再将这头扭成麻花合拢,大功告成。
蛐蛐的笼子,名堂蛮多——养笼,饲养蛐蛐的居所;双笼,两节以上竹筒做成的笼子,相当于我们的四房两厅;单笼,仅一节竹筒。做笼子之前,先选好材料,首选青竹子尾巴,大小适中,青色竹子,尚余水分,未干透,易于下刀去皮。打笼最为考究,长短适中,尺余足可,略呈四方形,两头可进蛐蛐,平日草纸塞洞,上面用玻璃罩着,便于观看蛐蛐打斗,两边侧面有条细细的槽,双方蛐蛐进入决战场后,主人用细的竹篾子轻轻赶蛐蛐的后脚或是屁股后的两根触须,蛐蛐受到骚扰,如同情人被劫,振动双翅,奋力朝对方蛐蛐顶去。由于蛐蛐笼瘦长,转身不易,所以,双方只能以头迎敌,一场恶战开始。蛐蛐个头大小不等,块头大的蛐蛐居高临下;身段小者则以低战高,头颅高昂,双脚劲挺,谓之打地板。须臾,高者失去优势,落入劣势,双方时高时低,亦如人类拔河赛,时进时退。
双方交恶不让,蛐蛐主人则在笼外呐喊助威,甚是好看。最后,败者笼中抱头鼠窜,胜者振翅高鸣,如高歌凯旋,威风八面,蛐蛐主人亦容光焕发。
有时,一个回合败下阵后,主人引出蛐蛐,在手掌上连抛数十下,弄得蛐蛐晕头转向,再将其放入笼中,奇迹就此发生,抛过的蛐蛐如有神助,力量倍增,转败为胜。
抛过的蛐蛐缘何会转败为胜?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它被抛得云里雾里,亦如掐头苍蝇不辨方向,胡撞乱闯,处绝地而后生,胜利不期而至,在所难免。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桂林城里斗蛐蛐的日渐稀少,但是“抛蛐蛐“这句行话却保留了下来,而且发扬光大,被赋予新的含义:赞誉表扬。
早几天,一个小学四年级男生由妈妈带着来我的工作室,妈妈劝他跟我学书法,瘦个子小男生生得很腼腆,性格却执拗,眼睛红红的不愿意上课。她妈妈好说歹说,才将他留了下来。
上课的时候,我留心观察他的表情,渐渐地,发现他主动听我的课了,听我讲到风趣处,他脸上露出笑意。我想:这下有办法了,我一定要让他留下来成为我的学生。
课间休息,我对他说,你的字不差,而且很有发展潜力, 只要坚持学一期,一定会有进步。
次日,她妈妈交费时跟我说,儿子回家后,没用他们做工作,自己表示要来上课,原因是我上课的时候表扬了他。
看看,这就是“抛蛐蛐”的力量。
有位教育家讲过,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此话有道理。人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孩子尤甚。老话讲“忠言逆耳”,这要看对什么人。有肚量的人,逆耳的话可成忠言;如果量小之人,只怕适得其反。因此,如果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是忠言还不逆耳岂不更好、更有效?起码对小孩子应该如此。
桂林话关于啰嗦的N种表述
啰嗦,大家经常用,不用解释,明白意思,但是,在我们方言里,关于“啰嗦”一词的使用,因其诉说的对象不同,程度不同,与啰嗦近似的词则跟着不同。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对同一件事情喋喋不休,重三倒四,麻直讲个不停,桂林人曰:累堆。根据字面意思理解这两个字,累,即累赘多余,把这么多累赘多余的话堆在一起,还不够啰嗦吗?
另外,一些酒鬼,喝了几杯马尿,面红耳赤,气吞山河,遇着石头三句话,抓着个熟人,一件大家都听得耳朵起茧的烂事情,他硬是劲头十足、手舞足蹈、口吐白沫地把它说得天花乱坠,这便是十足的累堆。
你听过说“腌臜”吗?“腌”字桂林话读阿字的第三声,“臜”字则读喳字第三声,查《现代汉语词典》注明为方言,有两个义项:脏,不干净;别扭,不痛快,这是它的本意。由此引申为疲沓、拖泥带水、成事不足,遂成了啰嗦的同义词。桂林人说此二字,语气短促、有力,有时还会在其间加一个“里”字,说成“腌里腌臜”,以此加重语气。据说此二字是北方方言,从山东传过来,明清小说里见过“腌臜”二字。
腌臜与累堆在语气和用法上略有不同:累堆,指某人话多,无着要领而已;腌臜,除了啰嗦话多外,爱插嘴,讨人嫌,总是在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比如,某家为老人处理后事,来了一位久未谋面的小舅子,初来乍到,以舅子自居,对别人处理的事和做出的决定总是百般不满,而且在一旁说三道四,一切要照他的意思办事。小舅子指手画脚也就罢了,大家表示理解,问题是他所说的话,没有考虑到当地习俗,没有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做出决定,一味主观办事。事情处理完后,主人家对小舅子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腌臜”。
轮征,“征”桂林话读每三声,与啰嗦完全一样意思的两个字,有人望文生义解释:轮,即车轮;征,长征是也。车轮的长征,还不啰嗦吗?一次,我在做电视节目的时候,采访一位在桂林生活的广东人,问他知晓“轮征”吗?
“知道啊,是广东话呢。”他自豪地说。
“你给我们举个例子嘛。”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比如说,有个男人跟老婆一起出门,刚锁上门,想起忘了戴手表,急速跑回去开门戴表。刚离家门几步,又发现没有带钱包,再次折回,开门,锁门,如此两三次。老婆嗔怪曰:老公算轮征了。”至于广东话发音“轮征”是起缘什么语境,不得而知。
裸连,这个与啰嗦更加近似的词特别有特点,它所指的对象,大都是小孩子。有个五岁的小子,跟他老子上街,看上一件玩具,看得出神,赖着不走,要老子帮他买。老子晓得这小子是新砌茅厮三天香,买回家只有三分钟热度,然后便将玩具丢床铺底,因此不同意买。这时,小子前面拦路,后面挡道,嘴巴跟扯长麻线一样,反反复复缠着老子:我要买嘛,我要买嘛——任老子好话歹话说尽,他皆横竖不听。我跟你讲,这小子就是会裸连人的豆子鬼了。
为什么说小孩子啰嗦叫裸连?我想,跟桂林人谓人说话含糊不清,舌子打裸裸(滚动)有关系。
另外,桂林方言里面,关于啰嗦的近义词还有很多:告化子炼油渣、名堂多、炒旧饭等等。
(编辑 吴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