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努力读书。
长大后,努力做书。
我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爷爷是上过几年私塾的老夫子,成天到晚拿着已经被批注得密密麻麻的《诗经》,摇头晃脑地浅吟低唱,他对我既疼爱又严厉,曾一遍一遍撇着没有牙的嘴巴教我背诵《三字经》和《百家姓》。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在我和妹妹5岁的时候便每天骑自行车带着我们去上学。我小学的第一课就是在母亲教给我们的字母歌中完成的,那欢快的节奏让我觉得字母歌分外朗朗上口:小嘴长大aaa,小嘴拢圆ooo,小嘴一咧eee……她使用的语文教材和教参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故事书。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从我记事起他就经常耳提面命地告诫:“爸爸这辈子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你一定要争气好好读书,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姊妹三个读书。”父亲之所以对读书如此执着是与我的姥爷供养四个舅舅上大学分不开的。我的姥爷是一名基层医生,他目光长远,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拼尽全力供出四个大学生,这在当时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壮举。于是,读书成为了我童年的唯一渴求。
小时候,书是童年的快乐,也是文学兴趣的激发。相比较现在富足的生活和每个孩子所拥有的五花八门的玩具,我的童年既清苦又无趣。记忆中的童书实在是过于匮乏,但仅有的几本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亮丽的色彩。
那本被翻得页面已经褪色的绘本是我童年的“奢侈品”,“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我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朗读,那稚嫩且清脆的童音似乎还萦绕在耳边。
“十二生肖”连环画中的小动物们又给我带来了多少乐趣,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每一个动物惟妙惟肖的神态和举止。小学二年级以后,学校里给每个班级都订一本《作文》杂志,每一本杂志的到来都会使我欢呼雀跃,我如饥似渴地一遍一遍地读着每一篇作文,想把每一个文字都装进脑海里。读得多了,自己也开始有了动手写作的尝试,谁知道一写便得到老师的肯定,常常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进行讲解,这就更加激发了我对写作甚至文学的兴趣。
小学五年级,我无意中找到母亲进修学习用的课本《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从此世界上通往文学的路为我打开了,书里的小说、诗歌、戏剧真是有趣而神奇。为了快速地把这本300多页的书看完,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点着煤油灯,趴在床头,一连看了7个晚上,煤油灯几次把我的刘海都烧掉了,我竟浑然不觉。我夜里读,白天到学校给同学们讲。还记得当时给同学们讲《小二黑结婚时》说到三仙姑的脸涂完粉之后好像驴粪蛋上下起了霜引起了哄堂大笑。有时候讲到还没看到的地方,我便故意卖起关子,惹得同学们围着我给我说好话让我接着讲。这本书对我极不寻常,现在想来,读研时我之所以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专业与这本书不无联系。
长大后,书是信心的鼓舞也是落寞的排遣。上了初中和高中,学业越来越重了,但这丝毫没有减轻我对书的兴趣和渴望。我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读书,在周末、课间、吃饭时,甚至每天晚上寝室熄灯后在被窝里还要打着手电筒读书。有时候在路边见到一张破报纸,也要站在那里看上半天。
那是充满周考、月考、摸底考,排名、红榜和白榜的焦灼日子,而我的心情又常常被这些考试所左右,如果没有书,真不知道我会如何度过那段时间。至于所读书的内容,是多而杂的,同学之间传阅什么就读什么,来者不拒,但小说和诗歌居多。我向《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寻找前进的勇气,也向《走向远方》寻找方向;我用《花季雨季》扫除迷茫,也用《七里香》排遣落寞;我甚至在金庸和琼瑶的笔下找到了奋斗的动力……总之,此时,书是自我的丰富,也是自我的提高,更是我的精神依靠。
进入大学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考进了中文系。然而,大学生活难免伴有囊中羞涩的苦恼,也难免夹杂暗自垂泪的自卑,但我庆幸我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书给我了最贴心的陪伴。我终日徜徉于学校图书馆,与书为伍,因为我深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做母亲后,书是亲子的陪伴和共同的成长。从得知自己将要做母亲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定好好读书,也要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在孕期,我就列好了胎教的书单:四大名著和《洪恩幼儿口语教程》。每个晚上和周末,我都拒绝网络,摈弃电视,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与腹中的宝宝一起安静地读书。
女儿出生后,我依然和她一起读书,从最初吃书、撕书到看书、读书。她小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抱着她选好的故事书,大声喊我:“妈妈,这本书给我讲十遍,行吗?”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在她眼里,读书是妈妈和她之间无人能替代的游戏。现在的她是彻头彻尾的小书虫,吃饭时看书,上厕所看书,有时候也会半夜偷偷地打开台灯看书。她一看书就会入迷,喊她一遍几乎听不见。她什么书都看,尤其喜欢看大部头的历史书,《明朝那些事儿》和《大唐兴亡三百年》是她的最爱。我有时候对她看书入迷很苦恼,总担心影响她的学习,但每次听她给我讲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时,便会毫不犹豫地再奖励她几本书。读书陪伴女儿成长,教会女儿学习,培养女儿能力,也为我打开了儿童心灵的世界,更弥补了自我童年对图书渴望的缺憾。
工作后,书是自我的提升和心灵的寄托。书不但成就了我的经济独立,也给了我别样的人生情怀。作为图书编辑,我亲身参与做书的过程,个中滋味让我对书的概念理解得更加具体而深刻。书是文明的纽带,更是人类灵魂的食粮,而反观当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网络的强力切入,知识碎片化大行其道,人们愈来愈浮躁,书带给人们的严谨逻辑、静谧启迪、无边想象已被忽视殆尽。大众的思想升华何处找寻?文明的传承如何得以延续?身为图书编辑的我责无旁贷,唯有坚持不懈地做书,做好书,才能为世人呈现更多他们在虚无之后的心灵寄托。
人们常说,编辑都是为他人做嫁衣。看着一本本我做出来的新书,我在心里默默地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将来一定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作者简介:
刘丹博,硕士,副编审,全国大中专教材金牌编辑,中原青年拔尖人才,从事编辑工作十余年,编辑图书百余种,责编图书曾获“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和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