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残速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应用的重要性,然后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时运用农残速测技术所暴露出的问题予以分析,继而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以维护基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农残速测技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4.06.041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 Rapid Testing Technology in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XU Chu
(Binchuan County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Dali 671699,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 rapid testing technology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n,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posed by the use of pesticide residue rapid testing technology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poses effectiv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rapi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pesticide residues;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当前,我国保护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一项措施便是检测农药残留,而农残速测技术因其使用成本低、操作简便,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是我国最重要的食品安全管理技术之一。
1.1可以满足当前国内基层农业发展的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对基层农产品的农药检测工作极为重视,为加大对基层农产品安全质量的检测力度,也引进了大批专业检测设备。不仅如此,为兼顾好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我国每年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旨在最大限度避免农产品食物中毒问题。然而,即便我国三令五申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但因农药残留过高而引发的食物中毒问题仍时有发生。当前农产品种植普遍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但不同种植户的种植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农产品的生长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不少农户会喷施大量农药。对于农户行为,公司即便有心管理,却碍于人手不足而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有当农产品投放市场并进行农药残留测试时,才会得出不合格的结论。另外,用于检测农药残留的定量方法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而快速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1.2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很多小县城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加之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以致部分农户在开展农业种植工作时为了更好地杀虫而罔顾农药毒性,这就容易增加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同时,还有部分农户所使用的农药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这不仅会削弱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还会致使农产品残留过高的农药成分,一旦流入市场将严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农残速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1检测试剂的稳定性不足
目前,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用于大规模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类试剂盒只需将处理过的样品添加到样品孔中,然后等待几分钟即可获得检测结果。检测过程非常简单,检测时间也很短。市场上最常用的试剂是水性试剂。虽然该试剂也可以检测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但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进而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检测过程虽会用到酶试剂,但需求量却极少。剩下的部分通常会被搁置在一旁,直至下次需要时才会再次使用。这种同一试剂在多次检测中运用的检测模式,也将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2.2测试数值存在假阳性问题
在快速检测蔬果中存在的农残量时,一般通过观察是否发生酶反应过量的情况来判断农产品中是否有过多的药物残留。部分农作物因性质特殊会表现出假阳性,但因工作人员所采用的是速测技术,故只要结果为阳性,便统一以药物残留超标论定,极大地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速测人员的稳定性不足
在很多基层地区,检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很多是兼职。这类人员流动性大,难以将责任落实到位。许多速测人员在掌握速测技术后因各种缘由被调离检测岗位,导致工作人员不足的现象。工作由对业务尚不熟练的人员顶替,这使得检测工作更容易出现各种误差,影响检测结果进而产生经济损失。
2.4专业的测试仪器、故障问题频发
检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时通常会使用速测盒或速测卡。两种测试工具均存在精度低、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同时,部分城市使用的WT-51A型农药速测仪,虽能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检测效率。此外,一些检测工作者自身的职业素养相对较低,对仪器使用不熟练,也容易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继而严重影响了检测的最终成效。
3.1规范检测仪器的应用,建立健全检测标准
目前,速测检测类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而我国尚未出台与农残速测仪器相关的制造规范,故而造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仪器设备使用不够规范。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健全这方面的质量标准,并对测试仪器的设计、生产颁布统一的国家标准,为检测仪器的生产质量提供保障。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应用检测仪器并切实提升检测工作的稳定性与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3.2创新速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额定精准性
不同的速测方式在检测时间及成本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各地检测部门应当依据检测工作实际,在检测不同项目时选用恰当的检测方法,如在检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时可选择农残速测技术。同时,为提升检测结果的额定精准性,各地还应建立完善的技术应用标准,对工作人员检测农产品的过程予以严格监督,确保其所做出的每一项行为均符合检测的标准规范,以此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3.3加强试剂的统一规范管理,提高速测结果精准度
当前,市面上售卖的酶试剂通常为5 mL的瓶装式,每瓶能够检测的样品约为50个,而一瓶底物可配置的溶液为26 mL,一般可检测样品250个。但绝大多数地区的检测频次极低,一周一般只会检测一次,每次检测样品约为15个。而酶试剂本身稳定性极差,打开后需在0~4℃的环境下储存,一旦不符合储存条件将导致试剂丧失活性,无法用于检测基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为减少浪费并降低检测成本,可以从酶试剂的包装入手,削减每瓶的酶溶液含量,最好能一次用完。此外,尽量提高酶试剂的稳定性,使其在常温状态下保存也不会对稳定性产生任何影响。
3.4深入分析假阳性问题,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时,为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通常将检测过程中是否存在酶反应过量的情况作为主要判断依据,而因此忽略了假阳性问题,这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工作人员需深入分析导致假阳性问题的原因,改换其他化学物质与酶发生反应,以此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但若检测呈假阳性,则需考量以下问题:一是使用酶抑制技术会有较大概率产生次生物质,而次生物质又将影响到检测结果,因此需要考量检测结果是否受到了此方面影响;二是当产品样本为蔬果时,需考量是否有色谱反应发生,倘若由此导致结果假阳性,则应消除色谱底色,若消除后再度检测仍为假阳性,则要考虑次生物质的深层影响,最大限度降低次生物质对酶的影响,从而确保速测结果的精准性。
运用农残速测技术检测农产品时,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分析假阳性问题的原因,也要确保检测过程中一切操作均符合相关规范。首先,在应用固定化酶方法时,先需把颜色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消除掉,方能避免假阳性问题,并深入研究物质本身情况,以此用于掩蔽剂的处理,以免产生次生物质而影响酶试剂的稳定性,从而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其次,在使用检测设备时工作人员也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尤其要把握好各个试剂的添加量及添加的先后顺序,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如若不然势必会对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带来不利影响,继而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
3.5完善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制度,构建健全的三级监测机制
基层地区的检测人员通过农残速测技术判定农产品农残是否超标时。农产品检测中心应深化与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下辖区域主管部门及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沟通协作,各方应共同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体系。基层主管部门利用行政手段来促进检测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被抽检单位也要对农残速测技术的应用规范予以高度重视,检测过程中积极配合中心人员,为农残检测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在后续的检测工作中,检测中心应致力于学习和研究先进的农残速测技术,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并在管理部门的统筹指导下,让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达到最佳效果。检测中心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剖析检测工作中的疏漏,借此完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标准。要特别关注对检测结果影响程度较深的次生物质,准确评估其对检测结果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针对检测过程中常出现问题的蔬果,检测中心可采用固体酶检测等方法,结合快速检测技术,以减少农产品的假阳性检测率,从而提升整体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尽可能提升农残速测技术的应用实效,应结合实际,联合当地企业及乡镇建立三级检测机制。其中,县级检测机构需在获取农残检测资格与许可的基础上指导乡村开展农产品残留检测工作。而乡镇一级的检测中心可设置多个监测点,以网格化的形式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就企业而言,应为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及人力支持,同时参与到对农残速测技术的推广工作中,以提升当地超市、合作社、农贸市场的农残检测水平,从而让农残速测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6强化技术培训,打造高素质的质量安全速测队伍
当前不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并不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加之不少检测人员仅是兼职,工作队伍缺乏稳定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检测工作效率与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引进新的检测设备及技术,不断提高检测工作的科技含量。最后,相关部门还应尽量避免频繁调动人员,以免引发人员流失问题,确保基层检测队伍的稳定性。
农产品农残检测问题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问题。运用农残速测技术能够有效检出农产品中有机磷类农药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含量,防范农残超标的蔬果、粮食进入市场,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同时,考虑到当前我国在应用农残速测技术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当下我国仍需投入适量资金,加大对农残速测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发,从而寻找到更加高效、方便的农残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出更多的农药种类,进一步维护民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鹰燕,何增,罗永波.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8):24-25.
[2]徐梦萧.浅谈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在临汾市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与发展[J].食品安全导刊,2022(35):176-178.
[3]田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43-44.
[4]孙资涵.台儿庄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1.
[5]崔娟.简析农残速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J].河南农业,2020(29):39-40.
[6]周锋杰,黄芳,胡仁莉,等.农残速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4):63-65.
【作者简介】
徐楚,男,1970年出生,高级农艺师,学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技术推广。
(编辑:刘一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