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用于酸枣仁及其成药的掺假鉴别

2024-12-03 00:00:00李建文冯浩彬靳玲马婷婷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6期

【摘要】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对酸枣仁和混伪品理枣仁进行鉴别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比对试验,优化了提取方式并选择了适当的复溶试剂,最终确定了一种快速、可靠、重现性好的鉴别方法。为验证其可靠性,对河北省特有的酸枣仁及其成药进行了重复性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该研究不仅为其他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更为药品质量监管增添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为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酸枣仁;真伪鉴别;药品质量监管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4.06.013

【基金项目】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ZC1050):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药品掺假方面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ed Jujube Seed and i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Jianwen1, FENG Haobin2*, JIN Ling2, MA Tingting3

(1.Hebei Province Drug Professionalization Inspector General Team〔SouthArea〕,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2. Hebei Institute of Drug and Medical Device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3. Shijiazhuang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Center,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A study i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jujube seeds and their adulterated product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Through a series of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the extraction method is optimized, and appropriate redissolving reagents are selected, ultimately establishing a rapid, reliable, and reproducible identification method. To verify its reliability, repetitive tests are conducted on the unique jujube seeds from Hebei Province and their finished medicinal products, and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consist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method. This research not only provides soli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ut also adds necessary technical means for drug quality supervision,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rugs.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sour jujube kernels; identification of authenticity; drug quality supervision

0引言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等功效[1]。酸枣仁因具有宁心安神的特性,成为调理失眠问题的优选中药,因而近年来酸枣仁药材使用量大大增加,导致其价格节节攀升[2]。中药材中有一种理枣仁,其与酸枣仁的外观性状特征相似,肉眼鉴别难度大,故有不法商家使用理枣仁与酸枣仁混杂一起售卖给消费者,致使临床疗效难以达到预期。目前,文献报道中关于酸枣仁及其成药的鉴别方法,除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传统鉴定方法外[3-5],还有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法等进行鉴别的新方法[6-8],但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酸枣仁药材及其成药鉴别的报道尚未见到。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磁性的波谱技术,是化学、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它不仅可以迅速检测样品中的化合物类型和含量,还能准确识别出其中的杂质成分。因此,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药品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提供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9],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引入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效机制,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也为酸枣仁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同时,进一步展示了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中药材质量控制和药品质量监管方面广泛的应用前景。

1材料与试剂

1.1仪器

Bruker AvenceⅢ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电子天平(OLYMPUS BX41);KQ-1000DE数控超声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药材和试剂

样品:酸枣仁对照药材(中检院121517-202105);理枣仁药材;酸枣仁药材6批(安国中药材市场购买);阴性酸枣仁成药6批(枣仁安神胶囊3批、枣仁安神颗粒3批)。

溶剂:甲醇;氘代三氯甲烷;氘代二甲亚砜(DSMO)。

2方法

2.1样品的制备

准备酸枣仁对照药材和理枣仁药材,分别称取50 g,粉碎,过筛(3号筛、50目),所得样品用于真伪鉴别实验,待处理。

准备6批酸枣仁药材,分别称取50 g,粉碎,过筛(3号筛、50目),共得6批酸枣仁样品,待处理。

准备6批含有酸枣仁的成药,分别称取50 g,粉碎,过筛(3号筛、50目),共得6批酸枣仁成药样品。

2.2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2.2.1提取方式的优化

取适量酸枣仁样品,进行粉碎和过筛处理,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精密称取适量的酸枣仁对照药材和理枣仁药材各两份,分别置于250 mL具塞锥形瓶中,依次加入50 mL甲醇溶液,并对其称重。一份样品进行超声处理(设置功率为400 W,频率为50 kHz)30 min,超声结束后补足减失的重量,然后进行摇匀和过滤操作,并将滤液蒸干。另一份样品采用加热回流方式,其他处理方式与第一份样品处理方式相同。两份样品均使用相同的氘代试剂进行复溶处理。复溶后,将样品离心操作10 min(设置条件为4℃,7000 r/min),取上清液,转移至5 mm的核磁共振管中,上机测试。

2.2.2复溶试剂的优化

按照“2.2.1”的方法把样品处理至滤液蒸干。为去除溶剂干扰,并富集酸枣仁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分别使用氘代三氯甲烷、DSMO各1 mL进行复溶处理。这两种氘代试剂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中常作为复溶溶剂使用,能够提供清晰的核磁共振图谱特征。然后对两份复溶样品进行离心操作10 min(设置条件为4℃,7000 r/min),取上清液转移至5 mm的核磁共振管中,分别上机测试。

2.3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条件

采集zg 30脉冲序列测定样品溶液的1H-NMR,测定温度为298 K,扫描次数为16次,观测频率为600.20 MHz,采样点数为65536,谱线宽度为12019.23 Hz,脉冲宽度为10.00μs,驰像延迟时间为1 s。

3结果分析

3.1样品提取方式的确定

为找到最佳提取效果的方式,分别考察了超声提取和加热回流两种常用的提取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超声提取特点是操作简便、快速,而加热回流提取的特点是处理更加彻底。通过上机测试并主要以核磁共振图谱的特征峰为考察指标。特征峰是核磁共振图谱中的关键信息,其可以反映样品中的特定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通过对比超声提取和加热回流提取得到的核磁共振图谱发现,在两种提取方式下,特征峰的强度与峰形都没有明显的区别,对于酸枣仁中的目标化学成分的提取效果是相同的。因此,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和效率,选择超声处理作为最佳的提取方式。

3.2复溶试剂的选择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我们分别使用了氘代三氯甲烷和DSMO作为复溶溶剂进行了实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复溶试剂得到的核磁共振图谱(见图1)发现,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使用氘代三氯甲烷作为复溶溶剂得到的核磁共振图谱显示,酸枣仁和理枣仁之间存在明显的特征峰区别。从酸枣仁的核磁共振图谱中可以看到,在3.5 mm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峰,而在理枣仁的核磁共振图谱中则没有该特征峰,因而可以通过该特征峰来确定样品是酸枣仁还是理枣仁。然而,当使用DSMO作为复溶溶剂时,得到的核磁共振图谱显示酸枣仁和理枣仁之间没有明显的特征峰区别。这可能是由于DSMO与酸枣仁和理枣仁中的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导致特征峰的消失或重叠。由此可知,氘代三氯甲烷作为复溶溶剂时可以有效地区分酸枣仁和理枣仁,而使用DSMO作为复溶溶剂则无法实现这一目的。

3.3优化方法确认

选取6批次的酸枣仁药材和6批次不同的酸枣仁成药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优化后的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这些酸枣仁及其成药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应的核磁共振图谱,见图2。对这些核磁共振图谱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发现,没有出现理枣仁的特征峰,而且所得到的样品核磁共振图谱重现性好。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该特征峰可以作为酸枣仁及其成药真伪鉴定的一个重要特征。

4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笔者找到了一种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酸枣仁和理枣仁进行鉴别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甲醇作为提取试剂,选择简便的超声处理作为提取方式,通过摇匀、过滤、蒸干,用氘代三氯甲烷复溶,然后离心上机测试,得到了可用于鉴别TYP45vSTLVuZmDEe3yFvgw==的核磁共振图谱,发现酸枣仁和理枣仁的核磁共振图谱具有明显差异,可以轻松区分两种中药材。在确定了实验方法后,对安国中药材市场销售的酸枣仁及其成药进行了重复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鉴别酸枣仁的真伪,且结果真实可靠。有助于确保当地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保护当地的酸枣仁产业,确保其质量和声誉。此外,该技术的开发应用还为中药材的质量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将为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并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闫艳,申晨曦,张福生,等.酸枣仁与理枣仁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草药,2019,50(19):4769-4784.

[3]孙柳源.酸枣仁的两种混伪品[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3):73.

[4]梅华,毕飞霞,张荣.酸枣仁、理枣仁、枳椇子三者之间性状、显微的区别[J].时珍国药研究,1996(3):193.

[5]陈振德,许重远,谢立.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中国药学杂志,2001(9):49-50.

[6]王文斌,莫静,程华春,等.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鉴别酸枣仁及混伪品的研究[J].中药材,2022,45(4):818-823.

[7]杨宝,李忠华,董培智,等.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鉴别酸枣仁及其混伪品理枣仁[J].中国药事,2022,36(11):1267-1279.

[8]李柯帆,索晓雄,李晓兰,等.多重位点特异性PCR同时鉴别酸枣仁及其掺伪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2):141-148.

[9] BALAKSHIN M,CAPANEMA E,GRACZ H,et al.Quantificatiao of lingnin-carbohydrate linkages with high-resolutiong NMR spectroscopy[J].Planta,2011,233(6):1097-1110.

【作者简介】

李建文,男,1984出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药品检验与检查。

通信作者:冯浩彬,男,1988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检验与评价,188228310@qq.com。

(编辑:侯睿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