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飘香
作者/ 李涌
临近过年,我们驱车去了距贵阳1 00 多公里的织金县熊家场。那里是朋友的老家,盛产远近闻名的烟熏腊肠腊肉。熊家场山清水秀,依山傍水,两座山夹着的一条街就是镇中心,所以又被戏称为夹皮沟。清朝康熙年间有熊姓于此兴市而得名,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相传当年李自成兵败后来到了熊家场就住在附近的溶洞里准备东山再起。贯穿集镇的月亮河的源头有着神秘诱人的地下暗河和溶洞,洞内的钟乳石巨大,是与旱洞织金洞遥相呼应的水洞,旅游资源丰富,却仍藏在深闺无人识。还没到熊家场镇上,我们就看见许多家炊烟袅袅,闻到了阵阵腊肉香。随着腊肉上桌,那香味顿时弥漫了整个屋子,吸引着你的舌头。看一眼腊肉,赏心悦目,瘦的颜色鲜艳, 晶莹剔透,肥的透明发亮,诱人食欲,别有一番风味。贵州一直不缺腊肉,但是很多腊肉一到夏天就开始有哈喇味,而熊家场的腊肉却能经受得住考验,过了三伏天,甚至过了立秋,依旧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腊肉虽不起眼, 但却历史悠久, 相传清光绪年间, 慈喜太后携光绪帝避难西安, 当地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 慈喜食后赞不绝口。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 小雪” 至“ 立春” 前, 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都会趁新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茴香、八角、桂皮、丁香等进行加工制作, 然后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货柴草火妈妈们熏烤, 再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我们的朋友的妈妈制作洞藏腊肉十余年, 经验丰富, 选材要求严苛, 必须选用上乘的新鲜大猪肉, 而不用母猪或小猪的肉, 烟熏时用的是大块的柏树干, 而且用上一周的时间熏, 而不是一般人家只用一、二天, 故而味道鲜美可口,口感极好,连皮都可入口而不觉得太硬,口碑很好。
享用完美味的腊肉,朋友带我们去镇上转了转,走过新的风雨桥,来到地势险恶的旧文家桥,解放织金时,这里曾发生过激烈的剿匪战斗, “十一烈士纪念碑”就建在此地。我们的文姓朋友是镇上的文姓望族的后代,也是文天祥的后裔, 其父便是德高望重的族长,虽已年迈,但还在为族人出力献策,打理商铺。
山沟里还是烟熏的炊烟袅袅,我们有点不舍地离开了熊家场,但我想我还会来这里,不光是为了那美味的腊肉,而是为了多看看这里的山山水水,多体验这里淳朴的风土人情。